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跟着古诗去旅行
课程目录
第
课时
内容总览
项目提要
01
趣味导入
02
诗意想象
03
诵读古诗
04
方法迁移
05
课后拓展
06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言运用: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理解诗意时,可以图文对照、注释对照、联系上下文,一边猜,一边读。
单元任务
活动流程:子任务一:跟着诗歌去旅行
项目提要
根据图片背诵《望天门山》《望洞庭》两首古诗。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两首古诗的。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古诗背诵
根据图片背诵古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古诗背诵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解
诗
题
读
节
奏
圈
景
物
品
关
键
词
想
画
面
1
2
3
4
5
6
悟 诗 情
方法总结
读懂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聚焦诗题
从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
(1)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2)地点:西湖的小舟上。
(3)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听老师读,用斜线画出节奏。从朗读中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诵读古诗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大家都读懂了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
这张图片中西湖的景色让你想到了诗中哪个词语?
潋 滟
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湖水荡漾、浮光跃金
微风拂过,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
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赞叹这样的美景呢?
品词入境
山色空蒙雨亦奇
轻纱似的雨洒在西湖上,
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你是抓住什么关键词感受“西湖之雨”的呢?
理解诗意
空 蒙
你知道西施是谁吗?把你知道的分享给大家吧。
拓展知识
沉鱼
落雁
闭月
羞花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赞美西施的美丽的呢?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一读,这首描写西湖的诗,说一说,你感受到了西湖怎样的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盛装浓抹
理解诗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读一读,这首描写西湖的诗,说一说,你感受到了西湖怎样的美?
素净淡雅
理解诗意
晴、雨两种天气,西湖的景色也有别样景致。每一种都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欲把西湖比西子,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
品词入境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自主学习《早发白帝城》。
2.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3.交流景物带来的感受。
4.背诵古诗。
自读要求
思考:明明是险峻的高山,交通不便,为什么李白却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三月。乾元元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素材拓展
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
素材拓展
李师傅用抹( )布擦了擦手,然后往伤口上抹( )了一点儿药,又接着往墙上抹( )起涂料来。
抹 mǒ ①涂。抹药、涂抹。②揩,擦。③除去。
抹mò
mā抹 ①擦。②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
读节奏
抹墙、抹涂料。
mā
mǒ
mò
多音字
书写指导:左右书写要紧凑。“衤”短撇、点要小、横折钩内收。
指导书写
猜字谜:用刀裁衣。
形近字歌谣:用斧把柴砍,
点火冒炊烟,
吃肉饮美酒,
欢喜加餐饭。
书写指导:“饮”左窄右宽。“饣”的横钩起笔不要太高,右下部捺画伸展。
熟读两首古诗,可以给诗歌配画,自己画一画诗歌的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诵读古诗,背诵默写两首古诗。可以搜集作者其它的诗歌作品读一读,品一品。
课后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课题: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早发白帝城》
内容分析: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写过很多关于西湖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言应用: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理解诗意时,可以图文对照、注释对照、联系上下文,一边猜,一边读。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活动流程: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讲述美丽山河”,并计划开展“小导游美景推荐会”的活动。(之子任务一:跟着古诗去旅行) 情境导入:趣味导入:大好河山,钟灵秀;无垠林海,毓英杰。让我们坐上时光的列车穿梭在古诗词的时光地图里,与李白、苏轼、刘禹锡一起诵读唐诗宋词的美好,想象文字中的山川河流的绮丽风光,辽阔疆域下的富饶广博。抒发对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之情。 环节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环节二: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环节三: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 欣赏图片,背诵古诗。 (1)根据图片背诵《望天门山》《望洞庭》两首诗。 (2)回顾旧知,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两首古诗的。 2.提示学法。 (1)解诗题,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圈景物,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 (3)品词入境,感悟诗情。 3.导入新课: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那么,苏轼眼中的西湖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你读一读古诗,想一想这美好的画面吧。 自主读古诗,交流读后感受。 (1)理解诗体。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教师指定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1)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2)地点:西湖的小舟上。 (3)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 (2)交流景物带来的感受,想象画面诵读。 饮湖上 / 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老师范读。 ②学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感, ③老师指定学生代表读古诗。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大家都读懂了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播放视频:西湖。感受西湖晴天和雨天各自的美。 品词入境,想象画面。 (1)出示晴天西湖的景色。你想到了诗中哪个词语?(板书:潋滟)关注重点词语:“潋滟”。这两个字我们通过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什么样子的湖面才能称为“潋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预设学生回答:课本注释中知道“潋滟”是波光闪动的样子。 教师引导:你通过“潋滟”这个词语还能想到哪些词语? 学生预设: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湖水荡漾、浮光跃金、 (2)品词入境,引导朗读——同学们,在你们的描述中,微风拂过,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难怪苏轼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师生齐读诗句)如果你就站在苏轼的旁边,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赞叹这样的美景呢?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教师过渡: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阳光明媚鲜艳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预设:西湖下雨了。 教师追问:“西湖之雨”你们又是抓住什么关键词感受到的?(板书:空蒙) 课件出示雨天西湖的图片,看图想象画面,然后描述图片内容:轻纱似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教师小结: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师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学生齐读)如果你就站在苏轼的旁边,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赞叹这样的美景呢?学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4)引导学生交流“西子”比喻的巧妙,入境体会赞美之情。 ①了解西施:西子指西施,她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②启发: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呢?预设: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提问:“淡妆”是什么意思? 预设:素淡的妆容。 教师提问:“浓抹”是什么意思? 预设:浓重华丽的打扮。 教师小结: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5)链接两首写西湖的诗,感受“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首写西湖的诗,学生读完后谈感受到了西湖怎样的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②学生齐读两首古诗。 教师总结:如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西湖的“浓抹”,那么“白雨跳珠乱入船”应该是它的“淡妆”。晴、雨西湖景色各异!难怪作者说——(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有感情地读) (6)赏读“晴、雨西湖”。 晴、雨两种天气,西湖两样景色的美!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 ①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定学生展示读,男女分景色读。 ② 根据图片提示尝试背诵古诗。 回忆上节课知识,背诵古诗。 回忆学古诗用到的方法。 总结方法。 读一读诗句,看一看图片。 交流读后感觉,分析诗题意思。 想象画面,诵读古诗 听老师范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画面,看视频,感受西湖美景。 通过注释理解“潋滟”的样子。 带着感情诵读古诗。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 看图片想象画面。感受西湖云雾迷蒙的美景。 带着感情诵读古诗。 跟同学们交流“西子”比喻的巧妙,入境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赞美之情。 了解西施和四大美女,了解“沉鱼落雁”成语故事。 从诗句中分别感受西湖的“淡妆和浓抹”的氛围。 带着感情诵读古诗。 尝试背诵古诗。
活动意图: 联系已经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经验,学习新的古诗,在自主学习中锻炼学习古诗的能力播放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由想象画面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西湖晴、雨两种不同的景致在学生的脑海里鲜活灵动起来。
环节二: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自主学习《早发白帝城》 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 交流景物带来的感受。 3. 补充介绍三峡资料,思考:明明是险峻的高山,交通不便,为什么李白却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自主学习这首古诗。 诵读古诗,然后交流反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 了解古诗写作背景。通过古诗写作背景了解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通过地图了解白帝城地形情况。 了解三峡地形情况。
环节三: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
1.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认识“潋、滟、亦、宜、抹”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正确书写“饮、初”生字。 (1)认读多音字:出示课件:多音字抹的读音。 抹(mǒ)抹药、涂抹。 抹(mǒ)抹布、抹桌子。 抹(mò)抹墙、抹涂料。 当堂测验:李师傅用抹(mā)布擦了擦手,然后往伤口上抹(mǒ)了一点儿药,又接着往墙上抹(mò)起涂料来。 (2)认读生字,正确书写。 猜字谜:用刀裁衣(谜底一个汉字) 谜底:初。 书写指导:左右书写要紧凑。“衤”短撇、点要小、横折钩内收。 形近字歌谣:用斧把柴砍, 点火冒炊烟, 吃肉饮美酒, 欢喜加餐饭。 书写指导:“饮”左窄右宽。右下部捺画伸展。 重点认读多音字“抹” 观看范写。正确认真的书写生字
活动意图: 规范地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可以使学生性情、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所以要重视书写的指导,有选择的选择范写能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的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后作业:熟读两首古诗,可以给诗歌配画,可以自己画一画诗歌的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诵读古诗,背诵默写两首古诗。可以搜集作者其它的诗歌作品读一读,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