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8:31:58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   ,没有味道,透明,会   的液体。
2.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儿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   了。
3.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儿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   ,在相同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   。
4.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   。
5.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6.空气是没有   、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   ,有一定   的气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酒精灯的焰心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其次,外焰的温度最低。(  )
8.除了水,其他物质都不会发生状态变化。(  )
9.沙子放入水中后,经过搅拌后仍然沉在水底没有明显变化。(  )
10.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11.白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12.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
13.任何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
14.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不可以变化的。(  )
15.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16.被风吹鼓起来的塑料袋里什么也没有。(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7.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80℃ B.90℃ C.100℃
18.和石头相比,水的主要特征是(  )。
A.摸得到 B.比较重 C.会流动
19.(  )的方法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冰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冰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冰糖切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20.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0℃ B.-1℃ C.4℃
2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
A.有
B.没有
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22.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
A.没有颜色 B.没有味道 C.有固定的形状
23.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24.将冰块放到水中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
A.冰块会慢慢沉下去 B.冰块会浮在水面,慢慢融化
C.冰块一边融化一遍沉下去 D.冰块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25.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的玻璃片上表面出现小水珠
B.热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C.冷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晒是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
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四、连线题(6分)
27.请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温度,并用线连一连。
15℃ 刚从冰箱取出来的冰块
0℃ 冰水混合物
-7℃ 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
五、简答题(共42分)
28.测量物体温度。
(1)下列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     ) (    ) (     )
(2)上面该温度计的单位符号是   。
(3)一大格代表   ,一小格代表   。
29.我们将水和冰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下图中。
30.硬糖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硬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下面是三(1)班某科学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溶解的过程 溶解的快慢
是否搅拌 搅拌 快 不搅拌 慢
水的温度 热水 快 冷水 慢
物体颗粒大小 颗粒小 快 颗粒大 慢
(1)这个实验用到哪些材料?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内画“√”
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注射器□ 橡胶塞□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
食盐□ 酒精灯□
(2)观察记录表,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有(  )。
A.搅拌 B.蒸发水 C.将硬糖切成小块
(3)在做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保持改变的条件有   ,
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
(4)综上所述,我知道加快硬糖溶解速度的方法有   、   、   等。
31.请根据题目,补充完整实验的过程
(1)请写出该实验探究的主题是   。
(2)补充完整实验过程:
a.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处;
b.将纸塞到杯子   ,杯口   。
c.   倒立(填“竖直”“倾斜”或“水平”),扣入水中;
d.   移除(填“竖直”“倾斜”或“水平”),擦干杯口;
e.   观察:纸(填“变湿”或“没有湿”)。
(3)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纸会   。
(4)实验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气味;流动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无色无味无嗅,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2.【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儿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3.【答案】溶解了;多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儿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常温下,50毫升水能够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大约是5克,说明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答案】大;大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是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我们用肉眼不能看到;水结冰的过程是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当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5.【答案】使蒸发皿均匀受热;加快液体蒸发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液体蒸发。
6.【答案】颜色;空间;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焰心温度最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除了水,其他物质的状态也能发生变化,比如蜡烛可以由固态变成液态。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沙子不溶于水,沙子放入水中后,经过搅拌后会和水混合,但是静置一段时间,沙子依然会沉在水底。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白糖在水中均匀溶解的,所以各个地方一样甜。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白糖等。但是并不是任何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沙子等都不能溶于水。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即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被风吹鼓起来的塑料袋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塑料袋里的空间。
17.【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所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18.【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石头是固体,不会流动;水是液体,可以流动。
19.【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把冰糖切碎放入热水中搅拌,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20.【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0℃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21.【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所以教室里的空气中也是有水蒸气的,只是我们看不到。
22.【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3.【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纸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所以题目的答案选择B。
【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特性,可以解答本题。
24.【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冰在水中,由于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其重力小于其浮力,因而会浮在水面。由于水的温度高于0摄氏度,所以冰块会慢慢融化。
25.【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热水杯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上会在其表面凝结出小水珠。
26.【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A:湿衣服晾晒是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正确;
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错误;云、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错误;水蒸发会吸热。
27.【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5℃是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的温度;0℃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7℃是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
28.【答案】(1)-6℃;25℃;1℃
(2)℃
(3)5℃;1℃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读数,注意正负。
(2)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
(3)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一大格代表5℃,一小格代表1℃。
29.【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不同点是水是液体、能够流动、柔软;冰是固体、不会流动、坚硬。水和冰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30.【答案】(1)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搅拌√ 小刀√ 冷水√ 热水√
(2)B
(3)水的温度;水量、是否搅拌、硬糖颗粒大小
(4)加热;搅拌;研碎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加快硬糖溶解的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大小一样的硬糖、两个烧杯、搅拌、小刀、冷水、热水;
(2)根据题干可知,蒸发水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的温度,其他条件比如水量、是否搅拌、硬糖颗粒大小都要保持不变。
(4)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31.【答案】(1)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2)底;擦干;竖直;竖直;没有湿
(3)变湿
(4)空气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2/3处;将纸塞到杯子底,擦干杯口;竖直倒立,扣入水中;竖直移除,擦干杯口;如果实验成功,则观察到:纸没有湿,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2)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空气会流出,把么水就会占据空气的空间,自然在杯底的纸就会变湿;
(3)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 / 1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   ,没有味道,透明,会   的液体。
【答案】气味;流动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无色无味无嗅,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2.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儿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   了。
【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儿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3.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儿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   ,在相同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   。
【答案】溶解了;多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儿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常温下,50毫升水能够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大约是5克,说明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   。
【答案】大;大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是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我们用肉眼不能看到;水结冰的过程是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当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5.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使蒸发皿均匀受热;加快液体蒸发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液体蒸发。
6.空气是没有   、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   ,有一定   的气体。
【答案】颜色;空间;质量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酒精灯的焰心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其次,外焰的温度最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焰心温度最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
8.除了水,其他物质都不会发生状态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除了水,其他物质的状态也能发生变化,比如蜡烛可以由固态变成液态。
9.沙子放入水中后,经过搅拌后仍然沉在水底没有明显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沙子不溶于水,沙子放入水中后,经过搅拌后会和水混合,但是静置一段时间,沙子依然会沉在水底。
10.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11.白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白糖在水中均匀溶解的,所以各个地方一样甜。
12.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3.任何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白糖等。但是并不是任何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沙子等都不能溶于水。
14.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不可以变化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即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5.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16.被风吹鼓起来的塑料袋里什么也没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被风吹鼓起来的塑料袋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塑料袋里的空间。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7.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80℃ B.90℃ C.100℃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所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18.和石头相比,水的主要特征是(  )。
A.摸得到 B.比较重 C.会流动
【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石头是固体,不会流动;水是液体,可以流动。
19.(  )的方法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冰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冰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冰糖切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把冰糖切碎放入热水中搅拌,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20.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0℃ B.-1℃ C.4℃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0℃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2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
A.有
B.没有
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所以教室里的空气中也是有水蒸气的,只是我们看不到。
22.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
A.没有颜色 B.没有味道 C.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3.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纸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所以题目的答案选择B。
【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特性,可以解答本题。
24.将冰块放到水中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
A.冰块会慢慢沉下去 B.冰块会浮在水面,慢慢融化
C.冰块一边融化一遍沉下去 D.冰块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冰在水中,由于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其重力小于其浮力,因而会浮在水面。由于水的温度高于0摄氏度,所以冰块会慢慢融化。
25.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的玻璃片上表面出现小水珠
B.热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C.冷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热水杯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上会在其表面凝结出小水珠。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晒是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
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A:湿衣服晾晒是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正确;
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错误;云、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错误;水蒸发会吸热。
四、连线题(6分)
27.请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温度,并用线连一连。
15℃ 刚从冰箱取出来的冰块
0℃ 冰水混合物
-7℃ 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5℃是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的温度;0℃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7℃是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
五、简答题(共42分)
28.测量物体温度。
(1)下列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     ) (    ) (     )
(2)上面该温度计的单位符号是   。
(3)一大格代表   ,一小格代表   。
【答案】(1)-6℃;25℃;1℃
(2)℃
(3)5℃;1℃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读数,注意正负。
(2)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
(3)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一大格代表5℃,一小格代表1℃。
29.我们将水和冰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下图中。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不同点是水是液体、能够流动、柔软;冰是固体、不会流动、坚硬。水和冰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30.硬糖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硬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下面是三(1)班某科学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溶解的过程 溶解的快慢
是否搅拌 搅拌 快 不搅拌 慢
水的温度 热水 快 冷水 慢
物体颗粒大小 颗粒小 快 颗粒大 慢
(1)这个实验用到哪些材料?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内画“√”
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注射器□ 橡胶塞□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
食盐□ 酒精灯□
(2)观察记录表,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有(  )。
A.搅拌 B.蒸发水 C.将硬糖切成小块
(3)在做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保持改变的条件有   ,
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
(4)综上所述,我知道加快硬糖溶解速度的方法有   、   、   等。
【答案】(1)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搅拌√ 小刀√ 冷水√ 热水√
(2)B
(3)水的温度;水量、是否搅拌、硬糖颗粒大小
(4)加热;搅拌;研碎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加快硬糖溶解的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大小一样的硬糖、两个烧杯、搅拌、小刀、冷水、热水;
(2)根据题干可知,蒸发水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的温度,其他条件比如水量、是否搅拌、硬糖颗粒大小都要保持不变。
(4)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31.请根据题目,补充完整实验的过程
(1)请写出该实验探究的主题是   。
(2)补充完整实验过程:
a.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处;
b.将纸塞到杯子   ,杯口   。
c.   倒立(填“竖直”“倾斜”或“水平”),扣入水中;
d.   移除(填“竖直”“倾斜”或“水平”),擦干杯口;
e.   观察:纸(填“变湿”或“没有湿”)。
(3)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纸会   。
(4)实验结论:   。
【答案】(1)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2)底;擦干;竖直;竖直;没有湿
(3)变湿
(4)空气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2/3处;将纸塞到杯子底,擦干杯口;竖直倒立,扣入水中;竖直移除,擦干杯口;如果实验成功,则观察到:纸没有湿,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2)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空气会流出,把么水就会占据空气的空间,自然在杯底的纸就会变湿;
(3)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