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24. 诗词五首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远望所见近看所见凄凉破败(举目无亲)
孤独悲伤表现手法:通过写实性记叙描写抒情。 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文章主旨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 陆游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思考(1):圈划出直接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交流听后的感受。 (2):这种浓郁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3):“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写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悲
凉
沉
痛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沉痛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 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暗含着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小 结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2.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宋·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 本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读 一 读词中三问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悲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赞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很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品 一 品赏 析 这首词的用意在讽刺当时的朝廷,但辛弃疾并没有直率的表达。而是暗讽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写景:望神州、北固楼、
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
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