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事物
说明文
事理
说明文抓住
说明对象
的特
征下定义 分类别
作诠释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作引用 列图表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准 确
平 实
生 动
科 学说 明 文温故知新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说明语言特点
4.说明顺序
5.说明文结构特点
6.结合材料拓展聚焦考点学习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2.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直面考试考点之三:说明方法及作用类型:第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什么是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温故知新(一)苏州园林如何找准说明对象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学法指导一举例导航:《中国石拱桥》全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4段和5段的说明对象是:赵州桥《南州六月荔枝丹》6--8段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 例文: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检测一(共4min)
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温故知新二(3min)1.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例: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巍巍中山陵》高峻宏大壮阔学法指导二《中国石拱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抓住关键句3、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阅读时要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来势……从未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栏石柱。每个柱头……惟妙惟肖。”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检测二(5min)例文: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 抓住关键词语从分析材料着手小结一(2min)如何找准说明对象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小结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巍巍中山陵》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第三分析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大多用三个字表达,表
述要规范。不要与修辞方法、
表达方式混淆,注意
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打比方
作比较
比喻
对比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分类别 作引用
下定义 列图表
作诠释 摹状貌 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温故知新(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女飞人刘易斯以9苗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她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2)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例如: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前苏联的黑豹每年却只有20天冬眠。(3)列数字(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例如: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列举数字进行说明)(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例如: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莹白如白雪。
说明方法﹢效果 + 对象﹢特点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答题格式学法指导三(5分钟) 中考题型:文中画线的句子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举例导航列数字,具体准确赵州桥的长和宽。雄伟的特点。(说明方法)(效果)地说明了突出其(对象)(特点)赵州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检测(3min)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分析:打比方(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效
果)说明了石拱桥(对象)形式优美(特点)。答案: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
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中考题)活学活用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科学准确地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 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
1 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的特点。
3 打比方 (摹状貌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4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5下定义:准确科学的阐述了--------------的本质特点。
6作诠释:科学的解说了------的(某一 ----)特征。
7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
8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练习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当堂训练(8min)作用分析:
这里用了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而深刻地说明了这种书的笨重和不方便。这里用了列 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而直观地说明了这种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答: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
4、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5、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如《诗经》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诗句。
6、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举例子、作比较作引用下定义2011中考说明文试题例举 ⑴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⑵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 ⑶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 作比较列数字作引用
三、说明文的语言 【 题型分类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1、准确性 限制性词语:比较、几乎、最、相当 大约、可能、左右、可算、当时
表程度、表范围、表推测、表时间等。题型:1、XX能否去掉?为什么?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解题方法:
不能删+解词句+删去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题型:2 甲词能否代替乙词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表态)不可以,(解词)“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去掉后变成肯定,不符合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导航划横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练习3划横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2、(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不能删去,“当时”是从时间上进行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进行限定。符合当时的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不能删去,“比较”是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说是最早出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不能删去,“最”字体现出了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其它考题说明文的语言
(1)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题型:指示代词“这”“此”的内容、作用
指示代词“这”“此”的作用方法提示:带着问题顺藤摸瓜向前找,直接或概括摘录,务必要替换代词,代入检验。
( “这”“此”指代内容一般在“这”“此”字上文的几层或几句中。) 练5苏州园林在中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似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文中红色字两个“这”分别指代什么?(2)揣摩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作用 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例: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标本在这是典范、模本的意思 《地球的不幸》:“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的孤岛!”
问题:结合语境,解释“孤岛”的含义。答:“孤岛”在此处的含义是宇宙中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练6(3)、归纳题目的作用 点明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吸引读者、新颖试题讲析:
《把玉米穿在身上》:本文以“把玉米穿在身上”为题,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语言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起到了引出对以玉米为原料的新产品的介绍这一内容。
方法提示:
1、分析语言修辞特点
2、说明作用:A、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B、引出全文内容《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重要信息“说明的主要内容”不同于“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对象+其特征,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则需要从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注意 乌鸦的智商令人叹为观止。在英国,一只秃鼻鸦用冒烟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们翅膀下的虫子给熏了出来。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几千年后,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事先没有做任何训练,一只秃鼻鸦气定神闲的挑了一块石头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处。我们不得不说它们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在日本,乌鸦们发明了一种绝妙的吃果仁的办法:把坚果丢到车道上后飞到一边等汽车开过,等红灯亮时,他们在飞到马路中央安全的衔走那些被车碾碎了的果仁。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的中心):
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概括方法:
1)什么事物
2)什么特征
五、理清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古--今;春--冬;早--晚;开始--结束……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
概括--具体;主要--次要;一般--特殊……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方法指路:
1、做此类题目,心中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思想:科普说明文大都运用逻辑顺序。
2、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
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阅读指导举例导航:1、作者介绍故宫博物院是按
来写的。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2、作者在分述苏州园林的各种事物的
特征时遵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