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观潮
钱塘江秋潮为什么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
◇钱塘江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千米,而西门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千米。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我会读: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屹立 人声鼎沸
蒙蒙的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涨]辨读:zhǎnɡ (上涨) zhànɡ (头昏脑涨)
运用:涨( )潮时的壮观景象让来观潮的小姑娘激动得涨( )红了脸。
多音字
zhǎnɡ
zhànɡ
[号]辨读:háo(号叫)hào(号码)
运用:屋外北风怒号( ),大雪纷飞,路上看不见一个行人。
王老师今年荣获了“优秀教师”的称号( )。
háo
hào
我能找出四字词语: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形容人的声音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
风和浪都很平静。( )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 )
形容气势很大。( )
我会积累词语: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浩浩荡荡
新课讲授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默读课文想一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潮的?为什么?
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2.找出潮来前描写江面景象的句子。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潮来之前:江面平静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平静”写出了潮来之前,钱塘江的风平浪静样子。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想象“画面”
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想象“画面”
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把意思说完整了。
写出了颜色和数量。
更形象的说明了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比一比哪句更好: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又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比一比,组词语。
提( ) 潮( ) 锯( ) 盼( )
堤( ) 朝( ) 据( ) 粉( )
2. 词语仿写。
(1)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2)风号浪吼(含有“风”):
提水
堤岸
大潮
朝阳
锯子
根据
盼望
花粉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风和日丽 谈笑风生
3. 句子训练。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造句)
课堂练习
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
八月十八,我去海宁观潮。(这天早上)江面上(风平浪
静),岸边却早已( 人山人海);(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传来的潮声犹如(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
( 一条白线 );不一会儿,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
再近些,那浪潮是一浪一浪像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一浪
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此时的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
连大地都在惊颤;(霎时)潮过去了,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
地)涌来,而堤下的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这真是(天下奇
观)啊!
课后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
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感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