杨修之死[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杨修之死[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0-27 12: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欣 赏
Enjoy the pictureS 龟虽寿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大家说:说说三国的人物和故事。pk曹操的戏剧舞台形象人物简介曹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
谯县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
,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
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
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
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
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
》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
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
今整理排印的《曹操集》。
杨修人物简介 字德祖,弘农华阴人,
汉太尉杨震五世孙。
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
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
主薄。因才华过人,又是
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
遂遭杀害。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
—葛红兵(文学批评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杨修之死 节选自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时间:公元
219年夏。地点:阳平关外关于课文背景: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的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 《杨修之死 》即是后半回的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派兵攻打蜀国,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又退至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写了杨修被杀的前因后果。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
鸡肋( ) 恃才放旷( )
数犯曹操之忌( ) 叱退( )
心恶之( ) 佯惊( )
曹丕( ) 麾军( )
高阜( ) 拈弓( )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①竟取匙与众食qì( )
②操因疑修zèn( )害曹丕。
③延弃弓chāo( )刀。讫谮绰lèishìshuòchìwùyángpīhuīfùniān数犯曹操之忌( )( )
适庖官进鸡汤( )
人皆不晓其意( )
丕如其言( )
植然其言(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 正逢屡次禁忌明白依照认为对只要 就3、解释画线部分意义
4、翻译下面句子。
①????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 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第一部分(1—3):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三部分(4—9):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
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10—12):记叙曹操兵败班师读一读: 朗读课文, 梳理故事情节找一找: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共哪几件事?对每一次犯忌,曹操各有怎样的心理反应?日常生活政治活动说一说:复述故事 要求:加进自己的想象,活化出曹操的心态.女生代表复述:
鸡肋事件 阔门事件
一盒酥事件
男生代表复述:
梦中杀人事件 吴质事件
邺门事件 答教事件
想一想:从记叙方式上来讲,课文采用了哪种 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属于插叙。插叙作用:使用插叙,可以使杨修的死引更为明
     晰,更使文章跌宕多姿.    欣 赏
Enjoy the pictureS甲方: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乙方:杨修之死,最在曹操。辩 一辩男生女生代表抽题,辩题:
杨修恃才放旷,遭到杀身之祸(正方)
曹操忌才妒贤,处死杨修以消祸患(反方)
两组给选四名成员担任主辩、
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摆事
实,讲道理。1.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2.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3.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将定会杀掉他了。杨修被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总结发言两组主辩总结发言,总结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
杨修:恃才放旷
狂妄轻率何谓“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
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
约束。
曹 操 曹操:虚伪狡诈,老谋深算
表现在哪些方面?1、杨修建议工匠们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他发现杨修能参透自己心意,而曹操本就自负多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堵众人之口,表现出知错就改,以笼络人心。表现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说一说:杨修死因,曹操自是心知肚明,但杨修却未必尽知,聪明的同学,你知道吗?请结合人物性格, 为他俩设计一段对白。主公,我何罪之有哇?或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述说杨修的心迹. 试一试:杨修的死,留给曹操的是悲痛?懊恼?遗憾?还是……同学们,依你对曹操的了解,他会在杨修墓前(也可以在他自己心里)替杨修拟一幅怎样的挽联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慧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
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为人不可恃才放旷,
做事定要三思而行。 杨修之死
聪明杨德祖?? 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 非关欲退兵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想一想:杨修这样死值得吗,如果你是杨修,你有办法保全性命吗?小结课堂训练 用总结的方法,写一幅对联(内容相对或相关,形式上是对偶句),客观评价杨修.嫉贤妒能留恶名深谋远虑建霸业曹操杨修 此曹操非彼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三国演义>>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
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
似伪,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
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历史上的杨修之死 操妒修能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他在《短歌行》中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要能为他的政权效力,即使像曾为袁绍著文辱骂过他祖宗的陈琳都愿意接纳,更何况是杨修。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操)请署仓曹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丕)已下,并争与交好。
——《曲略》曹操杀杨修最早见《三国志》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三国志》 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操)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自故以死之晚矣。”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由此可见曹操杀杨修实不得已。杨修之才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见碑背下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调味用姜蒜)臼(jiù,舂米的器具)”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世说新语》 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之文明。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 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再我们身上发生?延伸拓展,联系实际,深刻反思: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明白些什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
一夜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历史的天空1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何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
(《沁园春 雪》、《陈涉世家》)
作 业方法总结:一分为二,辩证评价
有功有过,全面评价
融入背景,客观评价2 、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
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