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张PPT)
雷雨(节选)
雷 雨
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疾风;
这是一场荡涤污秽尘埃的暴雨;
这是一场摧毁社会和家族羞耻、丑恶、腐朽的变革!
1、戏剧是一种 综合性舞台 艺术;它是借助 文学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等艺术手段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 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3、戏剧按表演形式来分往往有歌剧、舞剧、话剧等等;按作品类型来分又有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分也有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等。
4、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
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剧本的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戏剧常识: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5、戏剧的三要素: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6、戏剧语言包括 人物语言 和 舞台说明。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 人物语言 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
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 ,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
第三,丰富的潜台词;
第四,易懂、上口。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品味人物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深入品味人物语言
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赏析戏剧语言
欣赏人物形象
了解矛盾冲突
戏剧鉴赏: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
作者介绍:
1922年他就读于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南开中学时
在写作
在重庆
晚年时
青年时
文革后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 ——巴金
《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话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雷雨》写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大家庭的统治者、灾难的制造者、痛苦不幸的播种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乱伦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婢女四凤。繁漪的儿子周冲又暗恋着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自己的亲身父亲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风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
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作者以象征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
将到来.这就深刻反映了酝酿着一场
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以“雷雨”为题的含
义是什么?
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解答: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雷雨》主要人物关系表
繁 漪(35)
周 冲(17)
周朴园(55) 周 萍(28)
鲁侍萍 (47) 鲁大海(27)
四 凤(18)
鲁 贵 (48)
夫妻
主仆
+
情人
夫妻
(继)父子
主仆+情人
主仆
(继)母子+情人
集中场景
集中时间
戏剧冲突
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
集中的地点
集中的时间
集中的事件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午后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 一部分。
本课—四幕中的第二幕和
四场中的第二场
这一幕有周萍与四凤的约会,繁漪与周萍的交锋,鲁侍萍与周朴园的邂逅相遇,鲁大海闯进客厅等四个场面,课文选的是后两个场面。
课文节选部分介绍
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繁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鲁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
在周家,鲁侍萍意外地遇到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课文从这里开始。
看课文
了解文章情节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
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
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第一场写周鲁重逢,侧重于家庭矛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周家迫害妇女的罪恶。
复述第一场情节:
周朴园、鲁侍萍意外重逢,周朴园由怀疑到追探,最后认出侍萍,交代了故事原委;接着写周朴园在斥责、欺骗之后,撕下面纱,企图收买侍萍,遭到拒绝,二人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
第二场写周鲁斗争,侧重于阶级斗争,揭露了周家压榨工人的罪恶。
复述第二场情节:
由鲁大海闯进周公馆,将矛盾冲突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剧本由周鲁交涉写起,而后周朴园开除鲁大海、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发家史,引发兄弟反目成仇,周萍殴打大海,侍萍怒斥周萍,满怀悲愤地和周大海离开了周公馆。
周朴园
鲁侍萍
鲁大海
资本家
下层劳动人民
夫妻、父子的冲突
矛盾焦点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
(爱情的纠葛)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
(阶级斗争)
精读并讨论
——深入体味第一部分中周的语言。
讨论周朴园对侍萍是否存在真感情。
品读赏析: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感情的纠葛)
研究课文:
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1层: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
——(相遇述旧怨)
第2层: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
——(相认生新恨)
讨论一
1、两人相遇后是鲁侍萍的什么引起周朴园的注意呢?
关窗
无锡口音
叙侍萍身世
熟知绣着梅花衬衫
侍萍,是你?
相遇述旧怨
讨论二
2、找出周朴园问鲁侍萍身份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仆园在认出侍萍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认出前)
——似曾相识,有几分惊奇,但马上镇
定,内心仍很平静
——感意外,疑惑
——更疑惑,警觉,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心中疑云已解,但内心复杂,有些不知所措,怀有一定的警惕,不明来意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
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
是真实的。
讨论三
3、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对她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恐惧,害怕,严厉而紧张,怕鲁侍萍揭其疮疤,因而声色俱厉,恐吓侍萍。
——了解侍萍来因,缓和语气,稳住侍萍,哄骗,口口声声表白他没忘旧情.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说说周仆园在认出侍萍后有怎样的心理变化)(相认生新恨)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周朴园对鲁待萍表达情意。真?假?
那更好,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好的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稳住侍萍,怕旧事张扬,欲以金钱收买打发,借此掩盖罪恶,并急于要赶走侍萍,免得夜长梦多。冷酷,势利而虚伪
手段(语气) 言行
厉声责问
用缓和的
语调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
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讨论:周朴园对侍萍有无真情?
为何认出她后又突然变脸?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人物分析——周朴园
周朴园爱侍萍吗?
1、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2、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3、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
4、周朴园是怎样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讨论:
1、30年来,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1)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
(2)一直保留家中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
(3)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
(4)记住侍萍的生日。
(5)把侍萍美化为贤慧、规矩的小姐。
(6)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1)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是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2)周朴园:梅家的 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3)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里么?
(4)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朗读感情:深情
2、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因为他自从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抑郁而死,第二个妻子繁漪桀骜不逊,儿子周萍对他敬而远之。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相比之下,他觉得还是侍萍温柔贤慧,于是他对侍萍的思念便成了后半生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
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
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
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
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他曾经到德国留学,当时确实也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
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待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又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
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
周朴园的妻子繁漪傲慢不驯,不吃他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侍萍的怀念。他的确曾喜欢她,何况她还是自己的长子周萍的母亲,又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
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现在的生活不再有什么威胁,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
问题在于有没有威胁?
讨论:
4 周朴园是怎样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1)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 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找)
(2)当他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周朴园又如何表现?
(1)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 侍萍“现在 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找)
表现:
“惊愕”——吃惊而发愣。
“忽然立起”——已坐立不安。
“连忙”“不,不,不用。”——害怕与侍萍见面。
“你先下去吧。”——毫无要帮助侍萍的意思。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 了。”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呢!”
(2)当他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周朴园又如何表现?
周朴园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从这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1)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所以他常常思念鲁侍萍;后来当鲁侍萍出现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自己的阶级尊严,所以对鲁侍萍冷酷无情。
(2)从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十分自私、虚伪、冷酷的人。
小结:周朴园固然是一个自私、冷酷、狠毒、狡诈、老奸巨滑的资本家,他有虚伪的一面,但他的虚伪更多的不是表现在对侍萍怀念的真假上,而是表现在他对侍萍有真情实意而没有结婚这一事实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他虚伪不如说他软弱更合适。他对鲁侍萍有真实情义,表现在:第一,他30年如一日怀念侍萍。赶走侍萍30年中,他虽然结过两次婚,但始终怀念侍萍,并一直都把她当作正式嫁到周家的人看待;每年的4月18日都为她过生日;30年来他从南到北都带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并一律按她过去喜欢的样式摆设;因生周萍着了凉,侍萍爱关窗户,于是30年来即使是闷热的夏天,周朴园也不允许开窗户;听到陌生的“鲁妈”的无锡口音便打听“梅小姐”的下落;客厅里总是摆放着侍萍的大照片;口中时时不离“前妻”。
这一系列生活细节把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情和怀念外化出来。如果没有真情实意能做到吗?第二,周朴园对繁漪的每一次问候只是义务式的关心,并非夫妻间的情爱。对妻儿,他威严、专横、恩威并施,仿佛他的冷酷、专横只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这样说,30年来周朴园念念不忘侍萍,对后来的两个妻子根本没有感情,正因为对后者没有感情,他才更怀念侍萍。
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小结: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地主家庭,他留过学,后来开工厂办实业,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他身上既有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气息,又有资产阶级思想价值观念的鲜明烙印,将二者贯穿和统一在一起的,是其自私、残忍和虚伪的本性。他充满血腥和罪恶的发家史,成了值得自豪和炫耀的“创业史”,他获得了财富、身份,拥有了地位、荣耀。他刻意把自己标榜成一个“仁厚”“善良”的“好人物”,一个“正直”“有教养”的谦谦君子。其实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正的伪君子。他对侍萍,确实付出过真心真情,但这种感情又极脆弱。当他面对家庭的压力和前程的诱惑时,他放弃了这种感情,将侍萍推上绝路。一个人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总觉得珍贵,倍感怀念。侍萍既已死去,对他就不再有什么威胁。
这种怀念,又因他灵魂的内疚和补过赎罪之心而愈加重了它的重量,成为一种自慰与自恋的情绪。在他的内心深处侍萍的悲剧已不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件可以点缀和美化自己的装饰品。他对待侍萍的所谓“怀念”是以侍萍已死为前提条件的。当侍萍30年后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可能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利益,他惶恐无定,立即翻脸不认人,市侩相和铜臭味一下子本能地表现出来,他的所谓忏悔、赎罪立刻烟消云散了。这只能证实:周朴园对鲁侍萍根本无真情实意可言。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所以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可以作为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出现。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所以,他从“怀旧”到“绝旧”,彻底暴露了伪善嘴脸。于是他又声色俱变,威胁利诱,变得冷酷自私。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情感,他伪善、丑恶、冷酷、凶残
如何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三十年来,周朴圆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
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一直记得侍萍的生日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一片
深情
三十年后,周朴圆如何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谔,更是避而不愿见
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企图稳住侍萍,希望用金钱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
冷酷
无情
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情感,他伪善、丑恶、冷酷、凶残。
曹禺: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三十年前…
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
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经过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地放荡过,但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这个丫头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多么虚伪!
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
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在社会上成就卓著
能够主宰他人的的命运
也曾有过真实的情感
具有浓郁的封建意识
发家史带着野蛮的盘剥
自己走向毁灭的深渊
面对威胁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真实
思考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并没有认出侍萍,那么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讨论研究
当时鲁侍萍是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呢?还是不想让她认出自己呢?
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 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自己
1、鲁侍萍不想见到周朴园,也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
一方面她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一方面又处处暗示对方。
鲁侍萍带着三十年的积怨,想见一见当初摧毁自己幸福的罪魁祸首,用自己的出现拷问这个人的灵魂。
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
险些暴露她身份的语言动作:
1、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
2、对侍萍的身世;
3、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
4、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2、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 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自己
所以:当她感觉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嘲笑、讽刺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冷 静、清 醒
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
“不是我要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叱责周朴园的始乱终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刚 强、自 尊
一个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被周朴园始乱终弃,历经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骨气与尊严。
鲁侍萍
勤劳、善良、正直、有尊严、刚强、备受屈辱、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矛盾焦点:
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对大海是什么态度 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什么问题
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鲁大海的形象如何
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由此可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性。
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分析: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在愤怒痛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 300块钱。之后,又顽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鲁大海愤怒痛斥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周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了300块钱。)大海又顽强地与打手们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鲁大海斗争经验不足,语言鲁莽
幼稚,但毕竟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公
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鲁大海的出现使剧作有了鲜明的
时代色彩,使整个悲剧透出一线光明。
分析鲁大海形象
鲁大海
一个有着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
1· 作为新生工人阶级中的一分子,罢工工人的领导者之一,鲁大海与老奸巨滑的周朴园相比较,确乎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他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又清晰的认识。同周朴园谈判的失败,使我们叹惜大海之幼稚;揭露周朴园唆使矿警杀害工人,用金钱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斗争时,让我们看到了大海在这场斗争中显示出的力量。
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 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嫌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
周朴园与鲁大海相遇
深切怀念,不忘旧情
声色俱变,威胁利诱
自私、
虚伪、
冷酷
态度冷酷、傲慢
手段狡诈、凶狠
卑鄙
狠毒
残忍
周朴园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与工人
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
作家本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周朴园形象深刻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课文塑造周朴园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根源:阶级剥削和压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雷雨》的语言艺术
高度个性化
丰富的潜台词
富于动作性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即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雷雨》中,不同的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和各自情感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鲁侍萍时而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语言 ,等等,都是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符合。而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后相认的一段,更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心理。
人物语言个性化
(1)周:(惊愕)梅花?
……
(2)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3)周:哦,侍萍!(低声)是你?
……
——突然提起绣在袖襟上周自己都忘记的梅花,使周感到意外。
——台词言不达意表现周的恐慌心理。
——表现周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4)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5)周:谁指使你来的?
(6)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料定鲁此次来者不善,肯定有所图,所以才这样发问。
——周对鲁的性格相当了解,他认为鲁此来一定有人指使,表现他多疑的性格。
——鲁性格中不仅有软弱的一面,还有刚直的表现,说“天”“命”,表现他对自己悲惨的根源缺乏深刻的认识。
提问:周为什么变脸?
名声和利益受到威胁
虚伪 冷酷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侍萍活着这一事实本身潜伏着暴露他的罪恶历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何况侍萍已到了周家,正怒不可遏地控诉他呢!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的分量,而且侍萍苍老而倔强的真实形象,一下子破坏了他心目中那个高贵优雅、聪明温顺的情人形象的完美性。他平生唯一的寄托土崩瓦解了,他恼火,他仇恨。于是他又一次斩情绝爱,想用钱来打发侍萍离开。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是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她是个下等人,……在年三十夜里投水死的。
……
周:(惊愕)什么?
1
2
3
周朴园
周朴园
鲁侍萍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① 对周朴园的这番话应如何理解?
这是周假心假意的赞语,并非赞赏她的贤惠规矩,他是借前面的好话,掩饰其希望了解真相的目的,这是周虚伪圆滑的表现
② 鲁侍萍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嘲笑、讽刺周的卑鄙、无耻。
③ 周“惊愕”说明了他什么心态?
侍萍还活着,是他很不愿意知道的消息,对他构成威胁,影响他的名誉和地位。
个性化语言举例(三)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让人体味、咀嚼。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
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
)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
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为什么将话题突然转到鲁贵身上?有什么言外之意?
“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
“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潜台词分析(三)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
潜台词分析(四)
我是你的妈妈啊! ……
他是你的弟弟呀!
这两句话饱含了复杂的感情,她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自己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但看到自己眼前的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又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富有动作性的语言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课文中,人物的台词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
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有时也带有作者很强的主观动机,让读者很明显的感觉到“人为”的痕迹。
1、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
2、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 推动情节发展 )
3、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 推动;几乎是提醒周朴园 )
4、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 推动;几乎要明说了 )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固然很想见到她的儿子,因此带着幻想对周朴园不断的提醒,暗示,这些当然合情合理。但她这些每每在情节快要中断时候的语言,却不单是她的心思的合情合理所能解释得了的,而最重要的,是恰好的起到了暗示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5、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 暗示 )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 直接推动 ;节外生枝? )
6、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
( 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 )
周朴园 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
( 直接推动 ;多么重要的衬衫! )
如果没有接下去的鲁侍萍开窗户的动作,没有她对衬衫的件数和绣有“梅”字的了解,试问情节如何发展下去?周朴园的语言就是典型的动作语言。其作用,从某种角度看,仅仅在于推动情节而已。而这一点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一个剧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又如第二幕的结尾,繁漪与周萍的对话:
繁 漪 (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①
周 萍 我已经准备好了。②
繁 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③
①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后来她确实把什么都抖出来了)。
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萍对繁漪的背叛使矛盾激化)。
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一语双关。
在矛盾冲突中,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主题。
从语言体会人物自身矛盾冲突。
总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导演者引火人 审判者
如同一枝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芳香
“我只想我活得像个人”
补充资料:众人眼中的繁漪
◆我会流着眼泪哀悼这个可怜的女人,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罪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母亲的天职。(曹禺语)
◆繁漪,你是迅急的雷雨,打破了这个封建古老专制家庭的死寂,你是闪亮的刃首,刺破了漠漠长空的黑暗,你是耀亮苍穹的闪电,旋即消逝于天际,却早已照亮专制与罪恶合织的黑暗。
◆蘩漪并不是造成周萍和四凤及周冲悲剧的罪魁,因为她同样不幸。
◆“魔鬼”繁漪的两次人生选择最充分地燃烧着这种生命力的激情火焰。倍受周朴园压抑束缚的繁漪所作出的第一次选择是大胆地投入与周萍的不伦之恋。在这场恋情中,她即将枯死的灵魂在变态的情欲中得到滋养,道德伦理桎梏的冲破与强烈生命欲望的满足使她开始重新呼吸生气。不幸的是周萍狠心的遗弃抽掉了繁漪唯一的精神依托。恰如见过阳光的人再也不愿回到暗室,繁漪绝望地作出了第二次选择——她要不顾一切地报复。正如一道划过暗夜长空的闪电只在一瞬间扯开黑幕一样,繁漪在自我毁灭中显示了生命抗争的勇气与力量。诚然,繁漪决非真善美的化身,然而对于命运大胆无畏的挑战张扬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把繁漪说得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怕只是一厢情愿。(王蒙)
畸形的社会往往造就畸形的人物,从而酿成畸形的悲剧。
通过你对周萍、鲁大海、周冲这三个同是周朴园的儿子但个性截然不同的人物的了解,写写“儿子眼中的父亲”。
延伸探究
﹡你对周萍这个角色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与四风的感情纠葛?
﹡为什么周冲最后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评价他?
﹡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如何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破折号的用法
课文共有23处使用了破折号。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 (8)哦,你,你,你是——
(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13)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破折号的用法
(14)可是你—— (15)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16)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17)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20)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21)你现在还——
(22)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3)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破折号的用法
以上23处破折号的作用大体可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如(9)(18)
第二,话题转变。如(1)(4)(5)(6)(10)(13)(15)(16)(17)(22)(23)
第三,声音延长。如(2)(8)(12)
第四,阻断停顿。如(3)(7)(11)(14)(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