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卒”1个生字,会写“逢、卒”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铁杵成针》。
2.在朗读中学会停顿,进一步掌握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明白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李白诗歌,回忆诵读。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囊萤夜读》,故事的主人公是车胤,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的第二则《铁杵成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请看课题。(板书:铁杵成针)揭示课题,理解“铁杵”。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 “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 (“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成:磨成,做成。针:缝衣针。“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缝衣针的意思。)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课文,读两遍。全班齐读。(梳理“卒”字和“逢”字)听电子老师读。全班齐读。划分节奏朗读,教师师范读,学生齐读。读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语句,还需要读出文言文声断气连的感觉。不带标点横读,不带标点竖读。
译文章。借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利用学习单分组合作学习文言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扩词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反复朗读、联系已学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现在同学们拿到刚刚发的学习单,借助这些方法来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思,并把学习单补充完整,时间为三分钟。
PPT出示学习单,和学生一起翻译。
学生先朗读,小组代表翻译,教师补充。世:世人,传: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这也是这个故事的起因。起因:读书未成,弃去。(教师相机板书)
第 一 组 导 学 单
课题 铁杵成针
原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注释 磨针溪:溪名 。 世传:世代相传。 成:完成 。 弃:放弃。 去:离开。
wanc
译文
学生先朗读,小组代表翻译,教师补充。
第 二 组 导 学 单
课题 铁杵成针
原文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注释 过:路过。 是:这。 老媪:年老的妇人。 方:正在。
wanc
译文
学生先朗读,小组代表翻译,教师补充。这也是这个故事的经过部分。老媪:看“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指的就是老奶奶。
第 三 组 导 学 单
课题 铁杵成针
原文 问之,曰:“欲作针。”
注释 之:代词,代指老妇人在做的事。 欲:想要。
wanc
译文
第 四 组 导 学 单
课题 铁杵成针
原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译文
学生先朗读,小组代表翻译,教师补充。这也是这个故事的结果。结果:感其意,还卒业。(教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讲述,全班一起进行释义。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间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2.看视频,加深印象我们一起来看别人是怎样把这个故事讲精彩的。师: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从哪个词可以看书来?(“世传”)板书:传说。
3.李白被老妇人的什么意志给感动了呢?
预设:坚持不懈的意志。板书:坚持不懈。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故事,但是文中老妇人坚持不懈的精神需要我们去传承。板书:传承。
4.“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连李白这样有极高天分的人学习都需要勤奋与毅力,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正如谚语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课堂小结:挖空回顾文言文,全班齐读。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进一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开开心心地诵读。俗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故事。
2.课后搜集有关勤学苦读的典故,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传说
未成,弃去 感其意
传承 还卒业
磨铁棒
欲作针
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