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选择题
1.之所以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
A.马克思、恩格斯努力
B.自然科学的发展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共产党宣言》发表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理性主义 D.列宁主义
4.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6.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7.1848年2月18—19日,伦敦瓦伦街19号,哈里逊印刷所。一本小册子正在悄悄印刷。这本绿色封面、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油墨未干便被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盟员手里,成为工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这本小册子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
8.王军在课堂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内容:①“普法战争”②“巴黎人民起义”。他这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
9.《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国际成立
D.巴黎公社
10.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蓬勃兴起。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移居伦敦 ②《共产党宣言》发表 ③第一国际建立 ④巴黎公社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④③
1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是为下列哪个组织起草的纲领性文件?( )
A.巴黎公社 B.国际联盟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第一国际
1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体制,是“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
A.与当时的时势相违背 B.力图实现国家社会化
C.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 D.是民主共和制的产物
13.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A.对创立科学理论尚未引起重视 B.其成就仅局限于学术界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14.1871年3月,巴黎人民在《马赛曲》的乐曲声和“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迎来了巴黎公社的诞生。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A.革命群众组织
B.工人团体组织
C.资产阶级组织
D.无产阶级政权
15.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法学汇纂》 B.《神曲》 C.《法国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6.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7.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启蒙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18.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就是( )
A.马尔克公社 B.巴黎公社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9.100多年来,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各自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同唱一首歌——《国际歌》。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无产阶级的产生 B.宪章运动失败 C.工业革命完成 D.巴黎公社失败
20.“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材料中的“学说”是指(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启蒙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本著作?其作者是谁?
(2)该著作是哪个组织的纲领?材料一中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个著作发表的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乡村庄园是领主统治的、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佃户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13世纪,部分城市通过反抗,获取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
材料二: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大学享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与教育自主权。在教皇和国王的支持下,大学分布十分广泛,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1600年大学发展到108所。
材料三:1871年3月,巴黎起义胜利后,成立了巴黎公社。为保卫胜利果实,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几乎全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世纪部分城市争取自治权的常用手段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纪哪个方面的情况?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西欧中世纪大学、庄园、城市三者有什么共同点?
(4)根据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5)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
答案
1-5CBBCC 6-10BDDDB 11-15CBCDD 16-20CCBDB
21.(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2)共产主义者同盟。资产阶级。
(3)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2.(1)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2)教育。
(3)都有独立的司法权。
(4)无产阶级政权。
(5)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民主选举公职人员;人民有监督权和罢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