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
编号: 班级: 姓名:
第10课 那 树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味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事情,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4、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
5、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自主预习】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佝偻( ) ( ) 倒坍( ) 荫庇( )
踝( )骨 虬( )须 周道如砥( )
2、作者链接。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运用下面要求的句式说一句话。
那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从树的外形、品味、遭遇、作用和它所处的环境等方面概括,也可以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或者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2、跳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3、品味下列语句,探讨括号中的问题。
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4、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散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读“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语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当堂评价】
你认为作者讲述那树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提升】
关注你身边的绿色,你生命的周围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以“绿色”为话题,说一段话。
【课后检测】
完成练习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