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2024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
专题四 古诗词阅读
真题小试
一、(2023·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过 彭 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解析] 据颔联“孤帆带日斜”的“日斜”,“日斜”是“夕阳西下,傍晚”的意思。“暮鸦”也提示了时间是傍晚。故 A 项中的“清晨之景”表述不正确。
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
字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意思是官舍的柳树更添了几分翠色,驿楼处花朵香气四溢。“泛”指漫出,指花朵的香气如同水一般溢出驿楼,故“泛”字写出了驿楼花朵的香气蔓延而出,十分动人。
二、(2022·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 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解析] B项,“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理解有误。根据前两句中的“树槎牙”和“西风雁影”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树木枝叶稀疏、江上西风劲吹、北雁南归的画面,虽不可完全说是萧瑟凄凉,但也不能说“生机勃勃”。
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答案] 能围绕“秋光好”“秋光在山野”两个要点说明原因即可。
[解析] 联系前两句中的“连山缥缈”可知,画作展示了万重秋光的美好,一重山色就是一重秋光,一重秋光就是一重美好。除了自然风光以外,画作中还有山野之人的活动情景,一经人物点缀,画面便有了生活气息。
三、(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解析] “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故“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说法错误。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小松树被掩没在“深草里”,但是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一个劲地向上冲刺,写出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栋梁之材的。诗人托物讽喻,借物写人,通过塑造小松形象,来寄托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
考情速递
链接 课标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
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古诗词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
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
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
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
4.阅读诗话经典片段,尝试运用其中的观点欣赏、评析作品。
扫描 教材 按题材分类整理教材中的诗歌(包括古诗词诵读中的古诗词),掌握不
同题材诗歌的情感倾向和常用技巧;按时代背景分类整理教材中的诗歌,知
“世”论人论诗;关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和典故;掌握《唐诗五
首》一课“补白”关于律诗的介绍。
续表
江西 考情 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对诗词内容理解、意象意境品析、诗词情感的把
握以及诗词艺术手法技巧和语言的鉴赏等方面。2021年古诗词阅读题型有了
变化,在保持2小题的情况下,1道为客观选择题,1道为主观简答题,选择
题4个选项侧重于理解与赏析平分秋色(各占2个),主观题侧重内涵、意
境、情感态度的把握。
近几年江西籍诗人所作的诗或与江西人文风景相关的诗成了考试的热
点。如2022年考查的古诗词《江山秋色图》作者胡行简是江西新余人;2023
年考查的作品《过彭泽》是江西题材的诗,诗人解缙是江西吉水人。
续表
读法指导
1.关注诗歌体裁。常考的诗歌形式有律诗、绝句、词、曲等。
文体 关注点
绝句 绝句诗句简短,语言精练,在尺水里兴波澜,用最少的字表现或者展现诗
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情感。
律诗 分五律、七律、排律。一般情况下,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通常有首联叙
事,中间两联写景,尾联抒情的特点。
词 词分上下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入情,以景衬情,这种写法在词
中比较普遍,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上情下景、上昔下今、上今下
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等等。
文体 关注点
曲 元曲跟词一样,采用长短句的形式来行文,但句式更灵活多变。在语言风
格上,传统的诗词以典雅为尚,元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
体来看,是以俗为美,常以口语、市井俗语入曲,风格自然、明快,具有
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2.关注诗歌标题。标题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能从中窥探诗作的意旨。
3.关注作者及时代背景。知人论世,解读作者的成长经历,了解诗人的意趣追
求,知晓诗作诞生的背景资料,往往能窥见诗人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感态度。
续表
4.关注注释。为数不多的词句解释,能提示诗词的关键信息,据此能揣摩诗作
的情感走向,这是解密诗词内涵的一把宝贵钥匙。
5.关注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作品中
点睛传神之笔。抓住诗眼,能捕捉最佳信息,深入挖掘诗词意蕴;抓住了诗眼,可
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6.关注意象。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
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流。把握了诗歌
意象,也就号准了诗歌情感的脉搏。
7.关注诗歌类型。诗歌类型主要有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
旅思乡诗、送别留念诗、田园山水诗、爱情闺怨诗等。对诗歌类型有了判断,把握
诗歌的主旨就能事半功倍。
考点攻关
考点一 理解和赏析综合选择题
考向1 理解类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情感 (心 理) 分析 错误 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 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王观《庆清朝慢·踏青》,2020·江西) 从“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可
看出姑娘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
与行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情感 (心 理) 分析 错误 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 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 悲。(韩偓《春尽》、郑獬《春尽》,2 019·江西) 郑獬《春尽》并未流露出家国之
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
现实的憎恶。
“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 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 心。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 空》,2016·江西) 词人极目观望,眼前景色,内心
思绪,俱是一片茫茫,“有无中”
就是若有若无的意思,故“表明了
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理解错误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故意 曲解 内容 (或 无中 生 有)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 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 情。(元好问《临江仙》,2018·江西) 词人希望“桥下水”将离愁带到东
州去,而不是“词人急于乘舟奔赴
东州”。这是对“殷勤桥下水,几
日到东州”句意理解错误。
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 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项斯《山 行》,2017·江西) 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
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
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故意 曲解 内容 (或 无中 生 有) 上片后两句写执着寻觅“常时相对”的青 山终有结果。(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 山》,2012·江西)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
处”意思是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
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
故“终有结果”表述有误。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画面 描述 错误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 图,与题目照应。(胡行简《江山秋色 图》,2022·江西) 根据“树槎牙”和“西风雁影”可知,
前两句描绘的画面,虽不可完全
说是萧瑟凄凉的,但也不能说“生
机勃勃”。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画面 描述 错误 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 景象。(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201 5·江西) 颔联描写的是天气由雾雨霏霏而
转晴的过程,由“云犹含态石披
衣”一句可看出云并未完全消散。
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 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2013·江西) “潭烟飞溶溶”的意思是潭底升起
溶溶的烟雾。句中的“雾”是水
雾,不是炊烟。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时空 错误 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 之景,天然清丽。(解缙《过彭泽》,2 023·江西) 从诗歌中“日斜”“暮鸦”可判断诗中
写的是傍晚的景象。
形象 理解 错误 “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 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杜 荀鹤《小松》,2021·江西) “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
体现的是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
敢战斗的精神。
续表
典型 设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前后 内容 颠倒 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 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欧阳炯 《春光好·天初暖》,2014·江西) 应为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下
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上下片表
述颠倒了。
以偏 概 全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 出萧瑟肃杀的气氛,写出了边关将士无 心戍边,完全没有斗志的状态。(范仲 淹《渔家傲·秋思》) 词人表露了思乡之心,但也掺和
着豪迈之情。说将士完全没有斗
志,是以偏概全,没有考量整首
词的内容。
续表
定点突破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题目。
赤壁歌送别
[唐]李白
二龙①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②留余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二龙:指争战的双方。诗中指曹操和孙权。②鲸鲵:大鱼名,此指曹
操与孙刘联军双方对战的军队。唐突:触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开篇照应标题描绘赤壁之战的紧张情势,“扫地空”写出了曹操的惨败之状。
B.第三句描写烈火张天映照云海的景象,再现了火烧赤壁的情景。
C.第五句点出送别主题,想象友人沧江独望,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
D.这首诗将怀古与送别融为一体,用怀古来贯穿全诗,借送别来突出怀古之情。
[解析] “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理解不正确。第五句“君去沧江望澄碧”点出送别主题,想象友人沧江独望,但并未表达出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
考向2 赏析类
典型设 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景物描 写的顺 序错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首句写堂 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远景;次句写白鹭飞上青 天,是近景。(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为近
景,“一行白鹭上青天”
为远景。
景物描 写的感 官角度 错误 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 鲜明,色彩明丽。(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 蘸空》,2016·江西) “触觉”在词的上阕中没
有体现。
典型设 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景物描 写的状 态错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雄健的笔力,化动 为静,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 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 马平川的特征。(李白《渡荆门送别》) “化动为静”有误,应是
“化静为动”。
修辞手 法分析 错误 “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 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 争之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
法。
表达方 式分析 错误 这是一首元曲,作者由叙事而怀古,再引发议 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 者完美结合。(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开头“峰峦如聚,波涛
如怒”是写景而非叙
事。
续表
典型设 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表现手 法分析 错误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 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关雎》)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并非现实之场景,不是
实写。此选项实写与虚
写分析错误。
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 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欧阳炯《春光好·天初 暖》,2014·江西) 这首词没有运用托物言
志的表现手法,看不出
词人有何远大抱负。
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 反衬诗人悲凉情绪。(韩偓《春尽》、郑獬《春 尽》,2019·江西) 不是反衬,而是烘托。
续表
典型设 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表现手 法分析 错误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 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元好问《临江 仙》,2018·江西) 这首词采用的是借物抒
情的手法,而杜牧的
《赤壁》采用的是借物
起兴的手法。
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 心情。(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2015·江西) 从正面烘托“田家”之
乐,并不是“反衬”。
刘禹锡《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采用了间 接抒情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 感悟。 应是直抒胸臆,直接表
达对秋天的喜爱。
续表
典型设 误 设误举例(2012~2023·江西) 错因解析
语言风 格分析 错误 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中 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王观《庆清朝 慢·踏青》,2020·江西) 豪放词特点是境界宏
大,气势恢宏,不拘格
律,崇尚直率。这首词
写女子踏青,描写细
腻,不属于豪放词。
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 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綦毋潜《春 泛若耶溪》,2013·江西) “风格激越”表述错误,
本诗的风格是闲适。
续表
定点突破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陶 歌
[清]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难度非常大。
B.“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绝美的视觉享受。
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衷的赞美。
D.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
[解析] 诗歌先描写,真实展现了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然后据此议论,赞美了青花瓷工艺的精妙。这是“由实到虚”的写法,故“由虚到实”表述有误。
考点二 情感主旨
【典型问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变式: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诗中“×”字(词)流露出诗人什么情感?
③“××”意象在诗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要点】表述思想感情的术语(如忧愁、闲适、仰慕、怀念、忧国忧民、
热爱自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答题指导】直接析情试题要采用“分出层次→表述句意→概括情感”三步法作
答。在分析诗歌全篇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的试题中,对于律诗要逐联解析其表达的
意思和情感,对于词要采取上下片逐片解析意思和概括情感的方法,从而得出该诗
歌的思想感情。分析情感试题的每个答案要点都按“概括情感+分析句意”的总分形式
表述。
以意象为切入点的分析情感试题就是分析意象题,要按“明确意象→列出特征→
点明情感”三步法作答。以意境为切入点的分析情感试题就是分析意境题,要按“描
述画面→概括特点→点出情感”三步法作答。以关键字为切入点分析情感试题就是分
析关键字题,要按“解释字义→表述句意→概括意境→点出情感”四步法作答。
定点突破
三、(2023·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鹭 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选自《樊川诗集注》)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
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
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将飞翔的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与“碧山”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共同构成清新唯美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一树梨花落晚风”意思是“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将飞翔而去的鹭鸶的形象描写得生动而富有美感,可知“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不恰当,可改为“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一树梨花落晚风”以飘舞的雪白的梨花喻飞翔的鹭鸶,以青山为背景,色彩鲜明,画面唯美,境界开阔,带给人美好的感受。据此补充赏析内容即可。
考点三 人物形象
【典型问法】诗歌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的感
情是什么?
变式:①诗歌中如何描写“××”形象?请简要分析。
②简析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题要点】说清特点(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例句(结合关键词句分
析)+点明作用(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题指导】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
的身世经历。
2.抓住诗歌中提示性的信息。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此外,还有环境、情节,题目、注释等同样也
给我们以暗示,我们应重视这些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3.把握涉及的典故、代指物及它们背后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4.了解诗人通过该人物形象,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主旨。
定点突破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临 江 仙
[宋]晏几道
斗草①阶前初见,穿针楼②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③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④落花中。
【注】①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②穿针楼:相传南朝齐武帝建层楼观,七日宫女登之穿针,称为“穿针楼”。③行云:这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典故,指飘浮的云。④飞雨:微雨。
请概括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的女子形象。
[答案] 上片描写了心灵手巧、端庄美丽、敏感多情的女子形象。
[解析] “斗草”写出了女子年幼时候的活泼可爱,“穿针”写出女子的心灵手巧,“罗裙露玉钗风”突出女子端庄美丽的形象,“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则写出女子的害羞敏感。据此归纳。
考点四 描述画面或意境
【典型问法】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 “×××”句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请你展开想象加以描绘。
【答题要点】用自己的话对诗歌所描摹的景象进行描绘,尽量使用散文化的语
言,力求句式整齐,词句优美。
【答题指导】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
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够的,应答出作者为什么而“感伤”。
定点突破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饯别王十一①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艹频②。
【注】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白艹频: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请发挥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答案] 示例:烟波浩渺的江水上一叶孤帆正在远行,逐渐消失在视线,朦胧的落日余晖下你将伫立船头欣赏着五湖春色的美好。
[解析] 本题考查描绘诗句呈现的画面。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来进行描绘。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遥 碧 亭
[宋]杨杰
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③东关:关隘名。
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意境。
[答案] 示例: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的意思是: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由此得出: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
考点五 赏析炼字
【典型问法】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字的妙处。
变式:①诗歌中的“×”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字(词)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好在哪里?
③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或词用得好?请赏析。
④这首诗歌某句中“×”字可否换成“×”字?请简述理由。
【答题要点】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
述+表达效果。
【答题指导】炼字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
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中深藏的情感或
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炼词类 型 表达效果
动词 当动词陈述的主语是人时,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
鲜明,意境更加耐人寻味;
当动词陈述的主语是物时,往往使用了比拟的手法,赋予描写对象以人
情、人性美,或活化物象,化静为动。
形容词 可以起到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营造氛围和意境,
传达情感的作用。
炼词类 型 表达效果
数量词 准确使用数词,可以使描写更加细腻具体;夸张使用数词,可以渲染氛
围、情感,增强气势与感染力。
叠词 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使表达的情感更充沛;另一方面增强诗歌的韵
律感和音韵美。
续表
定点突破
七、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春 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颔联中“没”“动”二字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春汛之猛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颔联“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意思是:早晨的海水过来淹没沙滩的一角,碧绿色的春天和柴门交相辉映。诗人用一“没”和一“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汛之猛。
考点六 理解和赏析诗句
【典型问法】请自选角度赏析“×××”句。
变式:①“×××”句历来受人赞赏,请说说理由。
②在“×××”情况下,选择两句古诗送给“××”,简述理由。
【答题要点】从内容角度,理解其蕴含的哲理;从情感角度,把握作者的人生
态度;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技法的妙趣。
【答题指导】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
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
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根据试题不同的要求,可以酌情参考以下思路具体分析作答: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该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定点突破
八、(2023·扬州)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甲】送苏尚书赴益州
[唐]郑惟忠
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
【乙】送别
[唐]陈子良
落叶聚还散,征禽①去不归。
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均选自《全唐诗》
【注】①征禽:远徙的大雁。
如果从这两首诗中选两句,送给外出上学的好友,你选哪两句?简述理由。
[答案] 选择“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这两句诗意为庭院里的花朵似乎有意留下美丽,等待着你归来再盛开。诗句充满昂扬、乐观的情调,能够表达对友人归来的美好期待,适合送给即将外出上学的好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含义。试题使用了情境设问的方式。虽然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答题依然离不开对诗意的理解。这是两首送别诗,《送苏尚书赴益州》先写岁末年初之际的祝福,再通过庭花等待离人归来才盛开,形象生动地表达诗人盼望朋友不久归来的美好愿望。《送别》首先以“落叶”和“征禽”为喻,再以泪落沾衣的细节,生动具体地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难过与不舍。
考点七 赏析手法
【典型问法】①诗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②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③诗歌是如何借助典故抒发感情的?请分析。
④诗歌采用了“××”手法,请分析。
【答题要点】指明手法(简要说明使用的手法是什么)+阐述运用(结合关键
词句具体分析如何运用这种手法)+分析效果(指出表达效果)。
【答题指导】1.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
2.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
3.从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4.情感分析。在解答艺术手法的题目时同学们千万要记得分析这种手法对表达
作品情感主旨的作用。
定点突破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漫 成 一 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剌: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 第四句写“跳鱼”“拨剌”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给出了赏析角度“以动衬静”,限定了范围“第四句”。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剌鸣”写的是从船尾方向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一声响。联系前三句可知,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的“江月”“风灯”及“宿鹭”都体现了一个“静”字,而末句却有“跳鱼”之动,“拨剌”之响,是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故这里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知识整合
一、常见诗歌题材分类解析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咏史 怀古 诗 喟叹兴亡变化 六朝,前代都城(咸 阳、金陵、长安、洛 阳),重大历史事件发 生地和见证地(骊山、 赤壁、隋堤、马嵬坡、 采石矶、姑苏台、华清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
古》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杜牧《泊秦淮》
凭吊古人,溯古思今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咏史 怀古 诗 仰慕古人成就,渴望建 功立业 宫、昆明池、汴河、淮 水),名人故居、陵 墓、祠堂(三闾庙、乌 衣巷、岳王庙、乌江 亭、武侯祠、草堂、青 冢),吴钩,明月,乌 鸦,燕子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怀古》、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
思考历史,总结规律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
古》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送别 留念 诗 抒发依依不舍的留恋之 情 雨、酒、杨柳、长亭、 南浦、寒蝉、孤帆、兰 舟、古道、日暮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送友人》
表露情深意长的勉励之 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高适《别董大》
爱情 闺怨 诗 歌颂真挚爱情 雎鸠、比翼鸟、灯、 烛、高楼、栏杆、玉阶 《关雎》《蒹葭》
叙写闺怨寂寞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
风骤》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羁旅 思乡 诗 抒发羁旅他乡的愁思 月、雁、笛、柳、梧 叶、西风、古道、落 花、流水、浮云、杜 鹃、鹧鸪、猿啼、沙 鸥、西楼、鸿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李白《渡荆门送别》
表达思亲念友的心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流露独居他乡,怀才不 遇的幽怨 杜甫《登高》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咏物 抒怀 诗 展现高尚节操、抒写独 立人格(托物言志) 松、梅、竹、菊、兰、 牡丹、莲花、杨花、 草、蝉、丁香、冰雪 郑燮《竹石》、陆游《卜
算子·咏梅》、于谦《石灰
吟》、虞世南《蝉》
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 公,抒写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伤感(托物讽 世) 李贺《马诗》、罗隐
《蜂》
抒发人生感悟、寄寓生 活哲理(托物喻理) 苏轼《题西林壁》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山水 田园 诗 表现自然之美,表达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 古寺、暮钟、空林、野 鹤、闲云、柴门、荆 扉、禅房、山、鸟、飞 瀑、斜晖、夕岚、暮 雨、轻霞、东篱、桑 麻、桑榆、稻香、蛙声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
雨》、白居易《钱塘湖春
行》、韦应物《滁州西
涧》
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 往,对田园生活的热 爱,对黑暗社会的厌恶 和鄙视 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揭 示人生哲理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
店》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山水 田园 诗 折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心理,寄托清静无为的 禅意 古寺、暮钟、空林、野 鹤、闲云、柴门、荆 扉、禅房、山、鸟、飞 瀑、斜晖、夕岚、暮 雨、轻霞、东篱、桑 麻、桑榆、稻香、蛙声 王维《竹里馆》《鹿柴》
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 爱,对勤劳农民的赞美 翁卷《乡村四月》、陆游
《游山西村》、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续表
类别 思想内容 常用意象 教材篇目举例
边塞 征战 诗 表现征夫思乡 楼兰、玉门关、凉州、 长城、旌旗、铠甲、 马、宝剑、金鼓、号 角、辕门、烽火、狼 烟、羌笛、芦管、胡 笳、琵琶、大漠、黄 沙、雪山、落日、孤 烟、胡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
笛》、范仲淹《渔家傲·秋
思》
描绘边塞风光 王维《使至塞上》、王之
涣《凉州词》
抒写报国豪情 王昌龄《从军行》《出
塞》
反映边塞艰苦 卢纶《塞下曲》
流露厌战之情 佚名《十五从军征》、王
翰《凉州词》
续表
二、古诗词常考表达技巧和艺术风格解析(相关举例可以参考《背记本》)
(一)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解读分析 重点表 达方式 描写 景物描写 对景物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描写。
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细
致地描绘。
白描 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
烘托,不施色彩。
抒情 寓情于景 将感情融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是一
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 解读分析 重点表 达方式 抒情 借景抒情 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通过景物予以抒发。
直抒胸臆 作者不借助任何事物,在古诗词中直接表达强烈
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之情。
议论 诗词中的议论其实也是情语的一部分。独特的议论都是诗人真 实的性情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人、事、物的好坏、是非、价 值、特点的观点和态度。 表现手 法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 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续表
表达技巧 解读分析
表现手 法 烘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
事物的艺术手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用典 诗词中运用含有古代故事或来历出处的词语来抒情表意。运用
典故的目的,不外乎作者的自比、反比或类比,具有含蓄、洗
练、委婉、联想等作用。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
的艺术手法。
比兴 “比”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
出;“兴”就是起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
要歌咏的内容。
续表
表达技巧 解读分析
表现手 法 虚实结 合 把眼前现实生活描写(实景)与回忆或想象(虚景)结合起来
写。
动静结 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
情趣。
情景交 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物我合一”。
托物言 志 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作者的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
感悟。即借物来表达自己的气节、操守、志向等。
续表
表达技巧 解读分析
修辞手 法(未 列常见8 种修辞 手法)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词
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如李清照《如梦令》
中的“绿肥红瘦”用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茂盛)和花(凋
零)。
互文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拼合,共同地表达着
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续表
(二)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解读分析
诗歌 风格 现实主 义 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民疾苦,
揭露现实深刻矛盾,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较多地运用朴
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以汉乐府,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为代表。
浪漫主 义 洋溢着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能以丰富
的想象构成美妙的虚幻境界;常使用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比拟;充
斥着绚丽奇妙的语言。以屈原、李白、苏轼的诗歌为代表。
豪放词 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苍凉博大,雄劲粗犷,
深层悲壮,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不拘守音
律。以苏轼、辛弃疾词为代表。
艺术风格 解读分析
诗歌 风格 婉约词 婉转含蓄,缠绵慰藉,清丽淡雅,格调凄清孤寂。其内容侧重儿女
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
之美。以柳永、李清照词为代表。
语言 风格 粗犷豪 放 铿锵有力、笔力雄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含蓄隽 永 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平实质 朴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续表
艺术风格 解读分析
语言 风格 清新雅 致 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沉郁顿 挫 “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
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
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绚丽飘 逸 有华丽的辞藻、绚丽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