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且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洁工用“84消毒液”消毒杀菌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B 面点师制作糕点时添加小苏打作膨松剂 可与碱反应
C 消防员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属于金属氧化物
D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饮用葡萄糖溶液补充体力 葡萄糖属于电解质
2.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 B.中学实验室中,不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 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水中:
B.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热:
D.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
4.NaCl是实验室中的一种常用试剂.下列与NaCl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NaCl在灼烧时的焰色,从而检验Na元素
C.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溶液以检验是否除尽
D.除去NaCl溶液中的:加适量NaOH溶液
5.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稀溶液的部分化学性质总结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性质①说明溶液显酸性
B.性质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性质③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以上性质说明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在某些反应中可以代替稀
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
7.一块绿豆大小的钠块加入到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反应现象十分丰富.下列是该实验现象的共有( )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球四处游动③钠球自身转动④放出热量,钠熔成银白色金属小球⑤产生气体,发出轻微的响声⑥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⑦溶液变红
A.4项 B.5项 C.6项 D.7项
8.氨基磺酸(化学式为,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作漂白助剂,可减少或消除漂白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从而使漂白液质量得到保证.氨基磺酸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能完全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为 B.该反应生成1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质量相等的与所含的电子数也相等 D.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
9.下图是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HCl的质量分数:36.5%
A.HCl的摩尔质量是36.5 B.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
C.工业制HCl的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 D.常温常压下,2.24L HCl气体的质量为3.65g
10.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很多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反应式如下,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三个反应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是氧化剂
C.转移电子数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
D.三个反应中得到的钠盐均是氧化产物
11.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NO经还原法可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
B.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
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和溶液碱性强弱 同温下,向等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酚酞,观察现象 观察到红色较深的是,说明碱性大于
B 区别和固体 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检验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 温度升高的是固体,温度降低的是固体
C 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 向待测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存在
D 检验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通入装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中,观察现象 若有色布条颜色逐渐褪去,则说明有漂白性
13.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实现实验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分析.下图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
B.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了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导电能力也增强
C.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颜色变浅,故氯水应该储存于棕色瓶中
D.新制氯水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发生离子反应
14.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B.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 D.滤液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下图中有5种物质、、、、,图中相交部分“A、B、C、D”代表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的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5种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焰色试验为砖红色的电解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产物中含有难溶电解质的是______(填“A”、“B”、“C”或“D”).
(3)过去工业曾采用与溶液反应制备NaOH,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现代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同时生成两种单质和X,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阴阳离子数目比:______(填“>”、“<”、“=”).
(5)氧化等物质的量的,用单线桥表示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16.(14分)钠长石(主要成分)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2价,也有+3价.以该矿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时的pH数据如下表:
离子
完全沉淀 12.0 5.8 4.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少量NaClO与溶液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NaClO不可加入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2)下面物质中适合替换NaClO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NaCl C. D.
(3)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NaOH溶液87.5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利用该NaOH溶液调节pH=4.0,所得“难溶物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制备金属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有+2,也有+3,钠长石中Fe(Ⅱ)和Fe(Ⅲ)的个数比为3∶1,则钠长石化学式中______.
17.(18分)含氯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于特定场合的消毒.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室温下,氯气能溶于水 B.可采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C.可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少量氯气 D.室温下,可通过加压使氯气液化而储存于钢瓶中
(2)实验室可利用和浓盐酸制备氯气.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小组同学提出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体积,计算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装置如图所示(量气管和水准管之间用橡胶管连接,夹持仪器略).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②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______(填具体操作),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③取残余液10.0mL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最终量气管内收集到气体367.5mL(已知此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由此可知:不与反应的盐酸临界浓度约为______mol/L(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的得电子数来表示.NaClO和作消毒剂时还原产物均为.NaClO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______倍(保留2位小数).
(4)久置后的84消毒液会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已知酸性:)
(5)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取1mL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6)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kg(保留整数).
18.(12分)工业上从海水提取溴,涉及到“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其中在“提取”过程中,可用热空气把溴吹出,被溶液吸收转化为和,同时有气体生成.后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产生.
(1)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单质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硫酸酸化时,每转移1mol电子,可生成单质溴______mol.
(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以下反应关系:______.
①能将KI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
②能将氧化为;
③能将氧化为,也能将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
则、、、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基于上述顺序,以下离子反应不易发生的是( )
A. B.
C. D.
(4)有探究实验如下:
步骤 现象
i.向盛有30mL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溶液 随着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且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ii.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用x表示所滴入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
成都市青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选项 1 2 3 4 5 6 7
答案 A D D C B A B
选项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B B A C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每空2分)
(1) (2)D
(3)
(4)= (5)
16.(14分,每空2分)
(1)
过量NaClO与HCl反应产生,造成污染和毒害(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2)AD (3)8
(4)(本次考试“熔融”不作扣分点) (5)3
17.(18分)
(1)B (2)①锥形瓶 ②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③3.00
(3)0.95 (4)
(5)0.002 (6)203
18.(12分)
(1)
(2)0.6 (3) A
(4)(2分,第一段1分,第二段、第三段合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