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部编本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1.语言建构与运用: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情境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记念刘和珍君》“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许广平《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学习时,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文中很多语句值得反复品味,比如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又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这些都是理解本文思想与情感的切入点。
知人论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巴金
作品简介
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
《彷徨》(《祝福》)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鲁迅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 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知识拓展
杂文,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杂而有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题名“杂文”的一章,总结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
识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
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执政府反诬徒手请愿的爱国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帮凶和御用文人陈西滢之流也大写反革命的“闲话”,说惨案中死难者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为了澄清真相,揭露敌人,悼念烈士,鲁迅先生于1926年4月1日写成此文。
解题
《记念刘和珍君》
记:相当于“纪”,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纪念”。
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赞扬其英勇的壮举;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反动派虚伪、残酷的本性。“记念刘和珍君”的目的是以“记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做总结评述。
▲刘和珍
人物介绍
刘和珍是“三一八”惨案的遇害者,年仅22岁。她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当时反动文人的污蔑、中伤,使鲁迅先生悲愤至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鲁迅先生称她为“君”,怀有崇敬的意思。
文体知识
散文,文学体裁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现代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它的最主要特点有:(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 文
理清思路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1、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2、痛斥走狗文人
唤醒麻木庸人
(1~2)记念的缘由
爱
恨
逻辑顺序
3、追述生平事迹
4、概写遇难经过
5、详写遇难经过
(3~5)追忆刘生平
生前
遇害
时间顺序
6、劝戒徒手请愿
7、激励奋然前行
(6~7)教训和意义
否定
肯定
逻辑顺序
任务探究一
任务探究二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反复手法和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指出“沉默”的两条出路——“爆发”和“灭亡”。
含意: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又有对世人的呼唤、激励和鼓动,只有斗争才有希望。
第二类:反动势力 段其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作者感情: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
第一类:爱国青年 突出代表: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
作者感情: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其勇毅,称她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第三类:“庸人”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麻木、善于遗忘
作者感情:痛心民族的衰亡,渴望呼唤他们“爆发”
悲
愤
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1.作者写到了哪几种人?对他们是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任务探究三
任务探究四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除了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几类人在“三一八”惨案后各自的表现,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请简要分析。
人物类型 表现 作者态度 作者情感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 悲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
任务探究五
品味文章语言,鲁迅先生在文章流露着什么情感?
品味文章语言,鲁迅先生在文章流露着什么情感?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交代具体的时间,用大学的全称,称学生为“君”,表明作者是为革命烈士写悼念文章,庄重、严肃的态度。
“独”、“徘徊”,表现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
任务探究六
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品味文章语言,鲁迅先生在文章流露着什么情感?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不是真正的学者文人,而是披了“学者文人”外衣的反动派的帮凶
“非人间”: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
“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将描述甲事物的词用到乙事物上,是“移就”手法。
“后死者”:是鲁迅对自己的谦称,意为时刻准备牺牲。
表达了鲁迅与敌人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
任务探究七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如刘和珍等烈士。
“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
“哀痛者”:看到黑暗现实,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的人
“幸福者”: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勇往直前、敢于献身的人。
“庸人”:指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容易忘记历史教训,不思反抗,苟且偷生的人。
对比
任务探究八
试分析以下句子的含义,想想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告慰死者,寄托哀思,沉痛悼念刘和珍君
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控诉暴行,揭穿流言,表达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不满
③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唤醒民众,勿忘血债,牢记教训
唤醒麻木的民众、疗救其愚弱的灵魂
任务探究九
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
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进行杀害,这次屠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
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祺瑞执政府设下的罗网,揭露了执政府的卑劣与凶残。
任务探究十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把“人类历史的进步”比作“煤的形成”
大量木材——小块煤;
大量鲜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
徒手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应该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式。
任务探究十一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任务探究十二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句中“伟绩”“武功”都是明显的反语;“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敌人的杀人罪行的极大讽刺。
含意: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任务探究十三
1、作者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用“煤”作比喻,有什么含义?
大量的木材 :
巨大的流血斗争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人类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任务探究十四
作者运用陶潜诗句,你如何理解?
徒手请愿而流血的社会影响有限,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
烈士的精神永恒!
任务探究十五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者:麻木的人、庸人
依稀:模糊
微茫:隐约
真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
本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在这“非人间” 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而唤醒;而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行。
任务探究十六
“我实在无话可说”
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的卑劣行径,“尤使我觉得悲哀”。一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写文章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个“非人间”,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祭品”,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感情无比深沉的表达方式。
任务探究十七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答案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用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之列的。
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
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任务探究十八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尤”,副词,更加,慘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任务探究十九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 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任务探究二十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任务探究二十一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1)“这”指什么?
(2)如何理解“惊心动魄的伟大”?
(3)“文明”、“伟绩”、“武功”用了什么手法,该怎样理解?
任务探究二十一
这
惊心动魄的伟大
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
1、“赞颂说”—赞颂刘和珍等人的沉勇友爱、临危不惧。
2、 “反语说”—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反语一致。
任务探究二十一
文明
伟绩
武功
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对自己的暴力行径沾沾自喜的丑恶嘴脸。
说
不说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悲愤至极,难于言说
不欲敌人快意
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
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悲
愤
激励
6、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任务探究二十二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虽 死 犹 生
任务探究二十二
任务探究二十二
1、悼念逝者,表达敬意。
2、控诉敌人,出离愤怒。
3、警醒庸人,不要忘记。
4、激励猛士,奋然前行。
5、反省自己,深深自责。
任务探究二十三
文中“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中的“缘由”是什么?
中国式的专制统治:有形的刀枪(血腥的镇压)加上无形的刀枪(思想的愚弄蒙蔽),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不能反抗、不知反抗。
任务探究二十四
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
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
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
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任务探究二十四
鲁迅先生认为请愿的做法是正确的吗?
甲方观点:鲁迅先生认为请愿的做法是正确的。
甲方辩词:
答案 辩论提示:(甲方)鲁迅先生认为请愿的做法是正确的。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和支持。虽然他认为向反动政府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有极少的效果,但是他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请愿”提高了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进一步走到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是完全正确的。
乙方观点:鲁迅先生认为请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乙方辩词:答案 (乙方)鲁迅先生认为请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在原则精神上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毫无疑义也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毕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外,实际的效果是绝不会有的。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我还有要说的话”
6、“呜乎,我说不出话”
对进步青年的爱护
哀痛和愤怒
痛苦感和责任感
愤懑之情
欲扬先抑(痛苦感和责任感
)
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任务探究二十五
●小结
说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悲愤
不说
◆悲愤至极
◆不欲敌人快意
(情感元素〕
小结
在鲁迅的回忆中刘和珍经常带着怎样的神态?
为何要反复描写这一神态?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刘和珍喋血——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刘和珍惨死——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作用
结构
内容
1.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强调刘和珍温和善良的性格
2.与反动派的凶残和庸人的麻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执政府的残暴卑劣、阴险毒辣
3.为下文控诉、批判反动派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奠定了感情基础,抒发强烈的悲愤之情
任务探究二十六
任务探究二十七
鲁迅回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反映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1.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2. 和同学们偏安于宗帽胡同求学
3.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4.“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被杀害
5.生前爱看鲁迅文章;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勇于反抗
渴求知识、热爱学习
有责任感、有远见
爱国热忱、不怕牺牲
追求进步、渴求真理
任务探究二十八
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温和善良、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作者写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情,并分析总结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事件: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反动校长;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中弹牺牲。
性格特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
本性善良,为人和蔼;
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嫉恶如仇,勇于反抗;
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任务探究二十八
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是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
突出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刘和珍——神情举止、品质、精神、性格、作者情感
●预定《莽原》全年
——“毅然”
坚定追求进步思想
●参加师大学潮斗争
虑及母校
●前往执政府请愿,被杀害
——“欣然”前往
爱国热忱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斗争精神
温和善良
“微笑”、“温和”
“反抗”;
“黯然”、“泣下”
任务探究二十九
阅读课文第三、四节,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想象中的刘和珍——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
微笑着,很温和
桀骜,锋利
微笑着,很温和
黯然至于泣下
微笑着的,和蔼的
微笑的,和蔼的
刘和珍事迹
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
听鲁迅先生授课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虑及母校前途
向执政府请愿
为请愿而死
有反抗精神
有责任感
追求进步
爱国,有献身精神
任务探究三十
小结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