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任务一 理解、体会科学精神
任务二 分析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色
任务三 学会修改文章
学段二
单元统整学习
活动1 理解必备知识——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学段二
任务一 理解、体会科学精神
2.人类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体现在诸多方面,非严格地说来它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2)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4)可重复和可检验。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经济现象。
(5)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权威、独断、虚伪和谬误。
(6)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7)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活动2 体会课文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
请谈一谈你对本单元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的理解。
答案 (1)《自然选择的证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达尔文没有迷信于当时流行的权威思想,也没有靠主观臆断提出自己的观点,他的进化论思想是在实地考察得来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宇宙的边疆》体现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人的好奇心也是无穷的,对未知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探索宇宙能让人进一步了解自己生存的这个家园,了解人类自身,思考人类的未来。
(3)《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体现了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在浑天说与盖天说长达千年的争论中,表现出的是重视实际校验的做法。也就是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先贤的说法,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返 回
学段二
任务二 分析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色
活动1 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1.自然科学论著属于说明文,准确性是其语言的基本要求,在事物、事理的时空、空间、程度、范围等方面都要求准确。请分析下列文段中加颜色词语的准确性。
(1)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
答案 “很大程度上”表明不是百分之百的物种都会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极”修饰“少数”,说明自始至终占据优势的大纲数量之少。两个“所有”以及“完全”,说明自然选择的观点能够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的这些现象,而特创论则根本不行,突出了自然选择观点的科学性以及特创论的不科学。
(2)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答案 “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表示是自己的观点,还没有实证。“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表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长路漫漫。
活动2 分析语言的文艺性
2.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除要求准确性外,还讲究文艺性,即语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修饰手段。请分析下列语句,体会语言的文艺性。
(1)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人类对大海的探索虽然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刚刚开始。
(2)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答案 这句话是说,有些恒星旋转平稳均衡,有些恒星因快速旋转而变了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这些恒星,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恒星的性情:有的稳重沉静,有的急切躁动。读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3)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答案 这句话连用了“波澜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三个四字短语,音节和谐,朗朗上口,写出了天文学发展过程规模宏大、曲折复杂,且牵动人心的特点。
返 回
学段二
任务三 学会修改文章
【文题呈现】
下面这篇习作,在内容、结构、语言及表现人物、主题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修改提示对它进一步修改完善。
病文:
二 叔
我的二叔今年才40多岁,看上去却像个老头儿,村里的小孩儿都这么称呼他。他的个子不高,黑瘦黑瘦的,这是因为干活累的。一年四季他长年累月上坡干农活。他的头发常常不理,胡子也不刮,叫人看了很不舒服。每当那些小孩儿叫他“老头子”,他就追打他们,所以他不喜
欢小孩儿,包括我的弟弟、妹妹们。可是,他独独喜欢我,因为我从来不笑话他的样子。
(这段外貌描写比较实在,写出了人物的特点,但语言不够简练,有的描写与下文联系不紧,要进行修改。)
有一天上午,阴黑的天空大雪飞扬,不一会儿,窗外的大雪已是铺天盖地。一放学,同学们都跑出教室。忽然有人叫我,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二叔来了。我急忙问:“二叔,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替你爸爸给你送棉袄,送饭。”说着,他把棉衣递给我,转身走了。我望着二叔的背影,一瘸一瘸的,忽然一个趔趄要跌倒,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环境描写太简单了,应对表现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对话缺乏提炼,应该通过对话表现出“二叔”关心“我”的思想性格。)
(为什么“瘸”,前文无交代,没有感情的铺垫,怎么能流下了眼泪呢?不真实。)
那年夏天,母亲因被村里人打了,头部受伤,从此精神失常,使我失去了一位可爱的妈妈。爸爸又患腰痛,干不了活,我家的日子很难过。从那时候,二叔便伸出了那温暖的手,帮我家干活。他的腿小时候被火烧伤,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也一直找不到媳妇。但他非常疼爱我,从不让我干重活,还经常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给我听。他小时候上学,每天跑很远的路,回家还要干活,后来由于生活困难,身体又不好,就只好退学了。
(忽然又说“二叔”被烧伤而致跛,与上下文不连贯。)
(交代“二叔”的身世应与前面的外貌描写统一起来,突出主要特征。)
痛苦的生活经历使我幼稚的心过早地充满忧伤。星期天和放假本是同学们高兴的日子,但于我却是寂寞的日子。我只好跟着二叔去地里干活。捕蚂蚱,烧了吃,那味道是很香很香的。二叔还会捉野兔,在野兔经常出没的地方设下铁丝扣子,那一天还真的逮了一只。
(这些叙述是为了表现什么呢?好像没写出来,也没写完。)
我上初二了,二叔经常鼓励我好好学习。有一次交学费,回到家看看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腰痛的爸爸,使我无法开口,我知道家里没钱,可书费学费越来越多,我心里暗自决定不上了。
(叙述太平淡。)
后来二叔知道了,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正坐在家里洗衣服,二叔来到我家问我干吗不去上学。第二天早晨,二叔来到我家高兴地对我说:“宝玉,这是什么?”啊!原来是100元钱。二叔把钱放到我手上:“宝玉,我知道你们学校收学费,以后需要钱就跟我说。”
秋收过后,村里的建筑队开工了,二叔为了让我读书,挺着瘦瘦的身体加入了建筑队,其实那种活只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干得了。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村里的张医生背着药箱在街上走,看见我说:“快去看看你二叔吧,起不了床啦,给他挂吊针,他死也不肯,怕花钱!”我一听,马上跑到二叔家,见二叔真的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我劝二叔打针吧,他只是摇头。我只好给他倒上杯水。回家给他拿了饭菜来,他也吃不下。等我第二天早上去上学时过来看他,二叔竟奇迹般地好了,他正打点工具,准备去工地干活呢。
(增加一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细节描写就更好了。)
啊,我的二叔,普普通通的二叔,勤劳能干的二叔,在我心中,你是伟大的,是你的支持与鼓励,使我坚持读书。我一定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为你争口气,也为全家人争光!
(抒情显得比较空洞和老套,应该另写一个更好的结尾。)
评析 本文选材真实,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二叔的形象也比较丰满。文章中有许多来自生活的真实材料,已经具备了写一篇优秀作文的比较厚实的基础。但是从比较高的要求来看,文章有不少地方还停留在素材状态,缺少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在结构安排上也缺乏匠心。建议根据现有材料,认真思考,作一次比较彻底的修改。修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可围绕“二叔”对“我”的帮助、关爱来结构全文。(2)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的详略,在动情处可展开适当描写和渲染。(3)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动笔之前要有通盘考虑。
二 叔
窗外寒风凛冽,大雪飞扬,整整一上午,我都没安下心来学习,等到放学的时候,大雪已是铺天盖地。
一放学,同学们都跑出教室,有一个同学叫我:“宝玉,你二叔来了。”我赶紧出去,看到二叔的怀里夹着一件新棉衣,站在雪地上,正笑眯眯地望着我。我跑过去,叫着:“二叔,下这么大的雪你还来?”二叔关切地说:“买到棉衣,就给你送来了,下午就要起北风,天要冷了。”说着他把棉衣递给我让我快穿上,又用冷得发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两个鸡蛋,塞给我,放在手里还热乎乎的。此时,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流遍全身。二叔拍拍身上的雪花,嘱咐我:“下午放学回家要小心路滑。”二叔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二叔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大雪中,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修改示例:
茫茫的雪,无声的泪,似乎冲淡了现实的一切,留下的只是一片缥缈得如烟般的回忆……
那年夏天,母亲因意外事故而致头部受伤,等救醒过来的时候,出现精神失常,使我失去了一位可爱的妈妈。爸爸又患腰痛病,干不了活,真是祸不单行!从那时候,二叔便向我们伸出了那温暖的手,为这个困苦的家庭增添了一点活力。二叔是一个个子不高、黑瘦的人,村里的人们都戏称他为“小老头”。他的腿小时候被火烧伤,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所以他一直找不到媳妇。但他非常疼爱我,从不让我干重活,还经常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给我听。他小时候上学,每天跑很远的路,回家还要干活,身体又不好,就只好退学了。
痛苦的生活经历使我幼稚的心过早地充满忧伤,星期天和放假本是同学们高兴的日子,但于我却是寂寞的日子。二叔为了让我快乐,经常带我到地里干活,捕蚂蚱,回家给我烧了吃,那味道是很香很香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懂事了,二叔却变老了。我上初中了,二叔经常鼓励我好好学习。有一次交学费,回到家看看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腰痛的爸爸,我无法开口。我只有埋头读书,回家就找活干,企图驱散那份心底的悲哀。
后来二叔知道了。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正坐在院里洗衣服,二叔来到我家问我为什么不去上学,我含着眼泪说出了原因。第二天一早,二叔就给我送来了学费。
秋收以后,村里的建筑队开工了,二叔为了让我读书,撑着瘦弱的身体加入了建筑队,其实那种活只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干得了。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村里的张医生背着药箱从二叔家出来,看见我便说:“快去看看你二叔吧,累病了,要他住院,他说要留钱供你上学。”我飞快地跑进二叔家,看到二叔那清瘦苍白的脸,昔日的光彩已荡然无存,特别是那双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二叔伸出手抚摸着我的头,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二叔很快就会好的,等好了挣钱给你交学费,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争口气……”
寒风凛冽,雪花飞舞,我穿着二叔送来的棉衣,暖暖地打开了课本……
评析 修改后的文章比原稿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二叔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二叔对“我”的一片关爱之心表现得比原稿更加感人。其次,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把二叔对“我”的许多恩惠,用回忆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构上也显得更加集中,更加统一。第三,作者在语言上也花了不少功夫,文章的语言比原稿更加简练,更加顺畅。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反复的修改,学到了许多写作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技能。
【写作点拨】
阅读教材P110《文章修改》,填充知识导图。
返 回
调整层次、段落先后、详略,解决结
构残缺不全、松散混乱及轻重倒置问题
先分析立意是否集中、深刻,再适当
提炼完善
充实内容
删除冗余
力争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生动,
注意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