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第四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第四课时(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06: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逻辑的力量(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与思维的关系 2.学习辨识推理中的前提与结论 3.掌握推理基本分类:演绎与归纳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 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 3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推 理与思维 的关系 说起推理,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推理小说。其实“推理 ”这个概 念是逻辑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它与我们的思维密切相关。叶圣陶先 生曾经说过:“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 练语言。”思维的品质是可以进行评价的,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力超群, 往往是因为他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 而一个智慧的人,他的思维常常有如下几个特点: 求知欲、钻研性、思维的深度、智慧的灵活性、逻辑性、论据充 足性、批判性等。
1
我们往往可以发现,智慧的人具备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能够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趋势。议论的内在逻辑就是一个由可靠的前提, 根据严密的概念,推理,到达判断的过程。我们要阐明一个观点,就 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做依据,从依据到观点的逻辑思维就是推理。优秀 的推理,体现的是思维能力,它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环节一: 对推理进 行定义 我们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对推理进行定义: 明确:推理是从一个或者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
环节二: 寻找前提 与结论 提问:下列文段的前提与结论分别是什么?请梳理并分析。 (一) 毛主席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这样写到: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 团体,人民解放军, 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 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明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 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句话是 前提,而“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 句话是结论。 正是因为我们的政协会议有着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六百位代 表体现了所有党派、所有团体、所有地区、所有民族和所有海外华人 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所以我们的政协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 的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将畅所欲言,共同为了所有中国人民的美好未 来发出声音,这代表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二) 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 ” 李小二道:“五短身材, 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 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
2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 《水浒传》) 明确: 这里的前提来自李小二的观察: 那人“五短身材, 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 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 林冲得出的结论: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 (三) 《乡土中国》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 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 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 种很特殊的社会。 明确:这段文字与前两个例子不一样,因为它的前提和结论是倒 置的,这个情况在学术类作品中并不鲜见。因为很多时候,结论先出 示,后面对前提进行分条梳理,从而形成完整推理。 这里的结论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环节三: 掌握推理 常用关键 词 明确: 一般来说,推理常用的语言标志词有 前提:因为、 由于、假设、鉴于…… 结论:因此、所以、于是、 由此可见…… 使用这些关联词有利于文本表达的清晰准确和连贯性,使 得推理更加有科学有效。
环节四: 辨析推理 的正误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 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 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我们发现,这个文段在逻辑上出现了三处错误: 明确: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3
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由此可见,在逻辑上一旦出现问题,那么虽然在形式属于推理, 可是在逻辑上依然是无效的。
环节五: 掌握逻辑 推理的基 本类别 推理一般来说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一般被说成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也就是说根据某种 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例证,可以得出关于该个别性例证的新结论。 归纳推理则被说成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一定数量的个别 性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演绎推理的示例: 鲸是哺乳动物, 鲸是水生动物, 所以,有些水生动物是哺乳动物。 这里的大前提是“鲸是哺乳动物 ”,小前提是“鲸是水生动物 ”, 得出的结论是“所以,有些水生动物是哺乳动物。”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归纳推理的示例: 从我记事的第一天起,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三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 一直到今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所以,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这里的结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是从大量的个别性事实抽象、 概括出来的。体现了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特点。
环节六: 辨析推理 类型 分析下列文段的推理类型 (一)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 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
明确: 这段文字的前题是: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结论是: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这里得到的结论是个别性的,因此以上是一段演绎推理。 (二) 《河中石兽》 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楚石兽在上 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 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 1 段交代了:“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 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 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明确:这段文字是对石兽所在地点的推理,因此也是得出了个别 性结论,我们依然认为这段文字是演绎推理。 (三)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 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 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明确:这段名著中的文字体现了贾宝玉对黛玉心理的推测。最后 得出的结论:“两件皆足致疾 ”也是一个个别性结论,依然是演绎推理。 (四) 鲁迅的《藤野先生》这样写到: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 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 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明确: 这里的结论是“物以稀为贵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 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 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是前题。是一段前提在 后,结论在后的推理,因为是从个别的前题推出物以稀为贵这个结论,
5
所以属于归纳推理。 (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明确:从几个现象入手,推出“王之蔽甚矣 ”这个结论,这是类 比推理,也属于归纳推理这个大门类。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推理两大类别的差异: 演绎推理:必然性推理 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 通过分析发现: 真前提可能推出真结论 真前提也可能推出假结论 演绎的有效推理是:当且仅当按照这样的方式推理,如果前提是 真的,那么结论一定是真的。 但是归纳推理的结论范围超过了前提,所以即使采取了正确的归 纳形式,前提的真也不保证结论的真。 我们来检验一下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所有的大雁都不是天鹅。 所以,所有的大雁都不是会飞的。 明确: 这是真前提,但是却得出了假结论。 这句与前面的推理非常相似 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所有的黑熊都不是天鹅。所以,所有的 黑熊都不是会飞的。 这段推理是真前提,真结论。 它和前面的推理是相同的推理形式,即: 所有 M 都是 P
6
所有 S 都不是 M, 所以,所有 S 都不是 P。 但是,它们的推理并不都有效。 分析下列文段的推理是否准确。 在我们班上,我没有选修茶艺课,你也没有选修茶艺课,小张也 没有选修茶艺课,因此我们班没有人选修茶艺课。 明确: 我们发现,这个是个无效推理。 因为在推理中,这里的样本量太小,只有“你、我、小张 ”这三 个样本,这个推理是以偏概全的,得出的结论:我们班没有人选修茶 艺课,这个结论不可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推理错误呢? 明确:我们发现以上推理属于简单枚举法推理,要想推理有效, 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可靠性的保证: 1.被考察对象数量要足够多 2.被考察对象范围要足够广 3.被考察对象之间的差异要足够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