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05: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赤壁赋
景——前后呼应
情——贯穿始终
理——渐入佳境
法——雪泥鸿爪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景——前后呼应
·《赤壁赋》中的景物·





·前后呼应·
·舟的句子·
1.请找出全文提到“舟”的句子。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舟的特点·
真实的舟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8)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虚写的舟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舟的特点·
真实的舟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8)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实指,整体
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整体
充当乐器,局部
桂木、木兰的材质,局部
实指,整体
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
虚写的舟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夸张,侧面烘托洞箫声之悲切
形容舟小
·舟的用典·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河广
【先秦】诗经·国风·卫风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情感:游子思乡
联想:苏轼借此思念什么呢?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先秦】屈原《九歌·湘君》
情感:湘夫人思念湘君
联想:苏轼借此思念什么呢?
·舟的用典·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情感: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情感:天地之间纯洁而寂静,渔翁性格孤高自傲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情感: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其二》
情感: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
联想:苏轼借此表达什么情感呢?
·舟的用典·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情感:游子思妇相互思念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情感: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情感:我向往成就一番事业后乘小船归隐江湖
联想:苏轼借此表达什么情感呢?
·风的句子和特点·
2.请找出全文提到“风”的句子。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特点:风是清朗的,吹不起水波;风是强劲的,能承载仙人;
风是悲伤的,应和着洞箫;风是永恒的,无禁且不竭。
·水的句子·
3.请找出全文提到“水”的句子。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水的特点·
特点:
(1)平静;
(2)浩荡;
(3)澄澈;
(4)包容万物,白露纵横于江面,月光笼罩着江水,清风吹拂过江流;
(5)贯穿古今,历史上的英雄曹操酾酒临江,如今的我们在江上饮酒、打鱼、砍柴;
(6)无穷无尽。
·月的句子·
4.请找出全文提到“月”的句子。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7)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月的用典·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
【先秦】诗经·国风·陈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情感:歌月怀人
联想:苏轼借此表达什么呢?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汉】曹操《短歌行》
情感:以月喻人,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联想:苏轼借此表达什么呢?
·月的特点·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点明空间的挪移;
(2)表明时间的推移;
(3)月不会真的“徘徊”,侧面写出小舟在江水中漂浮不定,因而视线才会摇曳晃动,更加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惆怅。
·酒的句子·
5.请找出全文提到“酒”的句子。
(1)举酒属客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酒的情感表达·
1.喝酒是为了表达欢乐的心情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2.喝酒是真的为了消愁
如:春来无计解春愁,醉折花柳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3.喝酒是为了助兴
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4.喝酒可以悟到真理
如: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酒的情感表达·
5.酒能让人心胸开阔
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喝酒,是为了朋友间的思念
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喝酒,是为了振奋精神
如: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酒的情感表达·
8.喝酒,能让人获得能量
如: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喝酒,能让人心生豪情,笑看人生
如: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 》
10.少量饮酒能陶冶性情
如:酒可陶情适性,兼能解闷消愁。三杯五盏乐悠悠,痛饮翻能损寿。——《西江月·酒》
·景物前后呼应·
泛舟排忧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歌颂明月
月出东山
舟也徘徊
白露横江
一苇所如
万顷茫然
冯虚御风
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
击空明兮
追溯流光
月明星稀
舳舻扁舟
酾酒匏樽
长江无穷
托响悲风
江上清风
山间明月
枕藉舟中
洗盏更酌
情——贯穿始终
·1联系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思乡
思人
思君
无尽藏
1.
2.
3.
4.
·2联系用典·
用典
·3联系姿态·
1.第3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可知他之前姿态比较放松,由姿态变化能体察苏子情感变化吗?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徘徊即舟摇荡,姿态放松,排遣忧愁;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御风的姿态也非端站,羽化想必也适意松弛;
(3)听到凄绝洞箫声,连幽壑潜蛟、孤舟嫠妇都被感染,想必苏子扣舷的手紧绷用力,悲哀痛惋;
(4)与客探讨人生真相而“正襟危坐”,用天地万物永恒消解人生短暂之伤,用有限人生、珍惜所有来抵消生命无常,快意放达!
入世之悲
出世之乐
入世之悲
出世之乐
以静为主
以人为主
·4联系描述内容·
2
1
3
4
5
以动为主
以人为主
以动为主
以人为主
以静为主
以物为主
以动为主
以人为主
写景物为抒发人物情感做铺垫
理——渐入佳境
·古代散文如何说理·
1.古代说理散文注重思辨与推理,追求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准确。
在古代,有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通过说理散文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就是一篇著名的说理散文作品。他通过对孔子与弟子之间师徒关系的探讨,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师道的伟大。他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来表达师者的职责和使命,引导读者深思教育的价值和师长的作用。
·古代散文如何说理·
2.古代说理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论证和辩证。
在古代,有许多思想家通过说理散文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例如,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中庸》就是一部典型的说理散文作品。他通过对中庸思想的论述,阐释了人生的平衡和道德的中正。他用“中庸之为德也,其如天乎!”来表达中庸之道与天道合一的思想,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古代散文如何说理·
3.古代说理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表达和感染。
在古代,有许多文人通过说理散文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触动读者的心灵。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就是一部著名的说理散文集。他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对人性弱点的剖析,警示读者遵循道德规范和正确行为。他用“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但凡未犯刑律之事,皆可为之”来表达人们应遵循社会公德的思想,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
·本文如何说理·
①用水与月作喻,从“变与不变”的辩证角度劝慰和说理。苏子强调“不变”,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②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苏子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法——雪泥鸿爪
·艺术特色·
①“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艺术特色·
③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