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30 22: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把纸团塞在杯底,将杯子垂直倒扣水中,纸团会( )。
A.不变 B.变湿了 C.变没了
2.下面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的是( )。
A.雾 B.露 C.霜
3.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提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用嘴吹灭
4.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热胀冷缩的是( )。
A.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
B.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
C.往气球里吹气,气球的体积增大了。
5.在自行车轮胎里打入空气,自行车会跑得又快又稳,这是利用了空气(  )。
A.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B.比较轻的性质 C.会流动的性质
6.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人100筒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这是因为空气(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7.下列方法不能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
A.给水升温 B.搅拌 C.给水降温
8.课堂上,升上高空的“热气球”过一段时间后掉下来了,是因为( )。
A.袋子里的热空气温度降低了 B.袋子里的热空气越来越多了
C.袋子里的热空气越来越少了
9.打篮球时,充满气的篮球比瘪掉的篮球弹得更高,原因是( )。
A.篮球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
B.篮球内空气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C.空气不能被压缩,打入空气后使得篮球皮更硬了
10.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以固、液、气态三种不同形式存在,这三种形式不能相互转化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箱是固态的水
C.将一块冰从室外拿到室内,冰块会不断融化,但温度始终维持在0℃
12.小科从冰箱里拿出结冰的水杯,冰融化了一半后,这时的水温是( )。
A.和环境温度相同 B.10℃ C.0℃
13.不能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用磁铁吸 B.用火烧 C.倒入水中
14.下列哪个地方是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 )
A.教室内
B.操场上
C.校园大树底下
15.试管里的冰化成水后,体积(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二、填空题
16.风向通常用 个方向描述。
17.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沙”实验时,可以先把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我们发现 溶解在水中,用滤纸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 。(选填:食盐;沙)这个实验说明 易溶解于水, 不溶解于水。
18.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 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 ;④让视线和 保持齐平;⑤示数 后再读取。
19.请写出酒精灯火焰各部分名称(填写字母)① ② ③ (选填:A内焰,B外焰,C焰心)
20.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21.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22.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透明玻璃杯、 、 等。
23.放在阳光下的冰块会慢慢地 ,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后温度会 。
三、判断题
24.用过滤的方法能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 )
25.在夏天,地上的积水比冬天更容易蒸发。( )
26.风有方向,但没有大小。( )
27.食用油也是液体,它跟水的特征是一模一样的。( )
28.水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会流动的。( )
29.架电线时,冬天应该拉得紧一些,夏天应该拉得松一些。( )
30.在任何时候,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都会沸腾。( )
31.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纸过滤,可把沙分离出来。( )
四、连线题
32.连一连。
食盐和沙 磁铁吸
食盐和水 过滤法
木屑和铁屑 蒸发法
五、简答题
33.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34.简答: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35.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到注射器筒中间处停下,堵住管口,再向里用力推活塞。这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空气有什么特点?
36.小明一慎将食盐和沙子混在一起了,请人帮助他把食盐和沙子分开。
37.我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雨后天晴,水洼里的水慢慢地不见了。
(2)把纸巾放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水中,纸巾不湿。
(3)充满气的篮球,用手一拍就会跳起来。
六、综合题
38.华华家附近的体育馆在施工,她为了研究施工产生的噪声,用分贝仪检测了施工噪声为70.3分贝。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她开展了下列探究,记录如下表。
振动物体 敲击力度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音叉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鼓面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1)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 。
(3)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 。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 ,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把一张纸巾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因为空气会占据杯子的空间,把水和纸巾隔绝了,所以纸巾不会被浸湿。
2.C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雾、露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霜是水的固态形式,是小冰晶。
3.C
【详解】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中的酒精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4.A
【详解】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属于物质热胀冷缩,A符合题意。
5.A
【详解】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有:皮球、轮胎、气枪、气垫船、喷水瓶等。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性质。
6.B
【详解】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空气具有流动性,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会流动容易泄漏。
7.C
【解析】略
8.A
【详解】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课堂上,升上高空的“热气球”过一段时间后掉下来了,是因为袋子里的热空气温度降低了。
9.B
【详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充满气的篮球比瘪掉的篮球弹得更高,是因为充满空气的篮球内空气被压缩程度大;瘪掉的篮球空气压缩程度小。篮球的弹性强弱与篮球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无关。
10.B
【解析】略
11.C
【详解】冰块会不断融化,但温度始终维持在0℃。
12.C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时,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小科从冰箱里拿出结冰的水杯,冰融化了一半后,这时的水温是0℃。
13.B
【解析】略
14.C
【解析】略
15.B
【详解】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因此冰融化需要加热以加快融化的速度。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了液态,体积会变小。
16.八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17. 食盐 沙 食盐 沙
【详解】分离食盐和沙时,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沙、水、烧杯、搅拌棒、滤纸、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等。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沙”实验时,可以先把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然后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此时,水中溶解了食盐,滤纸上有沙子。我们再用蒸发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18. 通畅 干燥 液柱顶端 稳定
【详解】气温计,常用于测量空气温度。测量气温时,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比如,要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静止,让视线和气温计的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19. B A C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图中①是外焰,②是内焰,③是焰心。
20. 形状 体积
【解析】略
21.外焰
【解析】略
22. 小勺 搅拌棒
【解析】略
23. 熔化 降低
【详解】放在阳光下的冰块会慢慢熔化,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后温度会降低。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26.×
【解析】略
27.×
【详解】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食用油虽然也是液体,但它跟水的特征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两者的沸点就不一样。
28.√
【详解】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能流动,都有重量。空气比较轻,水比较重。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水有一定的体积。
29.×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架电线时,冬天应该拉得拉一些,夏天应该拉得紧一些。
30.×
【详解】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是100℃。但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不同,水沸腾的温度不同,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不一定是100℃。
31.√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由于沙子不溶于水,所以用滤纸过滤,可把沙分离出来。
32.
【详解】食盐和沙子利用食盐溶解,沙子不溶解的特征过滤分离,食盐和水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木屑和铁屑通过用磁铁吸引铁屑进行分离。
33.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解析】略
34.不能(开始会流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解析】略
35.注射器的活塞压到一定程度后压不下去,推注射器活塞的实验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到注射器筒中间处停下,堵住管口,再向里用力推活塞,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但是空气占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容易被压缩,但是不能压缩到零。分析实验可知,我们先往注射器里抽进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的活塞压到一定程度后压不下去,推注射器活塞的实验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36.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37.(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了。
(2)空气占据空间。
(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详解】(1)雨后天晴,水洼里的水慢慢地不见了。解释:一部分渗入土里,一部分变成水蒸气蒸发了。(2)把纸巾放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水中,纸巾不湿。解释:空气占据空间。(3)充满气的篮球,用手一拍就会跳起来。解释:压缩空气是有弹性的,空气被压缩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8. 空气 用碎纸屑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观察纸屑弹起的高度(即放大的办法)来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 强 弱 耳膜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1)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用碎纸屑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观察纸屑弹起的高度(即放大的办法)来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
(3)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耳膜,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