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复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复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06: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复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托尔斯泰及《复活》原著内容,把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 2. 品味语言,鉴赏小说通过语言 、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 探究小说题目“复活 ”的含义,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 入 同学们好! 欢迎继续收看《复活》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为圆满完成话剧节的演出任务, 上节课导演组 、编剧组 、海报组的同学 已经对作者 、原著内容以及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对课文的情节 、对玛丝洛娃 和聂赫留朵夫两人的心理变化绘制了表格和图谱 。课后完成了 150 字的海报 文稿 。第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要把《复活》成功地搬上舞台, 重要的是忠实于原著 。如何做到忠实, 首先是正确理解, 准确把握人物 。今天这节课, 我们主要是探讨作者如何塑 造这两位主人公形象的。 学习任务: 品味语言, 细读文本 。通过分角色朗读,鉴赏人物的语言 、神态 、动作 等描写手法,把握人物心理。 结合同学的点评,解答大家上节课的阅读困惑,也可以检查表格图像是 否有误差。
学习活动一 :分析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心理。 问题:从“您”和“你”的称谓变化中,表现出聂赫留朵夫的怎样的心理变化? (进而可以思考其精神本质。) (聂赫留朵夫小组点评): 场景一:铁栅栏相见 【文段一】说明:PPT 文段展示有省略,只截取了课文中的相关文字。 “我想见见…… ”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 ”还是“你 ”,但随即 决定用“您 ”。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来是…… ”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 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 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解读】 为何聂赫留朵夫纠结“您”还是“你 ”的称谓? “您 ”是一种尊重,也意味着距离。“你”则比较平等, 意味着亲切 、 亲近, 有时也可以意味轻视 、 瞧不起 。我们可以理解为: 由于两个人身份地位的悬 殊,聂赫留朵夫怕玛丝洛娃产生自己瞧不起对方的误解;也可以理解为十年 不见,彼此生分 、 隔膜和疏远感, 还可以更深一步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心理背 景:他在来探监之前一直忐忑的, 犹豫的,胆怯的, 认为自己在人格上是丑 陋的 、 自私的 、有罪的, 而玛丝洛娃虽然身陷牢狱,但她是无辜的,在灵魂 上是善良的纯洁的 。 用“ 您 ”来称呼, 一方面给玛丝洛娃这个身份比自己地位 低的囚犯以人格上的尊重,“我想见见您……我…… ”以此来表现自己请求宽 恕,认罪态度的真诚 、郑重 、庄重。 【文段二】 “我来是要请求您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象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 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 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 ”他又叫道。 【解读】 需要说明的是,在草婴早期的译本中,这一段中的称谓都是“你”。教材采 用的版本时“您”。如果按着原来的版本,当聂赫留朵夫大声请求饶恕时,把称 谓改成 “你”,该怎么理解呢? 用“你”来称呼, 一方面往日的称呼习惯使然, 两个人毕竟交往过 、 亲近 过,相爱过 、 下意识中会还原原来的称谓模式 。 另一方面, 玛丝洛娃的皱起 的眉头和阴沉的表情让他更加紧张和胆怯,情急之下, 忘记了事前刻意的称 谓设定:“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请你饶恕我, 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 … …”,聂赫 留朵夫急于让玛丝洛娃接受他,表现出认罪态度的急切 、恳切。 场景二:长凳交谈 【文段三】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 ”聂赫留朵夫开 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 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 说说…… ”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 …… “那事早就完了。 ”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 ”聂赫留朵夫说。 【解读】 长凳交谈问旧,称谓为何又变成“您 ”? 玛丝洛娃走出铁栅栏,来到长凳前,聂赫留朵夫让自己稍加平静 。 当问 及旧事, 当问起玛丝洛娃为他生下的那个孩子时,聂赫留朵夫“感到脸红了”, 这个细节表明他为自己犯下的罪孽深感不安, 为曾经的卑劣行径深感羞耻, 悔恨 、内疚、羞耻,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在这段文字中,称谓再次回到“您”, 再次表明聂赫留朵夫内心深深的负罪感和祈求宽恕的真诚。 场景三:讨要卢布 【文段四】: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 行。 ”她突然说。 “行,行。 ”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 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 ”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 ”了。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 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 ” 【解读】玛丝洛娃媚笑着向他要钱,他 “窘态毕露 ”。在激烈的心理挣 扎后为何直接称呼“卡秋莎 ”?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 ”,为什么“ 没有使他疏 远,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 ”与她接近?在经过心灵的摇摆斗争之后, 他在失望中获得某种新的使命和责任 :那就是在已经堕落的玛丝洛娃面前, 不仅他需要被宽恕, 需要自我救赎,玛丝洛娃心灵同样需要被救赎,他应该 成为玛丝洛娃灵魂的唤醒者 。他的称呼从“您”又变成“你”, 以至直呼“卡秋莎”, 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玛丝洛娃重新变回当初那个天真可爱,心中善良纯 洁的女孩子 -- -卡秋莎。通过救赎玛丝洛娃实现自我救赎。所以,他甚至还想 说他要同她结婚。 场景四:告别时分 ……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 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 ”… … 【解读】 之所以他又恢复了“您 ”的称谓,是因为在玛丝洛娃的目光里, 发觉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我还有许多 话要对您说,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 的话要对您说, ”一方面怕过分亲切的称呼引起玛丝洛娃的反感, 一方面在 诚恳 、热切祈求宽恕的恳求之外,在礼貌 、客气中, 多了一份自我救赎和救 赎他人的决心。 “您”和“你 ”的人称变换,其实反映了聂赫留朵夫内心激烈的矛盾震荡,表 现了他走向“精神复活 ”时抉择的艰难。在刻画聂赫留朵夫时,作者将人物放在 特定的矛盾处境中,从寻求原谅 、试图唤醒到决意救赎 。用内心独白 、对话, 以及全知视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一个内心矛盾, 灵魂痛苦,艰难迈 出忏悔第一步的青年贵族形象。 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曾为昔日的恋人写过一首《我爱过您》,许多翻
译家又译成《我爱过你》, 学习活动二:分析玛丝洛娃的心理活动。 思考讨论 :课文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节来刻画心理,多次描写玛 丝洛娃的“笑容”及神情,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玛丝洛娃小组的点评: 【文段一】——铁栅栏初见(第一次出场)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 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 没有认出他来。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 ”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 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 苦地皱起来。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 ”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 ”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 脸突然变得陰沉了。 ……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解读】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玛丝洛娃刚开始看到聂赫留朵夫时的反应,此 时她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 ,“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 笑 ”,“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从她的“笑 ”中可以 看出,玛丝洛娃并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似乎还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引以为 荣”。她从一开始见到聂林留朵夫这位有钱的老爷,就习惯性地卖弄风骚。 当玛丝洛娃认出眼前的有钱人就是聂赫留朵夫时,职业化的笑容消失了, “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表明她内心深处沉睡多 年的隐痛被触动 。但此时,她不敢相信, 眼前的这位老爷,是曾经带给她巨 大的幸福和光亮, 随即又将她狠狠抛到万丈深渊的那个人 。 当确认出聂赫留 朵夫时,往日的种种痛苦 、不幸似乎浮现在眼前,玛丝洛娃“ 阴沉 ”的脸色、“斜 睨的目光”表明她内心的对聂赫留朵夫的愤恨 、鄙夷 、拒绝。 【文段二】——长凳交谈(第二次出场)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 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象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 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 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 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 ”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赞美上帝,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

)
【解读】在这段对话中注意对玛丝洛娃眼神的描写。 乌黑发亮,特别有神的眼睛,表明玛丝洛娃依旧保存着她的纯真, 岁月 的磨砺也不曾使之消失殆尽 。斜睨, 隐含了她对生活的不满和蔑视 。浮肿的 眼皮,则是严酷的现实与生活的重压使然。 当谈及痛苦的旧事,玛丝洛娃 “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 “ 没有抬起眼睛来 ” 这两个细节刻画了她内心无尽的痛楚 。饱受生活迫害的玛丝洛娃在极力控制 自己,在强烈压抑自己内心愤怒而痛苦的情感 。她在努力地把自己从对过去 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的处境中来 。 “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这 个含义丰富的表情,表现她非常复杂的心理,一方面是对聂赫留朵夫的真实 的憎恨不屑和拒绝, 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所迫和职业惯性致使她不得不卑微 可怜地强作媚笑, 因为她想从他身上捞点好处 。而眼前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 说,早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人,她只把他当作有钱的老爷,只想“利用他弄 到些好处”。原来部个纯洁的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从精神上来说她已经“死亡 了 。从玛丝洛娃丧失人格尊严,不知羞耻, 自暴自弃, 自我麻醉的眼神和媚 笑中, 可以读懂她悲惨痛苦的内心,读懂始乱终弃的聂赫留朵夫给她造成的 巨大伤害 。 当然,作者并没有把玛丝洛娃的堕落,加罪于聂赫留朵夫一个人 身上 。确切的说是当时的社会文化造成的罪恶。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俄罗斯一批伟大作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把罪恶 加于某个个体, 而是将其归于社会和文化 。如果读完整本书,我们对这一点 就会理解的刚清楚了。 【文段三】 “再见,我还有很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有时间了。”聂赫 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再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 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 【解读】 告别时,玛丝洛娃“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做出一种要讨 男人喜欢的媚笑 ”,“ 真怪 ”,“摇摇头”等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卡秋莎对聂赫 留朵夫的祈求宽恕的拒绝 。经历了被抛弃 、被侮辱 、被损害之后, 生活的磨 难,心灵的痛苦使她已经丧失了原本的善良和天真 。她已沦落为一个地地道 道的风尘女子。
⑧ ⑧ 内 ③
嫣然一笑 又嫌恶又妖媚又 可怜地微微一笑 又像刚才那样的 微微一笑 她鄙夷不屑地 ———微笑着说 讨
卖弄风骚 厌恶无奈 讨好利用 不满不屑 特别提醒一下: 作者除了通过语言 、神态 、 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之外,对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都有大段的第三人称的全能视角的内心剖析。 对玛丝洛娃的内心的剖析, 让我们懂得了她所有眼神和笑容的含义, 对聂赫
留朵夫的剖析,充分展示了聂赫留朵夫在“复活”路上的矛盾 、挣扎的艰难 。尤 其是“人性 ”与“魔鬼”对话几段文字:“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这个女 人已经丧失生命了。 ”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 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 以聂赫留朵夫的角度推测玛丝洛娃,深入人物内心, 详尽描述 、分析他此时 的所思所想,体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使人物的感情变化能够顺应自 身性格的逻辑, 自然而真实 。这也是表现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 法 。人物形象得到交相塑造 。思考这种从旁叙述的写法要如何运用才能不显 得直白或累赘?(舞台处理时,考虑是否加旁白)
作业: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课上的交流意见, 写 一篇关于玛丝洛娃或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心理赏析 。不少于 700 字。 (也可以联系原来学过的外国文学作品,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变 形记》等,结合本文, 比较心理描写的“层次”,做一个“心理描写鄙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