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30 22: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夏天,啤酒等玻璃瓶装饮料不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这是因为( )。
A.冷冻后饮料变质 B.冷冻后口感不好 C.啤酒结冰体积变大
2.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扇子扇灭
3.如图所示,蜡烛可以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点燃,说明空气( )。
A.可以被加热 B.可以帮助燃烧 C.会流动
4.已经平衡的简易天平,一端是充足气的篮球,另一端是装了绿豆的桶。此时如果把篮球的气放掉,要保持简易天平继续平衡应该( )。
A.放一些绿豆到桶里 B.从桶里取出一些绿豆 C.保持绿豆数不变
5.在冲泡感冒冲剂时,下列( )的方法不可以加快溶解。
A.搅拌 B.加冰块 C.用热水
6.在做“50ml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实验中,加入4.5克小苏打充分搅拌后,烧杯底下仍有部分未溶解,这是因为( )。
A.搅拌还是不够 B.小苏打粉末太小 C.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7.游乐园里有许多形状的气球,比如圆形的、爱心形的、长条形的等等,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哪个特征?( )。
A.很轻 B.无固定形状 C.透明
8.果果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在加入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的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9.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哪一项做法是错误的?( )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沙土扑灭
10.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11.做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时,要在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的原因是( )。
A.判断杯子底部是否被水浸湿
B.判断杯子底部是否有空气!
C.看着好看
12.感冒冲剂一般都制作成细小颗粒,原因是( )。
A.可以加速溶解 B.口味更好 C.更美观
13.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方便拿住试管 B.固定试管 C.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14.火堆上撒一层厚厚的沙子,因为缺少( )火会熄灭。
A.土 B.空气 C.水
15.热气球想要下降就要( )。
A.降低热气球内空气温度 B.加热热气球内的空气 C.保持温度就会下降
二、填空题
16.空气和水一样,都具有 性空气的 形成了风。
17.做风的模拟实验时,利用小纸条(或者小风扇)放在出风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测到是否产生了 和风的 。
18.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
19.水可以通过 和 两种方法变成水蒸气。这两种方法中, 把水变成水蒸气更快些。
20.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 ,冰变成水后体积会 。
21.研究“空气有质量吗”,用到的工具是 ,在它的两端分别放入有气不瘪的皮球和若干豆子,先要调节使它 。然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发现 的一端会往下沉,说明空气 。
22.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这时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应该是 ,在结冰的过程,温度 。
23.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要比小苏打 。(选填:强或弱)
24.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沙”实验时,可以先把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我们发现 溶解在水中,用滤纸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 。(选填:食盐;沙)这个实验说明 易溶解于水, 不溶解于水。
25.“冰融化了”实验中,我们为了观察冰化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在试管上做两次标记,先是标记 面高度,再是标记 面高度,可以用 来标记。
26.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 溶解在水中;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用滤纸过滤,我们发现滤纸上留下了 。
27.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 ;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 (填“减少”或“增加”)。
28.在天平平衡状态下,再向天平一侧的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天平 ,说明空气是 。
29.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 。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30.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就会 。
三、判断题
31.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水和冰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32.在溶解过程中搅拌或振荡时不要让水洒出来。( )
33.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上升。 ( )
34.雯雯想比较食盐、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她两份两份地把它们加到不同的烧杯中来节约时间。( )
35.空气有质量,但我们无法测出空气的质量。( )
36.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加快某些物质溶解,可以用搅拌、加热水、切碎等方法。( )
37.把一种固体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杯底有沉淀,这种物质一定不溶于水。( )
38.水变成水蒸气后就变成另外一种物质了。( )
四、连线题
39.将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实验结果进行连线。
加水 能加快溶解
加热
搅拌
把物体切碎 不能加快溶解
五、简答题
40.画图表示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关系。
41.水的三态是怎样互相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42.列举4种生活中常见的空气被压缩且有弹性的例子。
43.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44.写出三种晾衣服能让衣服干得快的办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是一个凝固过程,由于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了,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大,所以夏天将啤酒等玻璃瓶放在冰箱会裂开,故C符合题意。
2.B
【详解】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如果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覆盖扑灭。
3.B
【解析】略
4.B
【详解】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已经平衡的简易天平,一端是充足气的篮球,另一端是装了绿豆的桶。此时如果把篮球的气放掉,篮球一端变轻上翘,有豆子的一端向下倾斜;要保持简易天平继续平衡,应该从桶里取出一些绿豆,故B正确。
5.B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在冲泡感冒冲剂时,搅拌、用热水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6.C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实验后发现,在溶解4.5克小苏打后,杯子里的小苏打就很难再溶解了,这是因为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同时也说明小苏打在水里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7.B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空气是常见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等,被做成各种形状。所以游乐园各种形状的气球是利用了空气没有固定形状的性质。
8.C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充分搅拌后发现还有部分食盐没有溶解,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9.A
【详解】使用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等。如果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应该用湿抹布扑灭或者用沙土扑灭。用水浇灭的做法是错误的。
10.B
【详解】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故B选项符合题意。
11.A
【解析】略
12.A
【详解】提高水的温度、搅拌、把物质研碎可以加快溶解。感冒冲剂一般都制作成细小颗粒,原因是可以加速溶解。
13.C
【详解】若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融化的适宜中,橡皮筋给冰面做标记,可以方便观察冰融化后水面的变化,比较冰融化后体积的变化。
14.B
【详解】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具备助燃物、可燃物、着火源(亦称温度达到着火点)。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比如空气。火堆上撒一层厚厚的沙子,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故选B。
15.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作而成的,通过降低热气球内空气温度的方式下降。
16. 流动 流动
【详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状态。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空气和水一样,都具有流动性,其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7. 风 大小
【解析】略
18.不再发生变化
【详解】根据对沸点的认识,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水变成水蒸气,有液态变为气态,体积会增大。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需要持续加热。
19. 蒸发 沸腾 蒸发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可以通过蒸发和沸腾两种方法变成水蒸气。这两种方法中,蒸发把水变成水蒸气更快些。
20. 融化 减小
【详解】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冰融化后,水的形态变了,融化后体积变小了。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融化,冰变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21. 简易天平 平衡 皮球 有质量
【详解】当天平达到平衡后,给一端的皮球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因为空气有质量,充入气体后皮球的质量增加,天平会向皮球一端倾斜。研究“空气有质量吗”,用到的工具是简易天平,在它的两端分别放入有气不瘪的皮球和若干豆子,先要调节使它平衡。然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发现皮球的一端会往下沉,说明空气有质量。
22. 0°C 不变
【详解】水开始结冰时,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冰水混合物的阶段中,冰的温度保持在0℃,全部融化后温度会上升,故在结冰的过程,温度不变。
23.强
【详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常温下,等量的水溶解的食盐比小苏打多,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4. 食盐 沙 食盐 沙
【详解】分离食盐和沙时,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沙、水、烧杯、搅拌棒、滤纸、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等。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沙”实验时,可以先把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然后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此时,水中溶解了食盐,滤纸上有沙子。我们再用蒸发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5. 冰 水 橡皮筋
【详解】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记录冰初始体积。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记录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实验中可以用橡皮筋来标记。
26. 食盐 沙子
【详解】食盐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和蒸发,分离沙子和食盐。我们先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让食盐充分溶解;再用滤布过滤,这时我们会看到滤布上有沙子;过滤后使用蒸发装置,我们把滤液再放入蒸发皿中,再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这个过程中水会蒸发到空气中,食盐会留在蒸发皿里。
27. 液态 减少
【详解】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冰融化是需要吸收热量,当自身温度达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这过程中还要继续吸热。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固态转化成液态,如果把水加热至一百摄氏度,水便会沸腾,水在沸腾时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少。
28. 不再平衡 有质量的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在天平平衡状态下,向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天平不再平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9. 空气 空气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一个空瓶子中,我们看不到有东西,实际上瓶子中充满了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广阔的空间中。
30. 轻 上升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31.×
【详解】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它们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冰是水的固体状态,水是液体状态,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故题干说法错误。
32.√
【解析】略
33.×
【详解】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烧杯壁开始出现小气泡,直至水沸腾,温度不再上升。
34.×
【详解】在做对比实验时要确保有且只有一个对比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时,需要一份一份加入食盐,能够比较准确地比较溶解能力差异,两份两份地把它们加到不同的烧杯中,并不能节约时间,因为同样条件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一样的。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35.×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有质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36.√
【解析】略
37.×
【详解】是否溶于水除了看是否有沉淀外,还要考虑溶解度的问题,即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比如将整袋食盐倒入一小杯水中,搅拌后静置,杯底也会有沉淀,这是因为一小杯水无法溶解过量的食盐,但不能说食盐不溶于水。
38.×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铁水变成钢锭等这一类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9.
【详解】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都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加热、搅拌、把物体切碎都能加快溶解,加水不能加快溶解。
40.
【详解】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是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水蒸气是气态,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冰是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
41.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温度的变化。
【详解】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42.气球、轮胎、篮球、游泳圈等
【解析】略
43.用物体衡量或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 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测量空气的质量,可以用电子秤,先称出空袋子的质量,然后称出装满空气的袋子的质量,差值就是一袋空气的质量。
44.晒在有太阳的地方,晒在有风的地方,把衣服摊开晒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