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1 14: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概念解读
思考:为什么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户籍制度是历代政府对自己所管辖的人口数量进行登记、调查、记录在册的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和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加强人口管理
便于征发赋役
保障社会治安
维持统治秩序
根本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商周时期:萌芽
据甲骨文的记载,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征集士兵,称为“登人”制度,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二)战国时期: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1、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
《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令民为什伍……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二)战国时期: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对于国家来说,人口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人口作为主要劳动力和生产力衡量的标准,更是重中之重。加之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逐渐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也使得人口统计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户籍管理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随着朝代更替,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思考: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
①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②政治:加强诸侯国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本: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三)秦朝:分类登记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民户户籍:“故秦人”(土著)、“新民”、“臣邦人”(外来人)
特殊户籍:宗室籍(宗亲贵族)、宦籍(官吏)、 市籍(商贾)等。
里耶秦简户籍簿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湖南迁陵县里耶秦简
户籍以户主为核心,体现男尊女卑和小家庭特点;
特点:
户籍册最重要的作用是为政府提供赋役征发的根据。
家庭成员的身份是政府征发赋役、落实行政管理的依据。
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
女子:即女性;大、小:是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夫、沙、泽若、伤都是人名。
等级性、不平等性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四)汉朝
1、西汉——编户齐民
(1)管理:丞相助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编户齐民: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资产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特点:行政管理与赋税一体化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四)汉朝
1、西汉——编户齐民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②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4)评价:
2、东汉——户籍散乱
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五)魏晋南北朝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北民南迁)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江南开发,为保障赋役征发,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魏晋时期连年战争,产生大量流民
鼓励生产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六)隋唐时期
1、隋朝: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又称“输籍法”,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作用:
①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②打击了地方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
2、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85年,北方地区当年即新增男丁443000人,新编入户籍的达1641500人
原因:户籍隐瞒严重,逃避赋役;豪强大族控制隐瞒人口;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我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户籍管理,隋朝统一后,制定“输籍法”,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严格,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搜查逃避户口登记的人口,称为“刮户”。这最能说明( )
A. 封建田庄主控制大量依附农民
B. 政府通过普查人口推行均田制
C. 人丁税在政府收入中举足轻重
D. 为科举制的推行提供户籍保障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
——新唐书·食货志》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户籍与赋税在一定程度上分离
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买卖频繁,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法律逐渐明确了主户与客户之间的赋税关系。客户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客户在一定条件下向主户转变,主户比例上升。
思考:宋朝的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⑥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驰;
②城市与商品经济发展;
③社会流动增强;
①土地兼并、租佃制发展;
④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⑤赋役制度的变化;
1、宋朝:
(1)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与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2)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3)开放的户籍制度:客户、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流动。
宋代“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据此,宋代客户(  )
A. 属于传统自耕农的范畴
B. 与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
C. 有可能转化为封建地主
D. 推动了代役制走向成熟
(4)趋势:主户所占比例上升。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2、元朝:诸色户计
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思考: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诸色户计”?
①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划分标准多样。
②“诸色户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最多最有效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③另外按照民族的划分标准,在政治上满足了少数民族的需要,赢得本民族的支持,以此巩固统治。
◎忽必烈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八)明清时期
1、明朝:黄册、户帖、鱼鳞图册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
(4)推行户帖制度。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鱼鳞图册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八)明清时期
2、清朝:相对松弛到永停编审
(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712年,规定以1711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
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人头税彻底废除
①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自由劳动力增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②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彻底割裂,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小节
战国
编排民户,逐步确立。
秦朝
分类登记,加强管理。
汉朝
编户齐民,征派赋役。
隋唐
大索貌阅,管理严格。
宋朝
户分主客,主户纳赋。
元朝
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承袭元制,里甲黄册。
明朝
管理松弛,永停编审。
清朝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2)地域性:控制人口,限制其流动
(3)等级性:有特权户种等类别。如秦分类登记制度
(4)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
(5)多重性: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①严格到逐渐宽松到被废除
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渐减弱。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中央集权强化;
②赋税制度改革;
③农民反抗斗争;
④商品经济发展;
④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演变;
⑤财政危机;
⑥重农抑商思想
影响户籍制度演变的因素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基层组织
1、目的:
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2、特点: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3、发展历程:
秦汉
唐朝 明朝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乡里制度,后代沿袭,稍有变化
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基层组织


三老
(教化)
啬夫
(狱讼、赋税)
游徼
(捕盗)

=100户

亭长
传递政令维护治安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基层社会治理
1、概况/特点: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发展历程:
秦汉
唐朝
北宋
明朝
清朝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面生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保、甲两级建制实现对乡里社会的渗透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
里 甲 制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保甲制
北宋
保 甲 制
行政区划、户籍管理
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村 坊 制
(1)演变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
②由乡官制向官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而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2)原因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知识梳理
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 基层治理制度 基层组织 户籍制度 社会治理
秦 郡县制度 乡 里 制 分类登记



汉 郡国并行——州、郡、县 编户齐民 魏晋 郡县制(州、郡、县 三级) 黄籍、白籍、 “土断” 隋朝 州、县两级 大索貌阅 唐朝 道、州、县 三年一造 邻保制
宋朝 路、州(府军监)、县 主客分籍 保甲制
元朝 行省制(省、路、府、州、县) 诸色户计 保甲制
明朝 省、府、县 里甲制 户贴、“黄册” 十家牌法
清朝 省、府、县 里甲制 永停编审 保甲制
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治理制度演变表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士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作用:①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②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③促进基层经济发展;④保证了赋役征发。
秦晖认为:“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在血缘宗亲与有限地域范围下的乡绅阶层,凭借其声望、学识等树立权威,利用宗法家族伦理制度规约着乡村社会秩序,具有乡村事务的参与者、政府和村民的中间人以及乡村事务的领导建设者的多重身份。中国古代的这种“乡绅之治”促进了基层自治,协调了国家权力,节约了行政成本。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
特点:
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②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⑤注重儒家的伦理教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1、原因: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检(制止) ,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①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③政治: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
④思想:受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和宗法观念的影响。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2、表现: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民间
(辅助)
宗族
慈善
组织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3、特点:
丰图义仓
(1)政府主导,民间辅助;
(2)宋以后宗族及慈善组织作用渐大;
(3)救济方式多样;
(4)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
(5)受经济水平限制,未形成社会保障制度;
4、 意义:
(1)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3)弘扬了尊老爱幼、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二)优抚政策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
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方式:皇帝赏赐、设置机构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指贫困无依靠的老人,可以进养济院,如同现在的养老院。
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
原因:
①经济:小农经济脆弱;②政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③思想:践行儒家仁政
不能落实的原因:
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学思之窗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论》”可知,题干涉及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堂练习
(2023·浙江)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