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羚羊木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0 17: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
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名人名言羚羊木雕张之路羚羊木雕张之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短篇小说集<<空箱子>><<羚羊木雕>>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宋庆龄文作者简介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优秀作家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一、读一读 要求:初读全文,整体感知(自主性学习)(1)疏通字词
(2)理清情节
(3)把握人物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逮着玩颤抖脸颊疏通字词解释下列词语:自作主张:形影不离:满不在乎:仗 义:寒 颤:自己作主,自拿主意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完全不放在心上讲义气寒噤、因寒冷或悲伤引起的身体发抖快速阅读,初步感知课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今 天今 天昨 天插叙顺叙顺叙1-- 1617--2324--3536--38文章结构层次 “羚羊木雕”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请说出课文涉及到的有关人物把握人物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请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说话语气揣摩人物语气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严厉软弱同情沉稳直爽仗义请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体会人物感情婉转持重严厉,固执,性格急躁同情理解重友情 软弱“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仗义明理较严厉,较通情达理万芳妈 1、 父母为什么逼我拿回羚羊木雕?
2、 我为什么不愿拿回羚羊木雕?二、我来答
羚羊木雕该不该送?
三、我来议 1、既然已经送出了羚羊木雕,你们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妥当?
四、我来谈 2、 作者的感情倾向于哪一方?从文中哪里能看出来?
说明孩子也感到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责任,没有一点错;但是造成这种后果的责任主要在父母,不该在已经送人后强迫孩子取回礼物,严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因而,奶奶成了作者的代言人:“这样多不好”。“这能全怪我吗?”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讲述我和万芳在体育课时换裤子的事,想想这是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小知识这是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有些是对往事的追忆,回顾“我”和
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我”把羚羊木雕
送给万芳的理由。使全文故事情节
集中紧凑。
①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此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因为“我”的反悔而失去友谊后的伤心、难过和孤单的感情。②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万芳的明理和重友谊。③“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那是感激的泪水:朋友体谅“我”的难处,友谊依然完好。那是伤心的泪水:父母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心灵,而“我”迫于压力而对朋友反悔。④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哪些?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⑤“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 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只知木雕贵重,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木雕贵重我送木雕不想要回我俩是好朋友主题重财轻义重情重义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妥善处理孩子间的交际行为,尊重他们的友谊,千万不能重财轻义。也告诉孩子做事应同父母商量。冲突 你能说出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本文的主旨吗?这篇文章作者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的心,尊重他们的友谊,不要重财轻义。
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我”也是有欠缺的(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 你知道吗?
1、要学会思考,有主见;
2、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
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推而广之:
①遇是多商量,就可以避免 许多矛盾;
②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
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
样也可以避免许多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再温亲情
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我们是风筝,父母便是线,
走到哪儿,牵到哪儿,
浓浓亲情永系心间。
爱他们,
就与他们交流吧!
交流,
是增进感情的源泉。衷心祝愿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 愿天下所有的子女多一些与
父母的沟通,做他
们的朋友!沟通从现在开始课后练笔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源于沟通和交流。周末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并交流一下看法。然后,把你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