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二)
——探究一词多义
“ … … 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帮 助, 共收到读书故事 、 读书经历 、 读书心得等来 稿200余篇 。 我谨代表 “ 雨燕 ” 文学社对所有投 稿的同学表示敬谢不敏 … … ”
敬谢不敏
环节一、锁定问题,初步感知。
高中语文
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
环节一、锁定问题,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27页, 解释例1中的
“ 绝 ”, 与例2中的“信 ”,在各句中的意思, 并思 考这些不同的义项之间有什么关联?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高中语文
例1: 绝
①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劝学》 )
绝: 横渡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
绝: 僻远
③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
绝: 独 一无二
高中语文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④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 绝: 阻断, 隔绝
⑤会当凌绝顶, 一 览众山小(杜甫《春望》 ) 绝: 极
⑥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 亭看雪》 ) 绝: 断绝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高中语文
绝:
横渡/僻远/独 一无二/ 阻断, 隔绝/极/断绝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高中语文
例2: 信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诚信,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 信任,
③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信: 信使,
④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确实,
⑤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 任凭,
⑥半封京信半题诗 信: 信函,
高中语文
守信
相信
送信的人
的确
随意
书信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信 ”是会意字, 金文的 “信 ” 写作“ ” 指人口中说出的话,“信 ” 本义是诚, 言语真实。
“说文古文” 将信写作“ ”, 从言, 从心, 表示言从心出, 要心口如 一
环节二、结合语境,积累探究
高中语文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137页, 阅读学习资源资料摘编 一 组 (2 ), 圈画重要信息, 了解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抓住 一 个词的本义, 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 纷繁的词 义都变为简单而有系统的了 。 对本义有了体会, 对于某些词 义可以推想而知, 而且也可以了解得更透彻。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高中语文
所谓词的引申义, 指的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 由词的 一 个意义产生出另外 一 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 意义 。 词义引申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 一种方式, 是“ 辐射式的引申 ” 即由 一 个意义向各 个不同方面的引申。
第 二种方式是“ 链条式的引申 ”: 由甲义引申为乙义, 又由乙义扩大引申为丙义, 这样 一环套一环的引申。
高中语文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节: 本义为 竹节
1. 用于树木, 则指木节 。 槃根错节
2. 用于动物, 则指关节 。 彼节者有间
3. 用于时日, 则为节气 。 十 二 度 二 十四节
4. 用于音乐, 则为节奏 。 钿头银篦击节碎
5. 用于社会政治, 则为法度 。 礼不踰节
6. 用于道德方面, 则为节操 。 时穷节乃见
7. 用于动作, 则为节制 、 节省 。 节用而爱人
高中语文
环节三、辐射式的引申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高中语文
如: ①楚灵王好士细要( 《墨子 · 兼爱》 ) ②阴资装, 百余里要之( 2000年高考题)
“要 ”, 它是“ 腰 ” 的古字 。 篆文作“ ”,
即 一人两手插腰 。《说文》 称“ 要, 身中也 ”。
环节三、链条式的引申
高中语文
“ 重要 ”( 如“ 要职 ”) 、 “ 简要 ”( 如“ 要 言不烦 ”) 、 “ 要领 ”、 “ 约定 ”等。
腰→ 1. 中间→2.半路拦截→3.要挟→4. 求得→ 5. 需要
环节三、链条式的引申
高中语文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词义引申的树形图
高中语文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 有 一 些词语如果由比喻和
借代而产生的词义用得很普遍, 约定俗成而形成固定 的词义, 那就也可以看作是词义的引申 。 比如干戈指 战乱, 崩指帝王死, 手足 ” 比喻 “ 兄弟 ”, 用“ 虎 口 ” 比喻危险境地。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高中语文
环节三、引申的规律
高中语文
例: 被
被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 被子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李白《古风》 )
被: 覆盖
被以不慈之伪名(屈原《哀郢》 )
被: 蒙受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司马迁《屈原列传》
被: 表被动
高中语文
环节三、探寻规律,培养语理
请同学们从所学的古诗文中再梳理 一 些 一词多
义的例子。
完成 任务单中“ 朝 ”、 “ 道 ” 、 “ 当 ” 、
“ 间 ” 的练习。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高中语文
1 、 早晨 。 如: 朝闻道, 夕死可矣 。( 《论语 里仁》 )
2 、 早起上朝, 朝见 、 朝拜 。 如: 相如每朝时, 常称病, 不欲与 廉颇争列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 、 官员们上朝的地方 。( 如: 于是入朝见威王 。( 《左传 邹忌 讽齐王纳谏》)
4 、 朝代 。 如: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 )
高中语文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例如: 朝
例如: 当:
1 、 承当, 承受 。( 当之无愧)
2 、 应当 。(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
3 、 将要 。(今当远离)
4 、 对着, 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
5 、 值, 正在 。( 当时此, 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 6 、 抵挡 。( 锐不可当)
高中语文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例如: 道
1 、 道路 。(会天大雨, 道不通《陈涉世家》 ) 2 、 道义 。(得道多助《孟子》 )
3 、 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4 、 说, 讲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高中语文
例如: 间
1 、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2 、 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
3 、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4 、 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5 、 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
6 、 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 · 潼关怀古》 ) 7 、 间隔, 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
8 、 暗暗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
高中语文
环节四、自觉运用,固化提升。
自主积累梳理学过的文言文中实虚词的 一词多义现象。
如: “ 兵 ”“报 ”“ 亡 ”“ 理 ”“ 负 ”“ 若 ”“ 通 ” “暴 ”“ 书 ”“ 闻 ”“ 适 ”“ 发 ”“ 当 ”“ 为 ”“ 会 ”
“ 以 ” “相 ”“知 ”“ 引 ”“ 长 ”“ 军 ”等。
作业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