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卷(二)(教科版)
一、填空题(26分)
1.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答案】沉积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地表的岩石、沙土在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答案】 水 风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火山___________和火山___________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答案】 灰 岩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会带来一些好处: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地热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地壳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答案】 地震 火山喷发
【详解】正是因为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壳运动造成地壳结构不均匀,地下的岩浆受到压力就会从地壳的薄弱处喷发出来,这就是火山喷发。所以说,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5.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地壳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______三大类构成。
【答案】 地幔 地核 变质岩
【详解】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左右,地幔厚度近2900千米,地核厚度达3500千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___________有关。
【答案】构造
【详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7.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其中___________可以快速改变地形; ___________对改变地形的作用比较缓慢。
【答案】 火山喷发、地震 水、风
【详解】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风化、水流侵蚀等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这种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的变化不易察觉。
二、选择题(21分)
8.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岩石,发现里面有植物化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页岩 B.岩浆岩 C.大理岩
【答案】A
【详解】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保存有化石是判断沉积岩的典型特征,页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岩浆岩是高温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不会含有化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也不会含有化石;浮石是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多气孔构造,不会含有化石。
故选A。
9.以下几组岩石中,最容易在长白山天池附近找到的一组是( )。
A.浮石、大理岩、石灰岩
B.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C.板岩、浮石、花岗岩
【答案】B
【详解】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花岗岩、玄武岩、浮石都是岩浆岩。长白山天池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周围最常见的是岩浆岩。所以B正确。
10.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层建筑中,迅速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
B.发现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快速返回寻找
C.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答案】C
【详解】A、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可能造成电梯故障,不宜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故A错误;
B、生命最宝贵,地震发生时不能因为贪恋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故B错误;
C、在户外,为避地震不适宜选择在建筑物或大树旁进行躲避,故C错误;
D、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减少伤害,故D正确。
11.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
A.剧烈 B.缓慢 C.看不出来
【答案】A
【详解】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
12.风的作用也会改变地形地貌,大风将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则留在原处,形成( )。
A.沙漠 B.沙滩 C.戈壁滩
【答案】C
【详解】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大风将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留在原处,成为荒凉的戈壁。
故选C。
13.金沙江四川段是著名的淘金地带,这一带的沙子因含有黄金被称为“金沙”。“金沙”江的形成主要与( )作用有关。
A.沉积 B.侵蚀 C.风化
【答案】A
【详解】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形成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贯穿我国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省,金沙江四川段,河流速减缓,沙金沉积,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淘沙点,所以“金沙”江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
14.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利用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答案】C
【详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出访时,他就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判断题(14分)
15.徐州市地形以平原为主,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
【答案】√
【详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16.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 )
【答案】√
【详解】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约为1000℃~3000℃,内部压力很大。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所以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最里层是地核,所以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题干正确。
17.震级越大,地震越强,危害越大。( )
【答案】√
【详解】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貌。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地点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地震的震级越大;震级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的地方离震中越近。故题干说法正确。
18.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天池是由于地震时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答案】×
【详解】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
19.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
【答案】√
【详解】风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日积月累,风的力量能够侵蚀岩石,使岩石的形态发生变化。所以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0.长江三角洲是泥沙淤积形成的。( )
【答案】√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题目观点正确。
21.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不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 )
【答案】×
【详解】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空气流动常形成风,风力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风力作用对改变地形发生着持续不断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如蘑菇石、雅丹地貌、戈壁、沙漠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连线题(5分)
22.将下列地貌与其成因连起来。
长江三角洲 板块挤压
珠穆朗玛峰 沉积作用
黄河乾坤湾 水的侵蚀
新疆魔鬼城 风的侵蚀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
【答案】
【详解】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乾坤湾是水流对泥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板块挤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泥土沉积作用形成的。
五、简答题(8分)
23.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答: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且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详解】大气层对地形产生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也会对地形地貌的变化造成影响。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24.简要说说火山喷发对环境的有利有弊两方面的影响。
【答案】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灰降落到地面,会埋没附近的城市、农田、森林等。
火山喷发的好处;火山灰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火山喷发时,会把地下深处的一些矿物带到地面,火山喷发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温泉。
【详解】火山喷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石是筑路的好材料。像火山爆发等地貌变化对人类来说有利有弊。
六、实验题(14分)
25.今年十一黄金周,小明一家人跟旅游团游览了敦煌的戈壁滩及黄土高原。
(1)听导游介绍,小明知道了,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它属于 岩。
(2)通过游览小明发现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 地貌,是 (填“风力”或“水力”)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小明跟旅游团游览了黄土高原,看到了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这种地表形态是 (填“风力”或“流水”)侵蚀形成的。
(4)旅游结束,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这个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填“探究”“对比”或“模拟”),在这个实验中,要从 (填“不同”或“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而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 。
【答案】 沉积 雅丹 风力 流水 模拟 对比 同样 有无植被
【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砾岩是典型的沉积岩。
(2)敦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强度大,这种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4)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流水侵蚀的影响。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中变量自由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该实验研究的是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变量是植被,因此,要从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这个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有无植被。
26.静静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
(1)模拟实验:在金属罐中,装入适量土豆泥模拟地壳,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挤入适量的番茄酱模拟( ),在番茄酱表层覆盖一层薄薄的土豆泥,把金属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2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实验现象。
(3)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
【答案】(1) 岩浆 岩浆喷出
(2)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D
【分析】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详解】(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2)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实验时火山要喷发的现象有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可以避免伤害眼睛,说法正确。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番茄酱会膨胀,说法正确。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酒精灯火焰最高,说法正确。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说法错误。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以免酒精倾洒造成事故。
故选D。
七、综合题(12分)
27.材料: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强度超过了岩石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现地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 ,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 等。(合理即可)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 到空旷处等。(合理即可)
【答案】 褶皱 能量 地震 海啸 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
【分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详解】(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地震。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等海啸。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到空旷处等。
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如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在中间挖一条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28.河道被水侵蚀后,形成的现象最可能的是( )。
A B. C.
A.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无颗粒沉积
B.b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C.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29.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沉积的成分最不可能的是( )。
A.细沙 B.土壤 C.鹅卵石
【答案】28.C 29.C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8.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图中河道a区域是陡坡,水流速度快,容易发生侵蚀现象,河道明显变深;c区域是缓坡,河水流速变慢,容易发生沉积现象,有颗粒沉积。故选C。
29.经过长期变化,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河水流速慢,搬运能力较小,因此,C区域沉积的成分可能是细沙和土壤,最不可能是鹅卵石。故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卷(二)(教科版)
一、填空题(26分)
1.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地表的岩石、沙土在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火山___________和火山___________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地壳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5.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地壳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______三大类构成。
6.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___________有关。
7.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其中___________可以快速改变地形;___________对改变地形的作用比较缓慢。
二、选择题(21分)
8.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岩石,发现里面有植物化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页岩 B.岩浆岩 C.大理岩 D.浮石
9.以下几组岩石中,最容易在长白山天池附近找到的一组是( )。
A.浮石、大理岩、石灰岩 B.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C.板岩、浮石、花岗岩 D.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
10.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层建筑中,迅速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
B.发现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快速返回寻找
C.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11.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
A.剧烈 B.缓慢 C.看不出来
12.风的作用也会改变地形地貌,大风将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则留在原处,形成( )。
A.沙漠 B.沙滩 C.戈壁滩
13.金沙江四川段是著名的淘金地带,这一带的沙子因含有黄金被称为“金沙”。“金沙”江的形成主要与( )作用有关。
A.沉积 B.侵蚀 C.风化
14.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利用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判断题(14分)
15.徐州市地形以平原为主,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
16.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 )
17.震级越大,地震越强,危害越大。( )
18.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天池是由于地震时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19.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
20.长江三角洲是泥沙淤积形成的。( )
21.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不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 )
四、连线题(5分)
22.将下列地貌与其成因连起来。
长江三角洲 板块挤压
珠穆朗玛峰 沉积作用
黄河乾坤湾 水的侵蚀
新疆魔鬼城 风的侵蚀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
五、简答题(8分)
23.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简要说说火山喷发对环境的有利有弊两方面的影响。
六、实验题(14分)
25.今年十一黄金周,小明一家人跟旅游团游览了敦煌的戈壁滩及黄土高原。
(1)听导游介绍,小明知道了,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它属于 岩。
(2)通过游览小明发现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 地貌,是 (填“风力”或“水力”)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小明跟旅游团游览了黄土高原,看到了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这种地表形态是 (填“风力”或“流水”)侵蚀形成的。
(4)旅游结束,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这个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填“探究”“对比”或“模拟”),在这个实验中,要从 (填“不同”或“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而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 。
26.静静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
(1)模拟实验:在金属罐中,装入适量土豆泥模拟地壳,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挤入适量的番茄酱模拟( ),在番茄酱表层覆盖一层薄薄的土豆泥,把金属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2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实验现象。
(3)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
七、综合题(12分)
27.材料: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强度超过了岩石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现地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 ,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 等。(合理即可)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 到空旷处等。(合理即可)
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如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在中间挖一条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28.河道被水侵蚀后,形成的现象最可能的是( )。
A B. C.
A.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无颗粒沉积
B.b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C.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29.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沉积的成分最不可能的是( )。
A.细沙 B.土壤 C.鹅卵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沉积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 水 风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 灰 岩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会带来一些好处: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地热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 地震 火山喷发
【详解】正是因为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壳运动造成地壳结构不均匀,地下的岩浆受到压力就会从地壳的薄弱处喷发出来,这就是火山喷发。所以说,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5. 地幔 地核 变质岩
【详解】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左右,地幔厚度近2900千米,地核厚度达3500千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构造
【详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7. 火山喷发、地震 水、风
【详解】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风化、水流侵蚀等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这种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的变化不易察觉。
8.A
【详解】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保存有化石是判断沉积岩的典型特征,页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岩浆岩是高温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不会含有化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也不会含有化石;浮石是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多气孔构造,不会含有化石。
故选A。
9.B
【详解】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花岗岩、玄武岩、浮石都是岩浆岩。长白山天池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周围最常见的是岩浆岩。所以B正确。
10.C
【详解】A、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可能造成电梯故障,不宜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故A错误;
B、生命最宝贵,地震发生时不能因为贪恋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故B错误;
C、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减少伤害,故D正确。
11.A
【详解】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
12.C
【详解】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大风将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留在原处,成为荒凉的戈壁。
故选C。
13.A
【详解】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形成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贯穿我国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省,金沙江四川段,河流速减缓,沙金沉积,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淘沙点,所以“金沙”江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
14.C
【详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出访时,他就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5.√
【详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16.√
【详解】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约为1000℃~3000℃,内部压力很大。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所以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最里层是地核,所以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题干正确。
17.√
【详解】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貌。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地点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地震的震级越大;震级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的地方离震中越近。故题干说法正确。
18.×
【详解】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
19.√
【详解】风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日积月累,风的力量能够侵蚀岩石,使岩石的形态发生变化。所以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0.√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题目观点正确。
21.×
【详解】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空气流动常形成风,风力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风力作用对改变地形发生着持续不断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如蘑菇石、雅丹地貌、戈壁、沙漠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乾坤湾是水流对泥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板块挤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泥土沉积作用形成的。
23.答: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且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详解】大气层对地形产生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也会对地形地貌的变化造成影响。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24.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灰降落到地面,会埋没附近的城市、农田、森林等。
火山喷发的好处;火山灰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火山喷发时,会把地下深处的一些矿物带到地面,火山喷发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温泉。
【详解】火山喷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石是筑路的好材料。像火山爆发等地貌变化对人类来说有利有弊。
25. 沉积 雅丹 风力 流水 模拟 对比 同样 有无植被
【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砾岩是典型的沉积岩。
(2)敦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强度大,这种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4)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流水侵蚀的影响。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中变量自由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该实验研究的是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变量是植被,因此,要从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这个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有无植被。
26.(1) 岩浆 岩浆喷出
(2)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D
【分析】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详解】(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2)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实验时火山要喷发的现象有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可以避免伤害眼睛,说法正确。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番茄酱会膨胀,说法正确。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酒精灯火焰最高,说法正确。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说法错误。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以免酒精倾洒造成事故。
故选D。
27. 褶皱 能量 地震 海啸 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
【分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详解】(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地震。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等海啸。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到空旷处等。
28.C 29.C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8.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图中河道a区域是陡坡,水流速度快,容易发生侵蚀现象,河道明显变深;c区域是缓坡,河水流速变慢,容易发生沉积现象,有颗粒沉积。故选C。
29.经过长期变化,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河水流速慢,搬运能力较小,因此,C区域沉积的成分可能是细沙和土壤,最不可能是鹅卵石。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卷(二)(教科版)
一、填空题(26分)
1.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地表的岩石、沙土在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火山_____________和火山_____________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地壳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5.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地壳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构成。
6.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_____________有关。
7.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其中_____________可以快速改变地形;_____________对改变地形的作用比较缓慢。
二、选择题(21分)
8.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岩石,发现里面有植物化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页岩 B.岩浆岩 C.大理岩
9.以下几组岩石中,最容易在长白山天池附近找到的一组是( )。
A.浮石、大理岩、石灰岩
B.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C.板岩、浮石、花岗岩
10.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层建筑中,迅速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
B.发现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快速返回寻找
C.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11.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
A.剧烈 B.缓慢 C.看不出来
12.风的作用也会改变地形地貌,大风将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则留在原处,形成( )。
A.沙漠 B.沙滩 C.戈壁滩
13.金沙江四川段是著名的淘金地带,这一带的沙子因含有黄金被称为“金沙”。“金沙”江的形成主要与( )作用有关。
A.沉积 B.侵蚀 C.风化
14.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利用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判断题(14分)
15.徐州市地形以平原为主,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
16.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 )
17.震级越大,地震越强,危害越大。( )
18.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天池是由于地震时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19.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
20.长江三角洲是泥沙淤积形成的。( )
21.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不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 )
四、连线题(5分)
22.将下列地貌与其成因连起来。
长江三角洲 板块挤压
珠穆朗玛峰 沉积作用
黄河乾坤湾 水的侵蚀
新疆魔鬼城 风的侵蚀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
五、简答题(8分)
23.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24.简要说说火山喷发对环境的有利有弊两方面的影响。
六、实验题(14分)
25.今年十一黄金周,小明一家人跟旅游团游览了敦煌的戈壁滩及黄土高原。
(1)听导游介绍,小明知道了,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它属于 岩。
(2)通过游览小明发现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 地貌,是 (填“风力”或“水力”)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小明跟旅游团游览了黄土高原,看到了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这种地表形态是
(填“风力”或“流水”)侵蚀形成的。
(4)旅游结束,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这个实验既是 实验,又是 实验,(填“探究”“对比”或“模拟”),在这个实验中,要从 (填“不同”或“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而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 。
26.静静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
(1)模拟实验:在金属罐中,装入适量土豆泥模拟地壳,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挤入适量的番茄酱模拟( ),在番茄酱表层覆盖一层薄薄的土豆泥,把金属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2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实验现象。
(3)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
七、综合题(12分)
27.材料: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强度超过了岩石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现地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 ,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 等。(合理即可)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 到空旷处等。(合理即可)
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如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在中间挖一条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28.河道被水侵蚀后,形成的现象最可能的是( )。
A B. C.
A.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无颗粒沉积
B.b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C.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29.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沉积的成分最不可能的是( )。
A.细沙 B.土壤 C.鹅卵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沉积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 水 风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 灰 岩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会带来一些好处: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地热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 地震 火山喷发
【详解】正是因为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壳运动造成地壳结构不均匀,地下的岩浆受到压力就会从地壳的薄弱处喷发出来,这就是火山喷发。所以说,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5. 地幔 地核 变质岩
【详解】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左右,地幔厚度近2900千米,地核厚度达3500千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构造
【详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7. 火山喷发、地震 水、风
【详解】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风化、水流侵蚀等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这种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的变化不易察觉。
8.A
【详解】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保存有化石是判断沉积岩的典型特征,页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岩浆岩是高温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不会含有化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也不会含有化石;浮石是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多气孔构造,不会含有化石。
故选A。
9.B
【详解】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花岗岩、玄武岩、浮石都是岩浆岩。长白山天池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周围最常见的是岩浆岩。所以B正确。
10.C
【详解】A、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可能造成电梯故障,不宜乘坐电梯离开所在的建筑物,故A错误;
B、生命最宝贵,地震发生时不能因为贪恋贵重物品遗留在屋内,故B错误;
C、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减少伤害,故C正确。
11.A
【详解】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
12.C
【详解】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大风将沙和土搬运到远方,而较大较重的岩石破碎物留在原处,成为荒凉的戈壁。
故选C。
13.A
【详解】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形成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贯穿我国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省,金沙江四川段,河流速减缓,沙金沉积,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淘沙点,所以“金沙”江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
14.C
【详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出访时,他就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5.√
【详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然而也不乏苍翠的小山,例如云龙山、九里山等。
16.√
【详解】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约为1000℃~3000℃,内部压力很大。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所以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最里层是地核,所以应该将最里层做得最厚一些。题干正确。
17.√
【详解】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貌。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地点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地震的震级越大;震级相同时,破坏程度越大的地方离震中越近。故题干说法正确。
18.×
【详解】地壳的运动改变了地形地貌。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
19.√
【详解】风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日积月累,风的力量能够侵蚀岩石,使岩石的形态发生变化。所以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0.√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题目观点正确。
21.×
【详解】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空气流动常形成风,风力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风力作用对改变地形发生着持续不断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如蘑菇石、雅丹地貌、戈壁、沙漠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乾坤湾是水流对泥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是板块挤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泥土沉积作用形成的。
23.答: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且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详解】大气层对地形产生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也会对地形地貌的变化造成影响。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24.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灰降落到地面,会埋没附近的城市、农田、森林等。
火山喷发的好处;火山灰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火山喷发时,会把地下深处的一些矿物带到地面,火山喷发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温泉。
【详解】火山喷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石是筑路的好材料。像火山爆发等地貌变化对人类来说有利有弊。
25. 沉积 雅丹 风力 流水 模拟 对比 同样 有无植被
【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壁滩岩石类型为砾岩,砾岩是典型的沉积岩。
(2)敦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它属于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的。
(3)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强度大,这种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4)小明和同学一起探索了植物对流水侵蚀的影响。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中变量自由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该实验研究的是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变量是植被,因此,要从同样高度“降雨”,保证“降雨量”一样。这个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有无植被。
26.(1) 岩浆 岩浆喷出
(2)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D
【分析】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详解】(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2)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实验时火山要喷发的现象有土豆泥开裂;土豆泥冒烟。
(3)A、为了防止番茄酱飞溅出来,实验过程中最好戴上护目镜,可以避免伤害眼睛,说法正确。
B、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黏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番茄酱会膨胀,说法正确。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酒精灯火焰最高,说法正确。
D、可以借用其它小组的酒精灯点燃自己的酒精灯,说法错误。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以免酒精倾洒造成事故。
故选D。
27. 褶皱 能量 地震 海啸 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
【分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详解】(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地震。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等海啸。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到空旷处等。
28.C 29.C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8.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图中河道a区域是陡坡,水流速度快,容易发生侵蚀现象,河道明显变深;c区域是缓坡,河水流速变慢,容易发生沉积现象,有颗粒沉积。故选C。
29.经过长期变化,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河水流速慢,搬运能力较小,因此,C区域沉积的成分可能是细沙和土壤,最不可能是鹅卵石。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