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30 22: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吸收营养的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
A.小肠 B.胃 C.大肠
2.在设计和制作我的小乐器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选择材料后,直接开始制作
B.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和改进,直到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C.展示评价各组制作的小乐器时,只评价小乐器的优点,不需要提出改进的措施
3.食物在人体各消化系统的“旅行”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没有用手摸脏东西,所以饭前不用洗手
B.可乐含有糖类,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我们要多喝
C.食物有很多分类标准,我们可按不同的标准将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5.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 )。
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
6.小明在使用一个没有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指针在0刻度以上),测得的物体重力为5N,那么物体实际重力大小( )。
A.小于5N B.等于5N C.大于5N
7.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文具盒的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与“0”刻度相平
B.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测量值会损坏测力计
C.挂上文具盒,测力计的弹簧形状会变短
8.同一种声音分别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空气 C.钢铁
9.下列声音中,( )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A.口哨声 B.流水声 C.鸟叫声
10.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以下对耳保护不利的是( )。
A.不乱拧耳廓
B.频繁地掏耳朵
C.不对别人耳朵大声说话
11.如图,从左向右依次敲击的铝片琴,音高的变化是( )。
A.低-高 B.高-低 C.无法判断
12.对于人体来说,每天补充( )最有益。
A.可乐 B.白开水 C.果汁
13.下列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
A.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B.我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C.我们能听到咽口水的声音
14.不能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 )。
A.音色 B.松紧 C.长短
15.一位同学喝完汽水后对着瓶口吹气,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瓶身
二、填空题
16.学校组织体检,请你根据小明的体检情况,帮他分析一下。有蛀牙,小明应注意 。
17.小提琴的音调 (高/低),大提琴的音调 (高/低)。
18.放在斜坡上的小车会自动滑下来是因为小车受 作用。
19.声音的 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20.科学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简称 。
21.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 ,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
22.物体所受到的力应该用 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
23.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用来切割食物的是 。
2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 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物体。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5.声音可以在固体、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
26.声音可以在 、 、固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7.当我们讲话时,靠的是喉咙里的声带 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当你用自己的中指分别弹叩自己的前额、前胸及腹部,将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其中感觉到音高最高的是弹叩 时产生的声音。
三、判断题
28.音叉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 )
2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同时排放出氧气。( )
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我们的肺活量。( )
31.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
32.声音只能向前传播。( )
33.声音不能在水里传播,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34.人们在鞋底做上花纹,仅仅是为了美观。( )
35.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
四、连线题
36.将下列情形的力分类并连线。
使苹果往下落的力 摩擦力
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力 重力
射箭时弦产生的力 弹力
使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的力 反冲力
自行车刹车时受到的力
五、简答题
37.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有哪些?减小摩擦力的设计有哪些?
38.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39.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40.小文因有龋齿而牙痛。作为同学,你有何建议?(至少三点)
六、实验题
41.下图是课上做的实验装置图,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题。
(1)这是模拟( )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
(2)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
A.低 B.强 C.弱
(3)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 B.空气 C.杯子
(4)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有一个( ),它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听小骨 B.耳蜗 C.鼓膜
(6)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人的耳朵分外耳、( )耳、( )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吸收营养的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小肠,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消化器官,要求学生掌握吸收营养的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小肠。
2.B
【详解】A.选择材料后,直接开始制作,错误;制作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不能直接开始制作;
B.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和改进,直到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正确;
C.展示评价各组制作的小乐器时,只评价小乐器的优点,不需要提出改进的措施,错误;展示评价各组制作的小乐器时,优缺点都要评价。
3.B
【详解】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上皮吸收,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0个小时。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4.C
【详解】食物有很多分类标准,我们可按不同的标准将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饭前要洗手;B错误,可乐含有糖类,属于碳酸饮料,我们要少喝。
5.C
【详解】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
6.C
【详解】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或者以下,这时候没有把指针调节至0,就会产生误差。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小,反之在零刻度线以下,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大。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物体的重力是5N,该物体实际的重力大于5N。
7.B
【详解】测力计使用的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2)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持平。(3)被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值。(4)拉动测力计的方向要和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A、读数时视线与“0”刻度相平是错误的,应该与指针位置相平。
B、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测量值会损坏测力计,正确,被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值。
C、挂上文具盒,测力计的弹簧形状会变短,错误,挂上文具盒,测力计的弹簧形状会变长。
8.C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同一种声音分别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在固体钢铁。
9.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口哨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A是正确的选项;流水声是来自自然界的声音,鸟叫声是鸟发出的声音。
10.B
【详解】我们的耳里有一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很薄,要避免频繁地掏耳朵,以免损伤鼓膜。
11.A
【详解】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所以从左向右依次敲击的铝片琴,铝片琴从大到小,振动速度从慢到快,音高的变化是从低到高。
12.B
【详解】对于人体来说,补充白开水最有益。白开水即新鲜又暖胃肠,所以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它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13.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A的说法正确。
B、我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B的说法错误。
C、我们能听到咽口水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的说法错误。
14.A
【详解】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音色不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
15.B
【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一位同学喝完汽水后对着瓶口吹气,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16.少吃糖
【详解】糖类被认为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糖类可以为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繁殖,因此会侵蚀牙齿,引发龋齿。根据保护牙齿的认识,为防止蛀牙,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少吃糖。
17. 高 低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提琴振动较快,声音较高,大提琴振动慢,声音低一些。
18.重力
【详解】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放在斜坡上的小车会自动滑下来是因为小车受重力作用。
19. 强弱 强 弱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0. 力 “牛”
【详解】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21.各种声音
【详解】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能给我们传递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各种声音,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2.测力计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力的单位是牛顿。
23.门齿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
24. 往返 振动 振动
【详解】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25. 液体 真空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6. 气体 液体 真空
【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7. 振动 前额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我们讲话时,靠的是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当你用自己的中指分别弹叩自己的前额、前胸及腹部,将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其中感觉到音高最高的是弹叩前额时产生的声音。
28.√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所以题目说音叉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是正确的。
29.×
【详解】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0.√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31.×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用力打击过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产生的声波,遇到水使水产生了振动水面会溅起水花,故错误。
32.×
【详解】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3.×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可以在水里传播,也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题干错误。
34.×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人们在鞋底做上花纹,较为粗糙,与地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增大摩擦力。
35.×
【详解】略
36.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每种物体受到的力的种类是不同的,比如使苹果往下落的力是重力;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力是反冲力;射箭时弦产生的力是弹力;使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的力、自行车刹车时受到的力都是摩擦力。
37.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车把的花纹、轮胎的花纹;减小摩擦力的地方有:链条要滴润滑油、脚路板的轴承。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3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解析】略
39.固体、液体、气体。
【详解】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0.建议:(1)要经常刷牙,早晚都要刷,晚上尤为重要;(2)少吃甜食,如果吃了甜食,一定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多饮白开水,少喝碳酸类饮料;(4)少剔牙;(5)不要吃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
【详解】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龋齿是青少年常见的牙齿疾病,如果发现有龋齿,应该尽快就医治疗,防止病变继续发展,同时要做好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等。
41.(1)B
(2)B
(3)B
(4)C
(5)C
(6) 中 内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耳郭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
【详解】(1)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可知,这是模拟耳朵鼓膜振动的装置,故选项B符合题意。
(2)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幅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3)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
(4)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有一个鼓膜,它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6)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