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世界的气候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涉及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部分内容)中的相关内容,共安排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四部分内容。在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世界地理中的自然环境部分,只讲述气候、地形和水系。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同时,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选择了天气、气温、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让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内容分析
“天气与气候”这一节中,教材从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以及空气质量日报等方面呈现了初中学生应该了解的天气与气候的常识性知识,使学生对天气、气候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听懂、看懂一般的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日报。
“气温与降水”这一节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了气温和降水的基本含义,用多种类型的直观图像信息展示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旨在应对“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这一课标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再通过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推论,这样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教材中呈现“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这一内容,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地理信息呈现方式,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节内容中,教材从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等5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使学生对气候的形成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并为下一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学习打好基础,能对具体区域的气候特点的形成做出科学的解释。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课标中提出了2条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材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的内容选择上,突出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分解的和综合的气候分布图简洁明了地表示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中的10种气候类型和特殊的高山高原气候,使学生能较好地感悟到世界气候的区域差异。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对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形成、分布特点打好了基础。尤其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中的纬度因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能看懂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但是对于气候特点要素的气温和降水的描述是一个难点,告诉学生一般的判断方法,需要不断地练习。
(四)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目标
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单元结构活动设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1.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五、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目标 单元评价内容
区域认知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综合思维能力 1.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查阅世界各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情况
单元达成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 优
分值(满分100) 60——79 80——89 90以上
大单元课题活动——开发气候资源
(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能源,倡导的是清洁可持续能源。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照、热量、水分和风力等,叫做气候资源。气候资源包括光照、热量、水和风等。
(二)课题目标:写一篇小论文或设计一张手抄报,介绍世界各地是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
(三)课题要求:1.确定本组了解的气候资源。2.进行网络查询。3.世界上哪些地区运用本组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如何?用实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
(四)课题准备: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确定本组需要探究的课题,与本小组的同学一起搜集资料,进行讨论。准备怎样搜集资料,搜集哪些资料。
(五)搜集资料的渠道:互联网或书刊查询,有条件的实地调查。
(六)呈现结果方式:写一篇文章或设计一个墙报,介绍世界各地是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
(七)课题收获:大致知道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不同,不同气候资源利用开发情况。
总结学完本章后,设计、创作你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你的作品,并听取改进意见。
(八)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细目设计
组别 评价内容 分值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4人一组 某种气候资源的开发地区在哪里? 开发某地的这种气候资源一般具备什么条件? 某地区具备开发某种气候资源的原因? 目前某种气候资源的开发情况如何? 40 能够清晰、详细地汇报某地某种气候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开发情况以及为何能够开发这种气候资源的条件。 能够较为清晰、详细地汇报某地某种气候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开发情况以及为何能够开发这种气候资源的条件。 能够大致汇报某地某种气候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开发情况。
备注: 小组最后得分:36——40分为优秀;29——35分为良好;24——28分为及格;23分以下不及格。
六、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
单元教学主题 世界的气候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授课人 ×××
单元实施
课型 安排 课时 设置 课时目标 关键任务 驱动性问题 及时性评价
新授课天气和气候 1课时 1.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寸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3.能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5.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于大气环境持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任务一: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 任务二: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任务三:看懂空气质量日报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通常用什么词语来描述? 运用实际的描述语言区别天气和气候。 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简单的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越大,说明空气污染情况如何? (根据驱动型问题的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能复述回答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说出一般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 能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 抽查天气符号的记忆。 识别不同得到风向和风级。 能正确说出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
新授课气温和降水) 第一课时 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任务一:气温的测定方法、日均温、月均温、年平均温的计算方法 任务二:世界年平均等气温线的判读方法 任务三: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任务四:根据气温变化判断半球位置 气温是如何测定的? 气温的单位是什么? 气温测量的条件是什么? 如何计算气温的日温差、年温差,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 等温线的定义? 等温线有什么特征?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如何? 如何通过气温判断半球和根据不同时间的气温判断海陆位置?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能够说出气温是指什么的温度? 气温的单位? 气温在哪里测量,有什么注意事项? 4.说出计算气温的日温差、年温差,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方法。 5.根据等高线给等温线下定义 根据等高线的性质说出等温线的性质? 看图能够说出世界年疲倦气温的一般分布规律是什么? 能够说出海拔是如何影响气温? 根据气温变化规律说出夏季、冬季,海洋、陆地气温的变化情况并能解释其原因 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判断某地位于南北半球 根据不同时间和气温情况判断海陆的位置。
新授课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1.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任务一:了解降水的主要类型 任务二:降水量的测量和年降水量的计算 任务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降水的条件有哪些? 降水量的测量?年降水量如何计算? 降水有哪几种类型? 降水的每一种类型大致是如何形成? 大暴雨容易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来临如何逃生? 7.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能够说出降水形成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能够说出测量降水的工具和降水量的度数注意事项。 利用资料正确计算一年的降水量 能够说出降水的几种类型?大致说出形成过程。 大暴雨如何避险,滑坡发生时如何避险? 通过读图,能够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新授课气温和降水) 第三课时 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任务一: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任务二:某地月平均气温曲线的绘图方法 任务三:某地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图方法 任务四:如何描述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月气温表示的是某月平均气温,描点要描在表示月份的格子中点。 某月的降水量表示的是一整个月,华降水柱状图的时候,最好布满格子,画成柱子状 描述气温和降水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通常情况最低月均温:>15°C——高温;0°C~15°C——温;<0°C——低温(寒冷)。月降水量:>100mm——多雨;50~100mm湿润;<50mm少雨(干旱)。 能够说出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正确绘制气温曲线图 能够正确绘制各月降水柱状图 能够概括气温和降水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
新授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一课时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任务一:探究太阳高度角与气温的关系 任务二:探究太阳高度角与影子的关系 任务三:一天中,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我们感受到的气温有何变化?为什么? 任务四:地球自转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任务五: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气温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太阳高度角与影子的长短有何关系? 一天中,早、中、晚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角的有何关系? 地球自转的特点是什么?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地球公转的特点是什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运动之间的有什么关系? 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哪里?极圈以内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的五带是如何划分的?各带之间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观看演示实验,能够说出太阳高度角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通过观察,能够说出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长度的关系 能够解释一天早中晚气温变化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说出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说出地球公转的周期、公转方向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说出二分二至日时北半球昼夜情况和极圈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能够说出地球的五带是如何划分的?各带之间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举例说出某一天的昼夜情况。
新授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任务一:生活发现,为什么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任务二: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任务三: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任务四:地形地势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任务五:人类活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生活中,夏季时,陆地气温高还是水里气温高?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一年中,陆地上哪个月份最热,哪个月份最冷? 离海洋远近不同,冬季和夏季的气温的变化如何?原因是什么? 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的变化如何?原因是什么? 地形、地势的阳坡、阴坡对气温的影响如何?地形地势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对降水的影响如何? 人类哪些活动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哪些活动改善局部气候?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能够说出夏季和冬季为何陆地气温与海洋气温不同的原因 说出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和最冷月,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 能够说出李海洋远近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情况。 知道南北回归线的西侧,为何干旱而不是降水丰富? 说出地形、地势影响气温的原理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原因。 能够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不利方面和有利方面。
新授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1.学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并能运用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阅读气候直方图,能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任务一:探究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和判断方法 任务二:探究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和判断方法 热带气候分为哪几种类型? 热带每一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气候特征以及景观名称。 如何判断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的气温有何特点? 亚热带气候分为哪几种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的每一种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点? 如何判断亚热带气候类型?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说出热带气候类型有几种? 看图,能够说出每一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地区 能够利用气候资料图,说出热带气候的特点。 利用资料,会区别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点并能说出描述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词语(干湿、旱雨) 看图,说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 利用气候资料说出亚热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利用热带的学习方法,归纳说出亚热带的判断方法 利用资料识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降水的差异。 通过热带气候类型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找出地中海气候与其他气候在降水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10.能够通过资料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新授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二课时 1.学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并能运用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阅读气候直方图,能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任务一:探究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和判断方法 任务二:探究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和判断方法 温带气候有哪几种? 每一种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植被离海洋远近出现的变化如何? 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何异同点? 寒带气候分为哪几种类型? 如何判断寒带气候? 看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温带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利用景观图和对应地区能够说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植被离海洋远近出现的变化如何? 利用气候资料说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点 能够利用资料比较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的分布地区 利用资料判断寒带气候类型。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