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案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其一)》这篇课文在部编本九上第三单元中。本单元主题是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行路难》这篇课文是唐代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于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本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这首诗就是他离京时所作。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诗人李白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他强烈的感情变化。
二.教学目标
1.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调动情感体验,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3.通过形象分析和比较,把握“盛唐气象”的内涵。
三.重点与难点
1.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调动情感体验,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资源
图片、幻灯片、平板、微课等。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剑侠谪仙;他,是盛唐气象。他,穿越千年的风霜,饮一樽清酒,邀一杯明月,舞一曲剑歌,
留下一个飘逸绝尘的背影……(屏显)猜猜这个人是谁?——生齐答: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设计意图:用猜谜形式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猜出人物后,用别人对李白的评论介绍李白,让学生对李白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文学内涵。】
二.展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
【通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这样学习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有效性。】
三.诵读,感知诗歌大意
自由放声地朗读诗歌,为展示做好准备。
要求: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懂大意,读出感情波澜。
明确:生范读时,纠正错音,辨明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抑扬顿挫,并让学生说说诗歌大意。
【设计意图: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同时,诵读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热气腾腾。】
四.品读,把握感情波澜
(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这首诗中,哪两句具体表现李白的行路之难?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追问:(1)我们能否把句子改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过长江雪满天”,行不行?
明确:不行。黄河和长江都是河流,只能代表同一种困难;而黄河和太行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代表着不同的困难。只写一种困难,显得太单薄,不够典型,不够全面。
(2)为什么一定要写“黄河”和“太行”呢?能否换成我们比较熟悉的“运河”和“泰山”呢?
明确: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是我们的“母亲河”;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山脉之一,也是我国重要分界线。“黄河”和“太行”更符合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远大抱负。同时,渡黄河比渡运河更加艰险;登太行比登泰山更加凶险,如果改动的话,就不能体现出他的“行路之难”,所以“渡黄河”与“登太行”更扣住“行路难”。
2.世间之路恰如人生之路,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李白经历了怎样的难以言说的“行路难”,并说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写出了李白怎样的心情?
投影:
李白少有大志,24岁,“仗剑去国(指故乡),辞亲远游”。李白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渴望一飞冲天,“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屡屡受挫。最终在41岁时,得到唐玄宗的一纸诏书,任命他为“翰林待诏”。他自以为将大展雄图,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御用文人的角色,唐玄宗只是让他写诗给自己和嫔妃们歌舞助兴、称赞杨贵妃的美丽,而并非是自己的初衷——参与国家政事管理。所以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十分郁闷,“始纵酒以自昏秽”,再加上小人的排挤,43岁的李白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朋友设宴为他送行,在离宴上,他写下了这首诗。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泪止。白自知不为亲信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新唐书 李白传》
明确:抑郁不平(学生板书)
3.应怎样朗读这两句诗呢?
明确:前四个字体现了李白的雄心壮志,语气要上扬,语调要高亢;后三个字体现了李白的行路之难,语气要下降,语调要低沉。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心情。
(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朋友为他饯行,李白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如此隆重而丰盛的宴会,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明确:李白觉得自己前途渺茫,自己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心里非常茫然。
5.能否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换成“胸中惆怅不能食,眼中无路心茫然”?
明确:品味“停”“投”“拔”“顾”等动词的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不能实现而内心苦闷、愤怒的心情,用动词更具有动感。而改后的句子缺少细腻刻画,空洞乏味。
6.应怎样朗读这四句诗呢?明确:前两句语气要上扬一些,“斗”“直”需要重读,有突出强调的意味;后两句语气要低沉一些,要缓慢一些,与上文形成对比,尤其“不能食”“心茫然”语调要拉长一些。
(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7.每当面临仕途不顺的时候,很多文人雅士都会选择隐居。那李白面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窘境时,他想到了隐居了吗?这首诗是如何来写的?
明确:李白想到了隐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8.作者运用典故,写了两个隐士:姜太公和伊尹,那作者为什么不写大家都熟悉的陶渊明,而写姜太公和伊尹呢?
明确:陶渊明是真正厌弃官场的黑暗,辞官还家,完全归隐田园;而李白此时仍心怀大志,想要报效朝廷,为国效力,只不过暂时失意罢了:二人的心志不同。同时,姜太公钓鱼目的很明确就是钓周文王,伊尹也是渴望得到重用,与李白的心志相同。并且,姜太公八十岁才得到重用,而此时李白才43岁,他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得到重用,只是时候未到。
9.那么,这两句应该读出什么心情?应该怎么读?明确:期待、安慰。这两句要用稍轻快的语气读。
(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0.这几句的句式明显与其他句不同,能否改成“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还有,“行路难”后面的逗号能否改成感叹号?
明确:让学生比较读读,明显短句简洁有力,更有气势,更能抒发心中的愤慨与迷惘,而改后的句子只有一种哀伤与无奈,表达的情感不同。同时,前两句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语气更强烈。“行路难”后面的逗号能否改成感叹号,个人觉得可以,两个感叹句连用,语气更强烈。
11.这几句应该如何读呢?
明确:前两句语气要逐渐上扬,语调要逐渐高亢,要重读“难”字;后两句要低沉、缓慢一些,尤其是“今安在”要一字一顿。
12.如果诗歌到此结束,好不好?
明确:不好。诗歌到此结束,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是一个愤青。李白之所以是李白,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他的梦想。
(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会”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种解释:
(1)会合,聚会;
(2)时机,机会;
(3)正好,恰巧;
(4)必然,一定。
大家看哪一种解释更合适?
明确:第(4)种,更能表现李白的那份自信,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勇往直前,不气馁,不放弃。
14.“济”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渡”?
明确:“济”是渡的意思,但不能换成“渡”,换了就不能表现李白那种远大的政治抱负,不能表现李白那种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
15.这两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气要逐渐上扬,语调要逐渐高亢,其中“会”“济”要重读,读出自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要部分,引导学生从“诗眼”出发,抓住一些重点字词句对诗人的形象进行着重分析,感知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物分析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词语的鉴赏分析能力。同时,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这样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做学习的主人。】
五.赏读,叩击诗人心扉
“诗眼”,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围绕诗眼,叩击诗人的心扉,体会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提示:请用“我读出了一个___的李白”来表达,并简要分析。
明确:诗眼是“难”或“行路难”。
我读出了一个虽苦闷愤慨但仍乐观豪迈的李白;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白;我读出了一个面对挫折仍自信昂扬的李白;我读出了一个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李白……总之,这是一个怒放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诗眼,引领学生分析诗歌背后的诗人形象,感受诗人的伟大魅力,由读“诗”到读“人”,培养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习惯。】
六.深读,感受盛唐气象
1.有人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如何理解?
明确:二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自信的精神、飞扬的个性。李白才高八斗,狂傲不羁,所写诗歌以飘逸著称,李白的诗歌可以称得上是唐诗的代表作。他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而盛唐又是处于极度发达的时期,在文学、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成就,唐诗又是诸多成就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因此,盛唐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好比李白在诗歌上的造诣一样光彩夺目。所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又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2.小结: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设计意图:通过李白分析“盛唐气象”,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揭示出文章背后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七.比读,体会别样风采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思考:试比较这两首古诗的异同?
明确:同:内容上,都是抒写怀才不遇。
异:句式上,李诗更整齐匀称;情感上,李诗高昂向上,鲍诗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的无法释怀;这因为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有过登堂入室的辉煌,生性狂放洒脱、乐观随和;而鲍照处于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他也处于社会下层,渴望有人赏识,并孜孜以求,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内心压抑郁闷无法排解。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八.悟读,延伸诗歌意蕴
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
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失败时,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微写作
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以《行路难——致自己》为题,写一首诗歌或一篇随笔,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在写作中,学习李白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注:学生上台板书
十.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抓住阅读时的第一感受——“行路难”,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怎样具体表现行路之难的。本首诗的一大特色就是诗人的感情不断变化,我就抓住这感情波澜,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来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李白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品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同时诗人的形象也呼之欲出。接着,借助李白帮助学生了解一下文学上所谓的“盛唐气象”,以点带面。然后,再将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本诗比较,在比较中更好地感知“盛唐气象”。最后,让学生尝试创作《行路难——致自己》,来学习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一节课上下来,既有优点,如让学生自己板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环节设置还比较紧凑。当然还有不足,如在环节衔接上有些不够自然,有单生硬;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足;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没有勇气自己示范读等。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步步使我的课堂更具深度,教学更加有效,我将继续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踏踏实实的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