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及练习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多音字】
龟jūn龟裂 ɡuī乌龟 qiū 龟兹
【近义词】
耽误-耽搁 数落-责备 朦胧-模糊
盛大-浩大 嘲笑-讥笑 启迪-启发
腼腆-害羞 敬仰-仰慕 歧途-邪途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失魂落魄-魂不守舍
【反义词】
忙碌-清闲 连续-中断 偏僻-热闹
炎热-寒冷 破旧-崭新 明显-隐蔽
慈祥-严厉 歧途-正路 赞赏-贬斥
紧张-松弛 谨慎-疏忽
震耳欲聋-鸦雀无声
【词语积累】
1.AABB 式词语:恍恍惚惚 密密层层 结结实实
2.AABC 式词语:恋恋不舍 翩翩起舞 碌碌无为 窃窃私语 亭亭玉立 生生不息 愤愤不平
3.ABCC 式词语:得意扬扬 行色匆匆 怒气冲冲 白发苍苍 余音袅袅 温情脉脉 雄心勃勃
4.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失魂落魄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5.与亲情有关的词语:大爱无边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寸草春晖 骨肉至亲 血浓于水
【佳句积累】
1.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3.关于节俭的名言: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过关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败(tuí) 歧途(zhī) B.高跷(qiāo) 机械(jiè)
C.谨慎(jǐn) 龟裂(jūn) D.耽误(dāng) 衣兜(dōu)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梳理毛发 强烈的阳光 B.整理书籍 热烈的掌声
C.处理问题 猛烈的炮火 D.打理店铺 激烈的问题
3.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失魂落魄 魂牵梦萦 B.一如既往 时过境迁
C.迫不及待 急不可待 D.恋恋不舍 扬长而去
4.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一上台就喋喋不休地演讲起来,精彩的言论赢得台下掌声一片。
B.自从经商失败后,他每天失魂落魄,到处游走,仿佛在逃避什么似的。
C.他忐忑不安地走进面试房间,心里默默祈祷这次面试能够顺利通过。
D.他终于找到一个洗碗的工作,虽然薪水不多,但聊胜于无。
5.下列名言可以描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的教育方法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二、填空题
6.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很压抑,忍受不了一点zào shēng( )。母亲péi bàn( )着我,一天到晚为了我而 máng lù( ),一会儿给我煮糖水,一会儿帮我削苹果。望着她那瘦弱的jǐ bèi( ),我感到xīn suān( )。母爱是qǐ dí( )我心灵的钥匙。
7.反义词
教训——( ) 抽象——( )
启迪——( ) 精致——( )
8.比一比,然后组词。
魄( ) 烤( ) 褐( )
魂( ) 考( ) 喝( )
9.读句子,完成练习
(1)A.“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B.“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就行……”
A中的省略号表示 ;句B中的省略号表示 。
表达了“我” 的矛盾心理。
(2)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①通过第一句话,我看到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
②母亲工作的环境是怎样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10.课文回眸室
(1)《父爱之舟》是作者是 ,这篇文章以 的形式回忆往事。“父爱之舟”实指 ,虚指 。
(2)《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讲的是母亲在 的情况下满足 ,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 。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 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 ,“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已经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1.这段话选自课文《 》
12.从第1自然段“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的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2、3自然段用了大量的 描写,分别从侧面和正面描写来表达
14.第4自然段反复出现“立刻”,这样写在表达上有 效果。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拿到钱时,为什么“鼻子一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①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②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6.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卧病:因病躺下 B.行装:出门时带的衣服 C.精致:精巧细致
17.选段是写父亲和姑爹送“我”去 。
1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①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生病了,不能给“我”准备好行装。
B.父亲利用间隙,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19.父亲在小渔船上摇橹、做饭、缝补棉被,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画线句子②,“我”为什么想“画”小船呢?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习作表达。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写一写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或者你想对父母说的话。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富有条理,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歧途”的“歧”正确读音为“qí”,指错误的方向。
B.“机械”的“械”正确读音为“xiè”。
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项C中的“龟裂”的“龟”是多音字,读“guī”时组词“龟板,乌龟”;读“jūn”时组词“龟裂”指土地裂开许多缝子的意思。读“qiū”时组词“龟兹”指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D.“耽误”的“耽”正确读音为“dān”,指因延搁或错过时机而误事的意思。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D项,“激烈的问题”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改为“简单的问题”。故选D。“梳理毛发”“整理书籍”“处理问题”“打理店铺”都是动宾短语,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词,后面的宾语多由名词充当,宾语多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强烈的阳光”“热烈的掌声”“猛烈的炮火”“简单的问题”都是偏正短语,“的”前修饰语多为形容词,“的”后中心语多为名词。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B.一如既往:完全像过去一样。
时过境迁:时间过去了,事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C.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急不可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十分着急的样子,意思最接近。
D.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扬长而去: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使用不恰当。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用来形容人物演讲不恰当。本句指的是演讲,用喋喋不休不恰当。
B.使用恰当。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C.使用恰当。忐忑不安: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D.语使用恰当。聊胜于无:指比没有略微好些。
5.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名言理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选项A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选项B句意“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选项C句意“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选项D句意“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结合课文和句意,最终可判断选项B正确。
6. 噪声 陪伴 忙碌 脊背 心酸 启迪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噪、碌、脊、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表扬 具体 蒙蔽 粗糙
【详解】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教训,一般指当把事情做错了,结果是失败和痛苦,所以说得到了教训。教训的反义词:表扬、赞扬
抽象的反义词:形象、具体、具象,反义词:形象、具体、具象
启迪,意思是开导;启发。启迪反义词:蒙昧
精致,意思是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精致的反义词:粗率、简陋、粗劣、蹩脚、粗糙、粗陋、粗疏、粗俗
8. 魄力 烤肉 褐色 灵魂 考试 喝酒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9. 说话断断续续 语意未尽 不好意思要钱又抑制不住 辛劳、瘦弱 热浪滚滚
【详解】(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标点作用的辨析。
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或列举的省略、也可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打断中止。
结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来看表示说话间断的停顿所以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结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就行……’”来看表示说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从上述内容表现出“我”想要钱,但是不好意思。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非常热。“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表现出了“母亲”非常瘦。
10. 吴冠中 梦境 姑爹的渔舟 父亲的爱 高晓声 家庭极端贫穷,挣钱极端辛苦 儿子的要求 《青年近卫军》 借代 母亲的赞扬和鼓励 父亲的警告和批评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填空。
(1)《父爱之舟》的作者是吴冠中,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表达父亲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感情深沉而浓烈,从小事中发掘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
这篇文章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舟,虚指父亲的爱。
(2)《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文章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满足儿子的要求,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青年近卫军》。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该课文讲述了作者在写了第一首诗和后续的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后,母亲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的评价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的故事。
“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母亲的赞扬和鼓励,“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亲的警告和批评。
11.慈母情深 12.“揉得皱皱的毛票”母亲掏出的是衣兜里放了很久的毛票,说明她钱少,不舍得花钱。“龟裂的手”,说明母亲不舍得花钱买护肤品保养手。 13. 语言 母亲支持我买书,让我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14. 突出了母亲工作的辛苦,忙碌 放学后,我立刻放下书包,立刻拉开拉链,立刻拿出作业,立刻写起来作业。 15.因为母亲那么瘦弱、那么辛苦,她没有钱,却尽量地满足“我”的要求,“我”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所以“鼻子一酸”。
【分析】11.《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
12.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句子中“揉得皱皱的毛票”是母亲掏出的是衣兜里放了很久的毛票,说明她钱少,不舍得花钱。“龟裂的手”,说明母亲不舍得花钱买护肤品保养手。都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俭节约,辛勤劳作的人。
13.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辨析。通过阅读,二三自然的段写了旁边一个女人与母亲的对话,此为语言描写。通过这些语言描写,说明了母条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再苦再累也愿意给孩子买书看。
14.考查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结合内容理解,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可知,四个“立刻”突出母亲争分夺秒的干活挣钱,表现了妈妈的艰辛和钱的来之不易。
学生在仿写的时候注意用上“立刻”这个词语。
15.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可知,“我”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所以“鼻子一酸”。
16.B 17.入学 18.B 19.为了省吃俭用供“我”上学 20.小船上承载了父亲对我的爱。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行装:外出时所携带的衣物,不单是衣服还有其他的物品。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文章第2句就交代了送我去入学。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概括能力。
画线句子①重要的部分是前半部分,就是父亲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后半部分是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找到文中描述内容的句子,“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后半句就是原因,母亲卧病在床,不能给“我”准备好行装。
20.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
画线句子②点明题目,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可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1.范文:
我和妈妈之间的事
我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太多太多,几天几夜都讲不完。有一件事,却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让我想起可亲可敬的妈妈。
那一次,我因为一件小事跟妈妈顶嘴、怄气,心里不停地嘀咕:这还是我的亲妈吗?当天晚上,我故意躲在床的最里边,背对着妈妈躺下睡了。到了半夜,我觉得难受极了,浑身滚烫滚烫的,要是在白天,我一定马上去冲个冷水澡。头也是重重的,眼睛怎么也睁不开。我不由自主地哼哼着。这时,有一只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啊,好清凉!好舒服!接着,这只手把我整个身子扳过去抱在怀里。是妈妈!一个声音传进我的耳朵:“怎么发烧了呢?”那声音充满了关切和焦虑……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妈妈已经不在身边了。我想起床,可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这时,妈妈急匆匆地走进房间,把我扶起来,拥在怀里,说:“来,把这绿豆汤喝了。”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着我吃。顿时,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弟弟在一旁说:“姐,昨晚妈妈都没睡,我几次醒来都看见妈妈在给你敷毛巾。”我的鼻子一酸,喉咙里像堵了块什么东西似的,泪水叭嗒叭嗒地掉下来。妈妈见了,嗔怪道:“傻孩子,哭什么呢?”我回想着昨天下午的一幕幕,想着自己对妈妈的种种不礼貌……我后悔极了,多想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妈妈轻轻擦去我腮边的泪水,小心地扶我躺下,说:“乖,别哭,现在已经退烧了,再睡一觉就没事了。”我看着妈妈,她那往日红润的脸写满疲惫,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哽咽地说:“妈妈,您也睡一会儿吧。”妈妈说:“你先睡,我把衣服洗好了再睡。”说完就走出了房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想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您永远是我的好妈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