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新课导入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件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进行大屠杀
1937年9月国共合作
考虑了很久,咱俩齐心协力,一起把日本人赶走!
七七事变后的日军发动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开辟的正面战场战事激烈,此时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
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配合作战
思考:正面战场战事激烈,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率领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学习目标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壹:首捷告捷
平型关大捷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背景
太原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至11月,
中国第 2战区部队同日
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
内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
性防御战役。
平型关战斗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太原会战体现出国共两党的密切配合。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
平型关
地理位置
林彪聂荣臻作战部署
东北-西南走向


平型关
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平型关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2.概况:
一、首战告捷——平型关大捷
材料一 有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报南来,良深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为至盼。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
给朱德、彭德怀的贺电
材料二 现在我们已打下了一个胜仗,兴奋了友军与人民,从此更进努力,最后胜利是我们的。
——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八路军嘉勉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对比记忆
台儿庄战役是自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所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一、首战告捷——平型关大捷
3.意义:
贰:光辉思想
《论持久战》
1.毛泽东《论持久战》——背景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二、光辉思想 ——《论持久战》
1.目的: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总方针。

二、光辉思想 ——《论持久战》
2.《持久战》内容:
内容: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③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④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⑤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一经问世,就在党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后来成为国共两党两军领导抗战的共识。它的发表就像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迷雾,在延安引起轰动,很快就被油印成册,在党内传阅,在传播到各个根据地后,成为我党我军树立信心、指导抗战的纲领。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检验雄辩地证明了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的。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持久战思想的伟大胜利。
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怎样进行持久战?怎样取得最终胜利?
3.意义:
二、光辉思想 ——《论持久战》
叁: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晋察冀、晋绥、陕甘宁、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1)建立目的:
(2)组成:
(3)指挥中枢: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延安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巩固措施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3.巩固与发展:
作用: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巩固措施-军事上: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战术)
麻雀战:三五成群,忽聚忽散,主动灵活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道战:能打能躲灵活机动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巩固措施-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进步人士
共产
党员
中间
人士
三三制原则
包容性强代表性广
团结各阶层抗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抗日根据地投票的农村妇女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巩固措施-经济上: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
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活动
调动积极性,团结抗日,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
根据地战士纺纱织布
二、建设根据地
意义①: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意义②: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19个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58% 63% 64%
敌后
正面
三、经营后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意义
两个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意义③: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肆:主动出击
百团大战
1.原因: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四、主动出击——百团大战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三光政策
1
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2.概况:
目的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指挥 彭德怀
规模 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结果 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口号: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
破袭战毁坏正太路三分之二,让
日军的这条“大动脉”全线瘫痪。
太原
正定
四、主动出击——百团大战
3.意义: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提到百团大战时说:“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这次战役,使我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声誉大增。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节选
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②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材料: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彭德怀自传》
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四、主动出击——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
白求恩
柯棣华
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救治大批伤员。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在中国逝世。
印度医生,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因病在中国逝世。
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救下日本女童美穗子。
国际主义、人道主义、革命主义……精神在传承!
看今日,有大好河山,英名共!
淞沪会战
1937.7
1938.10
1943.12
1937.9
1940.8
1945.8
全民族抗战初期
战略相持阶段
抗战后期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上高
会战
枣宜
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
豫湘桂战役
……
正面战场
平型关大捷
百团
大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主战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课堂小结
敌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