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在浅吟低唱中体会古诗词的丰富意蕴
非高声诵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 深远之韵。
—— 曾国藩
吟咏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 而且亲切 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 一种境界。
—— 叶圣陶
高中语文
学习古诗文务需诵读
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
诗词富于特定的韵律和节奏, 并与诗歌所表达的情 感紧密联系在 一起
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
高中语文
诵 读 篇 目
在诵读中延展想象的空间
在错落 、 婉转的吟唱中体会词丰富的意蕴
4 《鹊桥仙》
2 《涉江采芙蓉》
3 《虞美人》
1 《静女》
高中语文
基本方法
具体分类
停顿
生理停顿 、 语法停顿 、 强调停顿
重音
语法重音 、 逻辑重音或感情重音
语调
升调 、 降调 、 平调 、 曲调
语速 、 节奏
快速 、 慢速 、 中速
诵读的基本方法
高中语文
《诗经》
节拍
四言为主, “ 二二 ” 节拍
结构
重章叠句 、 复沓回环
音韵
使用民歌或模拟民歌自然用韵
文字
先秦时期语言, 注意掌握音 、 义
《静女》诵读指导
高中语文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 爱而/ 不见, 搔首/踟蹰。
注释 :⑴静女其姝(shū):娴静的女子很漂亮。
⑵俟(sì): 等待。
⑶城隅(yú):城角。
⑷爱:通“ 薆(ài) ”, 隐藏。
⑸见(xiàn):通“ 现 ” 。
⑹搔首踟蹰(chí chú): 以手指挠头, 徘徊不进。
高中语文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注释 :⑺娈(luán): 美好。
⑻彤管: 红色的管状物 。 一说初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 即下 一章所说的“ 荑 ”。 ⑼炜(wěi): 色红而光亮。
⑽说怿(yuè yì):喜爱。
⑾女(rǔ): 同" 汝", 这里代指"彤管"。
静女(《诗经》)
高中语文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注释 :⑿自牧归荑(kuì tí):从远郊归来, 赠送我荑草 。 归, 通“馈 ”, 赠送 。 ⒀洵(xún): 的确 ,确实。
⒁匪(fēi)女(rǔ)之为美: 并非你这荑草美 。 匪,“ 非 ”, 表否定判断。
在吟咏中逐渐 发现 、 逐步建构,
以想象还原诗歌的 动人情景, 感知先 秦淳朴的风俗和纯 真无邪的爱情生活; 同时感受民歌的音 韵之美。
静女(《诗经》)
高中语文
静女
《诗经 · 邶风》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诵读:鲍睿熙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1班)
《静女》诵读示范
高中语文
词牌 、 曲调定格律
因情选词, 按词定韵
知人论世, 把握基调
《虞美人》诵读指导
高中语文
此首感怀故国, 悲愤已极, 起句, 追维往事, 痛不欲生 。 满腔恨血, 喷薄而 出, 诚《天问》 之遗也 。 “ 小楼 ” 句承起句, 缩笔吞咽; “ 故国 ” 句承起句, 放 笔呼号 。 一“ 又 ” 字惨甚 。 东风又入, 可见春花秋月, 一 时尚不得遽了, 罪孽未 满, 苦痛未尽, 仍须偷息人间, 历尽磨折 。 下片承上, 从故国月明想入, 揭出物 是人非之意, 末以问答语, 吐露心 中万斛愁恨, 令人不堪卒读 。 通首 一 气盘旋 , 曲折动荡,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虞美人》诵读指导
高中语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 不堪回
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 一 江春
水/向东流。
在错落 、 婉转的吟唱中体会词丰富的意蕴
高中语文
虞美人(李煜)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 一 江春水向东流。
诵读:张子良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1班)
高中语文
《虞美人》诵读示范
虞美人
请你借助我们讲到的方法, 根据书上的诵读提示, 在《涉江 采芙蓉》和《鹊桥仙》 中任选 一 首, 认真揣摩, 设计出诵读方案, 并在班级中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作 业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