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两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诗两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0 08: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三·六”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
编号: 班级: 姓名:
第1课 诗两首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月 日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1、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2、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自主预习】
一、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 ,笔名 、 、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 》《 》《 》《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
二、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合作探究】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概括本诗的主旨。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当堂评价】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加一个“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2、诗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拓展提升】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课后检测】
一、背诵这首诗。
二、完成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
三、土地与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艾青的作品,深入了解诗人的艺术风貌.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乡 愁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2、体味诗歌抒发的思乡愁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
(1)利用网络或书籍搜集作者相关知识和写作背景。
(2)试读诗歌,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凑和重音。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合作探究】
(一)深情读美 读出诗韵:小组讨论读诗技巧,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语气 语调 语速 节奏感情 重音),交流展示。
(二)深度探美
1、想美:根据文本内容,想象诗的画面说说你从诗中发现的故事。
2、说美:《乡愁》一诗中有几个意象,每个意象各包含了怎样的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3、寻美:我们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限制修饰词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当堂检测】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谈谈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
仿佛/ 雾里的/ 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 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 老去
【拓展提升】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在许多古典诗歌中,也运用了这种写法,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2、丰富联读 读出诗情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课后检测】
1、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 ”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 ”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乡愁是 ;乡愁是 ;
乡愁是 ;乡愁是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