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母鸡》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母 鸡
根据态度变化,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你们还记得吗?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1-3)自然段
(4-10)自然段
叫声难听
欺软怕硬
居功炫耀
先总后分
具体事例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我”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请大家找到并画上横线。
课文解读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课文解读
指名读第5.6自然段,画一画描写母鸡动作、叫声的词句,谈感受。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负责、勇敢、辛苦
若是遇到危险,母鸡便咕咕地警告,好像在说:“              。”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比喻和对比的巧妙运用,更表现了母鸡对小鸡的疼爱。
慈爱、勇敢
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7、8自然段,与同桌讨论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母鸡的品质?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耐 心
不辞辛苦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负责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结构解读
(1-3)自然段:先总后分
(4-10)自然段:先分后总
具体事例
合作探究
情感上
《猫》
《母 鸡》
喜 爱
讨厌——尊敬、赞美
都有一个过渡句
结构上
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
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母鸡孵鸡雏以后两个部分。
写法上
都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第1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了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第2至7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风向标)、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这一部分是详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