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女娲造人》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0 17: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女 娲 造 人袁珂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常娥奔月吴刚伐树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
——马克思
—走近作者: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导入
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
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
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
就安排男女婚配。
《风俗通》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解决文中字词。
女娲 澄 澈 莽莽榛榛模样 寂 寞 生气蓬勃mú jì mò péngbó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wā chéngchè zhēn 词 语 解 释女娲: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清澈透明。
幽光:昏暗的光。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神通广大: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课后练习题一)明确: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
①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3、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于是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问题,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的迷人之处。
小组讨论: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她造出来的人是怎样的?
3、女娲造人前后心情怎样?
4、人类获得生命后的反应怎么样?
5、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女娲造人
拓展延伸1、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
2、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教师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人类在不断进化,50万年前的人,形似猴子,与现代人外形和生活迥异。未来50万年后的人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充分发挥想象力。请你对未来的人类外形和生活作一个合理的推测。你还知道哪些
神话传说呢?课外拓展猜一猜嫦娥奔月夸 父 逐 日精 卫 填 海盘古开天辟地女 娲 补天作业
1、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3、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