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高三物理考试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必修第三册前四章,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广阔的草原上,一只羚羊发现潜伏在附近的猎豹后开始全速奔跑,猎豹随即追赶,某段时间内它们依次经
过水平面内 A、B、C、D 四点,其运动轨迹为如图所示的虚线,此过程中羚羊的速度大小不变,猎豹紧跟其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羚羊处于平衡状态 B.猎豹做匀变速运动
C.羚羊经过 C 点时的加速度最大 D.猎豹经过 D 点时受到的合外力最大
2.某小区进、出口张贴的公益广告如图所示,以此来提醒业主切不可高空抛物。鸡蛋从高空落下,与地面的
作用时间近似等于鸡蛋的尺寸除以鸡蛋落地时的速度,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一个鸡蛋从 18 楼自由落到地面上
时与地面间的作用力约为( )
一个鸡蛋的威力
从 4 楼抛下会让人砸起肿包
从 8 楼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皮
从 18 楼抛下可以砸裂行人头骨
从 25 楼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
A.1 103 N B 4.1 10 N C.1 105 N D 6.1 10 N
3.滑沙是能够让人放松和解压的新兴旅游项目。游客坐在一块板上沿沙山斜坡下盘,其过程可以简化为一物
块沿倾角为 且足够长的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物块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关系满足
f kmv2 (式中 k 为定值,m 为物块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 sin
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B.物块的最大速度为
k
C.重力对物块的功率不断减小 D.物块下滑的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有关
4.如图所示,轰炸机在高空沿直线水平匀速飞行时先后投下三颗炸弹,炸弹依次落在逊面的山坡上的 A、
B、C 三点,其中 B 为 AC 的中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两次投弹的时间间隔相等
B.三颗炸弹可能同时落到山坡上
C.炸弹先后落在 A、B、C 三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D.三颗炸弹落在 A、B、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构成等差数列
5.如图所示,26 寸、21 速变速自行车有 3 个链轮和 7 个飞轮,链轮和飞轮的齿数如表所示,最大传动比为
3.43,最小传动比为 1。开始自行车以最小传动比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起通过选择不同的链轮和飞
轮,使传动比由 1 逐渐增大到 3.43,此过程自行车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距离为 30m,已
知 26 寸轮胎的直径为 66cm,踏板的转速始终为 30r/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名称 链轮 飞轮
齿数 48 38 28 14 16 18 20 22 25 28
A.自行车的最小速度约为 1.5m/s B.自行车的最大速度约为 4.5m/s
C.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0.4m/s2 D.自行车的加速时间约为 13s
6.如图所示,在竖直墙壁上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小球抛射装置,水平地面上距墙角 d 处有一小洞,改变小
球抛射装置的高度及弹簧的弹性势能,使质量为 m 的小球水平抛出后,直接落入洞中时的动能最小,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抛射装置的高度为 d B.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动能为 mgd
d
C.小球落入小洞时的速度大小为 gd D.小球从抛出到落入洞中的时间为
g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极地卫星,某天经过长沙市正上方两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的周期可能为 12h B.该卫星可能为极地同步卫星
C.该卫星可能比同步卫星的轨道高 D.该卫星可能比同步卫星的轨道低
8.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A 90 ,斜边 BC 长为 2m。空间存在沿纸面方向的
匀强电场,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2V、5V、11V,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 )
A.3V/m B.5V/m C.7V/m D.9V/m
9.如图所示,半径为 r、质量不计的圆盘竖直放置,其可以绕过圆心 O 且与盘面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
1
动,在盘面的右边缘处固定了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A,在圆心 O 的左方离 O 点 r处也固定了一个质量为 m
2
的小球 B。起初两小球及圆心 O 在同一水平线上,现由静止释放圆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mgr
A.小球 A 的最大动能为
5
mgr
B.小球 B 的最大动能为
10
2g
C.释放圆盘瞬间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5
7mg
D.释放圆盘瞬间小球 B 对圆盘的作用力大小为
5
10.斜面体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两个用轻杆连接、质量均为 m 的滑块 A、B 均静止在斜面体上,滑块 A、B
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 、 2 ,轻杆与斜面底边(斜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 ,如图所
2
示,已知 1 2 1且满足 1 2 tan ( 为斜面体的倾角),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2 1
.滑块 A 一定在滑块 B 上方 B.轻杆中的最小弹力为 mg
1 1 2
C.轻杆中的最大弹力为 2 1 mg D.1 sin 1 2
2 2 1 2 2 2 1 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6 分。
11.(7 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测出砝码盘及砝码受到的总重力,记为 F(远小于小车受到的重力),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后,打出了
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打
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T,根据图乙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
(2)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并测量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a,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 a-F 图像为如图丙所示
的直线,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图像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 M车 ________.
12.(9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微安表 的内阻,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微安表 (量程为 0~50μA,内阻约为 3000Ω);
B.微安表 (量程为 0~100μA,内阻约为 2000Ω);
C.电阻箱 R0 (阻值范围为 0~9999Ω);
D.滑动变阻器 R1 (阻值范围为 0~5Ω,额定电流为 1A);
E.滑动变阻器 R2 (阻值范围为 0~20Ω,额定电流为 0.5A);
F.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内阻约为 1Ω);
G.开关 S 及导线若干。
(1)为使实验过程中操作方便,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填“D”或“E”)。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_________(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及电阻箱
R0 ,使微安表 、 均满偏,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微安表 的内阻 Rg ________
。
(3)把微安表 改装成量程为 0~1mA 的电流表,需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_______Ω,然后将电阻箱与微
安表 _________(填“串”或“并”)联。
13.(10 分)甲、乙两车在高速公路相邻两车道同向运动,甲车始终匀速运动,速度大小 v甲 30m / s,乙
车的速度大小 v乙 26m / s ,当甲车追上乙车并与乙车并排行驶时,乙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
a 1m / s2小 乙 ,当乙车速度增加到 v 乙 32m / s后保持不变。求:
(1)乙车加速时两车头沿运动方向的最大距离 d;
(2)两车从第一次并排行驶到第二次并排行驶的时间 t。
3
14.(14 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半径 R=1.0m 的 光滑圆弧轨道 ABCD,圆弧轨道与水平地
4
面相切于 A 点,O 为圆弧轨道的圆心,OA 竖直,B、D 两点与圆心 O 等高。在 BD 的上方,OA 的右方存在
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 E 150N/C的匀强电场,一质量m 0.4kg 、电荷量 q 2.0 10 2C的带负
电滑块(可视为点电荷)从水平地面左侧向右运动,经过 P 点时的动能为 Ek .已知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1因数 , AP 2m 2,滑块所带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 .
4
(1)若 Ek 10J ,求滑块运动到 A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FA;
(2)若滑块能进入且不脱离(从 D 点离开不属于脱离)圆弧轨道,求 Ek 的取值范围。
15.(16 分)如图所示,质量 M=6kg 的木板静置于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其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91 ,上表面 P 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木板右端凸起形成挡板。两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1kg的40
滑块 A、B(均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其中滑块 A 放置于木板左端,滑块 B 放置于 P 点。现给滑块 A 一
向右的瞬时冲量 I 10N s,滑块 A 开始向右运动,A、B 碰后粘在一起,最终恰好能回到滑块 B 相对地面
的初始位置。已知 P 点到木板左端的距离 L 4.5m ,滑块与木板 P 点左侧的动摩擦因数 2 0.4 ,滑块与
木板右端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滑块 A、B 与挡板的碰撞时间均极短,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2
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 .求:
(1)滑块 B 的最大速度 v;
(2)木板的长度 L0 ;
(3)两滑块与木板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高三物理考试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曲线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题意知羚羊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指
向轨迹凹侧,合外力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选项 A、B 均错误;羚羊、猎豹的速度大小不变,D 点的弯曲程
度最大,对应的半径最小,向心加速度最大,选项 C 错误、D 正确。
2.A 【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每层楼高约为3m ,普通鸡蛋的质量
约为50g ,尺寸约为5cm ,根据运动学公式知,鸡蛋从 18 楼自由落到地面上时的速度大小约为32m / s ,与
3 3
地面的作用时间约为1.6 10 s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鸡蛋与地面间的作用力约为1 10 N ,选项 A 正确。
3.B 【解析】本题考查功率,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物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选项 A 2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kmv ma ,可知随着物块速度的增加,重力对物块的功率不
gsin
断增大,其加速度不断减小,最大速度 vm ,选项 B 正确、C 错误;物块下滑的最大速度与其质量k
无关,选项 D 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图所示,因为平抛运动的轨迹越往下越
趋向于竖直,所以 A B B C ,即前两颗炸弹投掷的时间间隔较短,选项 A 错误;当第一颗炸弹落到 A点
时,第二颗炸弹在 D 点,当第二颗炸弹落到 B 点时,第三颗炸弹在 E 点,选项 B 错误;第二颗炸弹从 D 点
运动到 B 点的时间等于第三颗炸弹从 E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选项 C 正确;由于 A、B 及 B、C 的高度差相
等,三颗炸弹落在 A、B、C 三点时速度的平方构成等差数列,选项 D 错误。
5.D 【解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传动比为 1 时踏板转动一圈,轮胎也
转动一圈,自行车的最小速度约为1.0m / s ,选项 A 错误;传动比为 3.43 时踏板转动一圈,轮胎转动 3.43
2
圈,自行车的最大速度约为3.6m / s ,选项 B 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2m / s ,
加速时间约为13s ,选项 C 错误、D 正确。
6.D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小球做平抛运动,设小球落入小洞时
E h 1
2
2
的动能为 k ,结合动能定理有 gt ,d v0t,mgh E
1
k mv
2 E mgh mgd,解得 ,根据基本
2 2 0 k 4h
mgd 2 d
不等式可知,当 mgh 时 Ek 取最小值,即小球抛射装置的高度为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动能为4h 2
mgd d
,小球落入小洞时的速度大小为 2gd ,小球从抛出到落入洞中的时间为 ,选项 D 正确。
2 g
7.CD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如图所示,长沙市记为 P 点,地球
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卫星第一次经过 P 点正上方的Q 点后,下次将经过图中 P 点正上方的Q 点,两次
经过长沙市正上方的时间间隔为12h,卫星的周期不可能为12h,选项 A 错误;若该卫星为极地同步卫星,
则12h后该卫星处于南半球上空,选项 B 错误;若卫星经过劣弧QQ 用时12h,则周期大于 24h,选项 C
正确;若卫星经过优弧QQ 用时12h,则周期小于24h,选项 D 正确。
8.CD 【解析】本题考查匀强电场中的电势,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如图所示,延长CB 到 D
DB
,使 A B ,则 A、D两点的电势均为 2V ;以 BC 为直径的圆过 A点,过C 点作 AD 的垂线CP
BC B C
,可得电场强度大小 E C A ,当 AD 与圆相切时CP 最长,对应的电场强度最小,即 E 6V / m,选
CP
项 C、D 均正确。
9.BC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系统的重心位于
O、A之间,所以当小球 A 到达最低点时,两小球的动能最大,因两球的角速度始终相等,所以线速度满足
v 1A 2vB , 动 能 满 足 EkA 4EkB , 根 据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有 mgr mgr E2 kA
EkB , 解 得
E 2mgr mgrkA , EkB ,选项 A 错误、B 正确;释放圆盘瞬间小球 A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小球 B 的加速5 10
度竖直向上,在极短时间内两小球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 A 下降的距离等于小球 B 上升距离的
两倍,小球 A 的加速度等于小球 B 加速度的两倍,圆盘对两个小球构成的系统不做功,所以释放瞬间圆盘对
F
B 球的作用力等于圆盘对 A 球作用力的两倍,有mg ma, F mg m a ,解得 a 2g , F 6mg ,
2 2 5 5
选项 C 正确、D 错误。
10. BCD 【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平衡,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当 90 时,由于
1 2 mgcos 2 1 2 mgcos 2mgsin ,所以滑块 A、B 无法下滑,若滑块 A在滑块 B 下方,则
轻杆中存在拉伸的弹力,选项 A 错误;当 90 且滑块 A 与斜面体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轻杆中的弹力
1 2 1
最小,最小值 Fmin mgsin 1mgcos mg ,选项 B 正确;若滑块 A、B 与斜面体间的摩1 1 2
擦 力 均 达 到 最 大 静 摩 擦 力 , 此 时 轻 杆 中 的 弹 力 最 大 , 其 受 力 矢 量 图 如 图 所 示 , 令
2 2 2
a 1mgcos ,b 2mgcos ,c mgsin
a (2c) b
,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cos ,弹力的最大值
2 2c a
F a2 c2 2accos max 2 1 mg , 选 项 C 正 确 ; 由 几 何 关 系 结 合 余 弦 定 理 可 得2 2 1 2
2 2
sin c acos b a ,解得 sin 1 2 ,选项 D 正确。
a2 c2 2accos 2c 2a2 4c2 2b2 2 2 1 2
x x
11.(1) 2 1
50T 2
1
(2)平衡摩擦力不足
k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2 x x
(1)根据Δx aT 有 x2 x1 2a(5T ) ,解得a 2 1 。 50T 2
(2)题中图像的横截距为正,即在砝码盘及砝码受到的总重力 F 较小时,小车不动,说明木板平衡摩擦力
不 足 ( 或 木 板 右 端 垫 得 太 低 ); 根 据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有 F M车gsin f M车a , 整 理 得
a 1 F f 1
1
gsin ,k ,解得 M车 。 M车 M车 M k车
12.(1)D (2)左 3021 (3)159 并
【解析】本题考查“测灵敏电流表内阻”实验,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为使实验过程中操作方便,滑动变阻器应选 D。
I2 I R2 1 0(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左端;当微安表 、 均满偏时满足 Rg ,即I1
Rg R0 3021Ω。
I
3 1
Rg
( )根据欧姆定律有 I1 1mA ,解得 R 159Ω,所以把微安表 改装成量程为0 1mA 的电流R
表,需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59Ω 后与微安表 并联。
13.【解析】本题考查追及、相遇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1)设经过 t1 时间两车头沿运动方向的距离最大,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有
v甲 vt 乙1 a乙
d 1 a乙t
2
1 2
解得d 8m。
(2)分析知,乙车达到最大速度之后,追上甲车,设乙车的加速时间为 t加,加速距离为 x加 ,则有
t v
乙
v乙
加 a乙
v 2x v
2
加
乙 乙
2a乙
v甲t x加 v 乙 t t 加
解得 t 9s。
14.【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物体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1)设滑块到达 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A ,根据动能定理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有
mg AP 1 mv2 E
2 A k
2
FN mg m
vA
R
FA FN
解得 FA 20N 。
(2 2 2)滑块进入圆弧轨道后相当于受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大小mg (mg) (Eq) 5N 的等效重
力从而做圆周运动,其中 sin 0.8
若滑块恰好进入圆弧轨道,则有 Ek1 mg AP 2J
若滑块恰好到达与圆心等效等高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k2 mg AP mgR 1 cos EqRsin
解得 Ek2 6J
v2
设滑块恰好能经过等效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则有mg m
R
Ek3 mg AP mgR 1
1
sin EqRcos mv2
2
解得 Ek3 13.5J
综上所述 Ek 的取值范围为2J Ek 6J 或 Ek 13.5J。
15.【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 1)设滑块 A 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 A ,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 ,则有
f A 2mg, f 1 2m M g
因 f A f ,故 A、B 碰撞前木板相对地面不动
设给滑块 A 一瞬时冲量后滑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1 ,滑块 A 与滑块 B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 v2 ,滑块 A 与滑块
1 2 1B 2碰撞后,滑块 B 的速度最大,则有 I mv1, mv1 2 2
mgL mv2 2
mv2 2mv
解得 v 4m / s。
(2)滑块进入 P 点右侧光滑部分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
1 2 1 2 1 2
碰后滑块的速度为 v3,木板的速度为 v4 ,则有2mv 2mv3 Mv4 , 2mv 2mv2 2 3
Mv
2 4
解得 v3 2m / s,v4 2m / s
与挡板碰后滑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为a1,当滑块到达 P 点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回到滑块 B 相对地面的初始位置时速度变为零。设滑块
从与挡板碰撞后至运动到 P 点的时间为 t1 ,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x0 ,此过程滑块的加速度大
小为aA ,则滑块与木板碰后在 t1 时间内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也为 x0 ,则有
1 2m M ga 1 ,a g M A 2
v 2x 3 , x 10 0 v4t1 a t
2
1 1 2aA 2
L0 L x0 v3 t1
17
解得 L0 m 。 3
(3)设滑块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2 ,木板运动 t1 时间后速度大小为 v5,接下来木板的加速度大
v
小为a 32 ,经时间 t3木板停止运动,则有 t2 aA
v5 v4 a1t1
2 2mg a 1 2m M g2 M
t v 53 a2
v
由于 t3 t2 ,说明木板先停下来,该过程中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x 5 t2 3
Q 2mg L 2x0 2x
298
解 得 Q J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