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狼》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0 21: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狼狼蒲松龄还记得蒲松龄吗?  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是记的意思, “异”是奇异的事。作者简介风采亭据说,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个故事。之后,他把别人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郭沫若先生曾为他的聊斋题了一副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对他的高度评价。课文朗读齐 读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zhuì jiǒng shàn bìchí dān dān míng1.能读准红颜色的字吗?隧入 狼亦黠矣suì xiá检测一下2.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屠户__狼__狼__狼__狼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遇惧御杀理清故事情节 你能根据上面图画,把课文复述下来吗?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象狼的恶人就应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狼的角度:屠夫的角度: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对待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止”通“只”2、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停止跟从
学习4、恐前后受其敌攻击5、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检测一下6、弛担持刀放下7、一狼径去8、屠自后断其股9、狼亦黠矣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1、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径直大腿狡猾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眼睛好像闭起来,神情悠闲得很一只狼在它(柴堆)中间打洞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10. 狼不敢前上前11. 意将隧入……从草堆中打洞请列举几个带”狼”字的成语拓展延伸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杯盘狼藉 狼狈不堪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与狼共舞
狼烟四起 小山羊和狼 东郭先生和狼
狼外婆的故事?1.狗行千里要吃屎,
狼行千里要吃人。
2.披着羊皮的狼。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你能说出跟狼相关的故事吗? 你能说出跟狼相关的谚语、歇后语吗?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你对狼的认识。说 狼2.现在有环保主义者提出要“拯救狼”。 1. 狼对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就有因为捕杀狼而导致野兔破坏草原的例子 补充介绍想象作文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作文。谢 谢 2 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 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1“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凶狠四 要素1 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投以骨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3、“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贪婪(缓兵之策,体现了屠夫的智谋)狡猾1 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 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狼的表现呢?眈眈相向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4、?杀狼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机智且细心)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2 前狼假寐的姿势:
3 前狼假寐的神态:
4 前狼假寐的目的:
5 后狼径去的目的: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6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愚蠢屠户:形 象狼:机智狡猾、勇敢、贪婪、凶残(1) 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断其股
(7)久之,目似瞑,狼麦场柴草堆柴草堆屠户狼检测学习情况一、解释下列“其”字的含义:音节助词,无意义
(1)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2) 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
(3)  去人近
    一狼径去
(4)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胁迫、攻击,名作动 敌方、对方,名词 前面 上前,名作动词 距离离开神情、态度想、打算主旨二、一词多义:A、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傍 晚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途 中屠户 狼C、矛盾双方是:D、故事的开端:缀 行 甚 远抢答(结合课文内容快速抢答)E、故事的结局:   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F、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拓展延伸第二则:写屠夫夜归路遇两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写的屠户为狼所逼,将肉钩挂在树上,狼为了吃肉而被肉钩吊死于树上的故事:第一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视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写的是屠户被狼困在一个野外的席棚里,狼将爪子伸入试探,最终被屠户割破爪皮吹气胀死的故事:
第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