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主张。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
鱼我所欲也(一)
学习目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文章雄健优美,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文中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背景简介
初读课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sàng)耳。
初读课文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欲】喜爱。
【得兼】都得到。
【义】道义。
【舍】放弃。
【生】生命。
疏通文意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甚】超过、胜过。
【苟得】苟且偷生。
【于】比。
【为】做,干。
【患】祸患,灾难。
【恶】厌恶,憎恨。
【辟】通“避”,躲避。
疏通文意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使】假如,假使。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疏通文意
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由是】采用某种手段。
【是故】由此可见。
【是心】这种心。
【丧】丧失。
疏通文意
译文: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蹴】踩踏。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用作后缀。
【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羹】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疏通文意
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辩】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奉】侍奉。
【何加】有什么益处。
疏通文意
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疏通文意
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词汇积累: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词汇积累: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能够用来。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代词,这。 动词,表示答应的词。
一豆羹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豆类植物。
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 增加。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代的一种量器。 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词汇积累:一词多义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表示比较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
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动词,接受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动词,做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为了
而 呼尔而与之 连词,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却
得 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恩、感激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语气词,同“欤”
呼尔而与之 动词,给
词汇积累: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名词,恩惠。在这里用作动词,感恩、感激。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省略句,应为“(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中心论点
整体感知
鱼我所欲也(二)
学习目标
精读细研(第1段)
1.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2.第一段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正反道理论证
正面论证: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反面论证: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结论: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类比
舍生而取义
人皆有是心
贤者能勿丧
结论:
有不用 有不为
道理论证
提出论点
舍鱼而取熊掌
生重
于义
义重
于生
正面
有甚于生
不为苟得
鱼 、 熊掌
莫甚于生
何不为
反面
有所不避
莫甚于死
生 、 义
有甚于死
何不用
类比
精读细研(第1段)
精读细研(第2段)
1.“一箪食,一豆羹”“万钟之俸”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2.怎样理解文中“本心”的含义
3.第二段是如何论述中心论点的
精读细研(第2段)
1.“一箪食,一豆羹”“万钟之俸”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一箪食,一豆羹”——不食嗟来之食
“万钟之俸 ”
孟子
不辨礼义
辨礼义
今者
亦可以已
失其本心
行路之人 、 乞人不屑嗟来之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
勿失本心
举例论证
重礼尚义
见利忘义
反面
正面
2.怎样理解文中“本心”的含义
3.第二段是如何论述中心论点的
举例论证
本心→羞恶之心→是心→舍生取义之心
精读细研(第2段)
舍生而取义
人皆有是心
贤者能勿丧
勿失本心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提出论点
结论:
有不用 有不为
重礼尚义
见利忘义
生重
于义
义重
于生
类比
反面
正面
反面
正面
小结
1.本文以“孟子曰”一语贯之,没有争辩对话,散文气势充沛、议论犀利。
2.本文第1段,选取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逐步深化。
3.第2段,由三字短句起始,节奏加快,情绪高昂,议论汪洋恣肆。
体会文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
问题探究
1.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来源及影响。
①个体生命— 家国大义
②个体生命— 理想信念
③个体生命— 生活小利 ④日常生活中的义与利
舍利取生
义中求利
以生践志
以死明志
择生
择死
舍生取义
问题探究
2.今天,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
本文阐述了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生而取义”的观点。为了阐述这个观点,孟子先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选取了“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化抽象为形象,层层剥笋,逐步深化。再运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运用几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说理——“得之”与“弗得”,“呼尔”与“蹴尔”, “行道之人”与“乞人”。举例浅近,说理深刻,气势充沛,议论犀利。
课堂小结
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明,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示例: 知足常乐
溪流知道满足,一路上才留下潺潺的欢歌;鸟儿知道满足,才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花儿知道满足,才能在阳光下绽放出多彩的笑脸。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