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
编号: 班级: 姓名:
第7课 变色龙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
2、学习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结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联系写作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基础积累:
1、读课文三遍,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音。
魁悟( ) 奥楚蔑洛夫( ) 筛子( ) 醋栗( )
咳嗽( ) 下贱胚子( ) 契诃夫( ) 蜥蜴( ) ( )
径直( ) 惦记( ) 伶俐( ) ( ) 戳到( )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洋溢:
无精打采:
3、走近作者。
4、走进背景。
二、整体感知:
1、“变色龙”到底指小说中的哪一位呢?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
3、跳读课文,讨论研究作者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划分课文的段落,了解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4、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合作探究】
一、从情节中探究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将表格中的内容圈点在书上(对狗的称呼用“__________”、对赫留金的态度用“ ”),填写下面的表格。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的五次变化
狗主人
对狗的称呼
对赫留金的态度
2、这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而变的?其中有什么是不变的?
3、揣摩人物形象,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在读中加深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材料一:
男1:“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男女齐:“别放走它!”
男2:“好像出乱子了,长官!”
男1:“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奥:“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男1:“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您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这得叫他们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也许我要有一个礼拜不能用这个手指头啦……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世界上也没个活头了。”
奥:“嗯!不错……”“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育他一顿!叶尔德林,”“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材料二:
男女齐:“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奥:“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男1:“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可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男2:“胡说,独眼鬼!你什么也没看见,你为什么胡说?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要是我说了谎,那就让调解法官审问我好了。他的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奥:“少说废话!”
材料三:
男齐:“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奥:“你拿得准吗?”
男齐:“拿得准,长官……”
奥:“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材料四:
男:“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 “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男女齐:“没错儿,将军家的!”
奥:“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材料五:
女齐:“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男:“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奥:“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 “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材料六:
男齐:“这不是我们的狗,” “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奥:“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男:“是来住一阵的。”
奥:“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我早晚要收拾你!”
二、从社会环境描写,探究小说主题思想。
1、在这样的警官面前,赫留金的官司注定是一场输官司,然而赫留金却满有希望打赢这场官司;他为自己辨护的依据是什么?十足的底气又从何而来?试从小说中找到原文。
2、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法律,各有什么作用?
3、最后以赫留金的败诉和小狗的胜诉而告终,说明了什么?
4、除了这些反映社会病态的描写外,还有哪些地方有环境描写?这些描写与沙皇专制的反动与虚伪有可联系?
【当堂评价】
1、听写生字词。(预习中的字词)
2、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国作家,“奥楚蔑洛夫”是外来译音,本意是__________。
3、小说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描写分为__________环境描写和__________环境描写。
5、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从情节中探究人物形象。
1、仿照示例,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
示例:立场不稳定、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①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__________
②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__________
③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__________
④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__________
⑤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__________
⑥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__________
⑦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__________
⑧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__________
2、“变色龙”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你知道下面这些与动物有关的绰号比喻什么人吗?
应声虫:
寄生虫:
纸老虎:
初生之犊:
【课后检测】
完成练习册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2、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自主预习】
1、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填空。
⑴对“狗咬人”的案子有_____次判定;主人公有_____次变色。
⑵奥楚蔑洛夫是穿着大衣出场的,文中有_____次写到军大衣。
⑶断案子当然要用到法律,文中有_____次提到法律。
⑷狗咬人了,就必有人围观,文中_____次写到围观群众。
2、分析小说的人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现在多比喻政治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义。在俄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见风使舵的小人”。小说用它来讽喻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的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名词。
3、整理小说的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
涉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案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案双方:原告: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细节描写:
1、军大衣。
2、手指头。
二、语言描写:
试从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语言描写,并加以赏析。
【当堂评价】
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拓展提升】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后检测】
练习册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