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06: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章句之意,了解孟子“性善论 ”的要义。 2. 理解孟子的“大丈夫 ”概念,涵养“浩然之气 ”,砥砺独立人格。 3. 赏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说语言,探究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点: 结合《孟子》有关“仁 ”“义 ”的章句,深入理解“性善论 ”的内涵。 教学难点: 探究“性善论 ”的深意。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一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导语 PPT1
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 武 、 周公, 武 、 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 —— 韩愈《原道》 【解说】 (题目“原道 ” 的意思是探究儒道的本原 。 ) 这个道是从尧传给舜, 舜传给 禹, 禹传给汤, 汤传给文王 、 武王 、 周公, 文王 、 武王 、 周公传给孔子, 孔子传 给孟轲, 孟轲死后, 没有继承的人。 孟子地位的确立,是自唐大文豪韩愈开始的。韩愈在《原道》中将孟子列为 唯一继承孔子“道统 ”的人物,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孔的继承人。他不仅把孟子媲美孔子, 而且认为自他之后,道统的传承就中断了。 孟子生活的时代,杨墨学说横流(杨: 杨朱, 战 国时哲学家, 主张“ 轻物重生 ” “ 为我 ”, 与儒家思想对立 。 墨: 墨翟, 战国初年的 思想家, 主张“ 兼爱 ”“ 非 攻 ”“ 薄葬 ” 。 ),孟子辟邪说,难壬人,奋然以维护儒道为己任,为宣扬圣人 之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韩愈认为: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 他称赞孟子“功不在禹下 ”。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惨烈的兼并战争已经吃掉了各大诸侯国之间的缓冲地
1
带,各大国开始短兵相接,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成为战争的普遍形式,其残酷性 随之大大增加。 由于民众不断减少,不少统治者开始感叹民众数量的不足。然而 杀戮并未停止,战争仍在继续,于是蓄养民力、关爱民众生命成了统治者和思想 家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孟子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有相当清楚的认识。他笔下的当 时社会也就是这副模样: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 父者有之。 ” (这句话的意思是 :周天子东迁以后 ,世运衰颓, 正道不明 ,邪伪 的学说 ,暴虐的行为, 又再兴起 。 有: 通“ 又 ” 。《滕文公下》) 在他的看来,社会从来没有这样混乱: “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民 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圣贤君王未出现, 从 来没有像这样长久过;百姓在暴虐政治下的折磨生活,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 (《公孙丑上》) 孟子在总结历史,考察现实的基础上也把目光聚焦在民众身上,他将民众的 地位与作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将孔子的“仁学 ”推向了仁政 学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二 环节二: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 PPT13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三字经》的开场白,大家耳熟能详。其实,《论 语》中并没有更多阐释人性的章句,“性善 ”是孟子明确提出的观点。 学习任务 1:朗读下面的对话,并概括告子和孟子对“性 ”不同看法。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 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 (《孟子·告子上》) 【白话译文】 告子说: “天生的资质叫做性。 ”孟子说: “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好比一切 白色的东西叫做白吗? ”告子答道: “正是。 ”孟子问道: “ 白羽毛的白犹如白 雪的白, 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 ”告子答道: “正是。 ”孟子说: “那么, 狗性如牛性,牛性如人性吗? ” 重点词讲解: (1)生:即是出生之生,是指一个体之有其存在而言。“生之谓性 ”意即:一个 体存在时所本具之种种特性即被名曰性。西汉初年的董仲舒说:“性之名非生与? 如其生之自然之质谓之性。 ”这是“生之谓性 ”一语之谛解。 (2)孟子所说的“性 ”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价值意义的性。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告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它是天生的,是人的 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孟子用了归谬法来进行反驳。他先承认“生之谓性 ”这 一命题是正确的,然后他列举了羽毛、雪、玉它们都是白色的,它们的白是相同 的。告子说,对。接着孟子以此推论,狗的本性,牛的本性,人的本性,那都是 相同的,这样的结论当然是荒谬的。 因此就证明了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 ”,这 一命题是错误的。孟子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着眼于用人的特殊性去认识人的 本质。 学习任务 2:朗读下面的文字,理解孟子“性善论 ”内涵,并背诵划线部分文字。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或曰: ‘有性善,有性不善。 …… ’今曰‘性善 ’,然则彼皆非与? ”
2
孟子 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 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 ” (《孟子.告子上》第六章) 【白话译文】 公都子说: “告子说: ‘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 ’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 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 ……也有人说: ‘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 不善良。 ……如今老师说‘性善 ’,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 孟子说: “人的本来性情,就可以为善,这就是我说性善的意思。至于说有 些人做出不善的事,并不是人性本质的过错。怜悯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 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怜悯心属于仁德,羞耻心属于义 行,恭敬心属于守礼,是非心属于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强加给 我的,而是我本身具有的,只不过不去思求罢了。所以说: ‘思求就可以得到它 们,放弃便会失去它们。 ’…… ”) 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引用当时之三说以质问孟子何以必言性善。告 子之说是从人的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欲望、心理情绪)来看待人性,这种 无所谓善或恶并没有指出人与动物的不同, 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贵之处。第二 种说法,认为人性兼有善恶成分,人性可以变善也可以变得不善,为善为恶完全 是受环境影响,以此论人性,缺乏人的自主性。第三种说法,有些人生性是善的, 有些人生性是不善的,这是倾向于以人的后天表现来论人性。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这句话是整部《孟子》谈论“人 性善论 ” 关键。“乃若 ”有两解:一解为发语词,另一解“若 ”为顺也。“情 ” 字亦有三解:⑴指人的真实,指人性的本然;⑵是本性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情; ⑶指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里第二解不可取。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 性的本然而言,是能够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性善。“铄 ”字有两解:一解为 销金,引申为陶铸之意;另一解为美,谓饰成我之美者。皆可通。 孟子认为人有四种本心:第一种恻隐之心,也就是爱之心。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 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通“纳 ”)交于孺 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求)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讨厌)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 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 事父母。 ” (《孟子 公孙丑上》第六章) 这段话孟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就是当我们看到小 孩子快要跌落到水井里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会觉得惊恐怜悯,这种恻隐之心并 不是因为我们想和小孩子的父母做朋友,也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在乡党朋友当中求
3
得赞誉,更不是因为我们讨厌小孩子的哭声,我们就是因为对于“孺子将入井 ” 而感到心中不忍,这“不忍 ”就是孟子对于人性的理解,只要是人, 自然就会由 内而外地生发这种不忍之心。 第二种羞恶之心,知道羞耻。第三种辞让之心,懂得谦让。第四种是非之心, 懂得区别是与非对与错。因人有此四心,是道德的开端、萌芽,因此孟子提出与 之相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伦理。孟子认为人有了仁、义、礼、智,就如 同我们每个人有身体四肢一样。“心有四端 ”,是由内而外地产生了向善的力量, 仁是内在的品德,义是合宜的行动,礼是习得的定规,智是是非的明辨。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人皆有是心,惟君子为能扩而充之。 不能然者, 皆自弃也。然其充与不充,亦在我而已矣。 ”这说明孟子是从人的主 体性、 自觉心、道德心来论人性的,人人都有为善的能力。台湾学者傅佩荣也说: “本心即是向善的力量。 ” 人有“性善 ”这种天赋道德,有“不忍人之心 ”,就会实践“不忍人之政 ”, 人心是一切政治作为的基础。所以孟子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可知德 性的扩充、实践可以在政治中展现。 那么,怎样才能将人的性善扩充、发挥成为仁、义、礼、智呢?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养气 ”,也就是培养“浩然之气 ”,成为“大丈 夫 ”。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三 环节三:理解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 据说“大丈夫 ”这个词是孟子首先提出的。孟子有大丈夫的勃勃英气、凛凛 正气,铮铮硬气。这种阳刚之气、浩然之气是他的个性标签,孟子就如同长在战 国时代的一株参天巨树。 北宋时期,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 中写道: “孟子曰: ‘ 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 。 ’今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 充乎天地之间 ,称其气之小大 。 ” 【翻译】孟子说: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 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 学习任务 3: 朗读下面的文字,理解孟子“浩然之气 ”的内涵,并背诵划线 部分文字。 【原文】《孟子 公孙丑篇上》 (公孙丑问曰):“ 敢问夫子恶乎长? ” 曰:“ 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 曰: “ 难言也 。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 。 其 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è, 快,足) 于心, 则馁矣 。 ” 【译文】 (公孙丑问说):“ 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 (孟子)说:“ 其 一, 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即听到别人 说话时就能知道别人的问题在哪里,《论语》篇曾经说,“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 因此知言可以让 一个人更好地了解别人);其二,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 (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 。那浩然之气 ,最宏大最刚强 ,用正义去培养它
4
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 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 那浩然之气, 与仁和 义道德相配合辅助 ,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 一样疲软衰竭。 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 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 的 。 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 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 。 ” 【解析】 “气 ”,就是精神品格,用正气去培育,一点儿也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 四方。浩然之气,是超越生理的血气,是一种伟大人格在形体上的表现,发挥于 外就“至大至刚 ”。一个人的浩然正气是能让一个人顺应自然而不被人情世故或 者外在的权威等各种压力而扭曲的,所以一个拥有浩然正气的人就可以在天地间 自由从容而行。 孟子认为浩然正气“集义所生 ”,用一个“集 ”字强调要从一个人的内心不 断地向外勃发而出正气,如此由内而外就像一个人自带着正义的光芒。能集养浩 然之气,就心志刚正,于天下之事无所畏惧;能知言就能知心、知人,于天下之 人无所疑惑。当这种生命的力量勃发外化,达到《中庸》所说的“无入而不自得 ” 的境界,人的心胸一定是宽广的, 内心一定是光明的,如此可谓伟岸形象,怎不 可称为“大丈夫 ”!就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学习任务 4:根据下列章句,概括孟子所说的“大丈夫 ”的精神特质。 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 《孟子 滕文公下》) ⑵孟子曰: “说大人, 则藐之, 勿视其巍巍然 。 ” ( 《孟子 尽心下》) ⑶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 乐 也;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 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 君子有 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 (《孟子 尽心上》) 【参考译文及解说】 ⑴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广阔的 大路上。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什么呢?就是仁。《论语 里仁篇》,开篇是孔子说 的“里仁为美 ”,我住在仁里面,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天下最宽广的房子 是仁,天下最正确的位置是礼,天下最广阔的大道是义。所以,朱熹认为这句话 包含了仁、礼、义三个概念。 孟子说: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志向能够实现的时候, 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向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就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 想。“富贵不能淫 ”,不能淫什么呢?现在有一大堆金银财宝、一大群达官贵人 在我面前,但我的心不为之所动,再多的金银财宝、再大的达官贵人也不能让我 心旌摇荡,这就是“富贵不能淫 ”。我再贫困潦倒、地位卑微,我心里的志向也 毫不改变,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别人再有权有势、再威逼利诱,但我始终保 持我的气节,绝不动摇我的气节,这就是“威武不能屈 ”。面对富贵,我的心很 坚定;面对贫贱,我的志很坚强;面对威武,我的节很坚硬。这就是大丈夫,这 就是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孟子在回答齐国一个叫“垫 ”的王子关于如何提升志向的问题时,这样说: “居恶在? 仁是也; 路恶在? 义是也 。居仁由义, 大人之事备矣 。 ”(这句话的
5
意思是:居住之处在哪里?就是仁德;行走之路在哪里?就是义行。居住于仁德, 顺着义行走,德行完备的人所该做的事就齐全了。《尽心下 13.33》) ⑵说(shuì 向……进言。):孟子经常与“大人 ”会面,这里所谓的“大人 ”, 指地位高,年龄高,有权、有势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说: “ 向位高显 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 孟子教学生,不要把大人看得那么高,他也是人, 自己也是人,在精神上、 人格上、心理上,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孟子活着的时候,经常去和齐宣王、梁 惠王这些诸侯王会面,(这些诸侯王他们因为从小接受当诸侯王的教育,在言谈 举止之间,仪态就与别人不同) 。但孟子并不觉得自己比这些人要低一等,他认 为自己虽不及这些人爵位高,但依然可以让自己和他们保持精神、人格、心理上 的独立平等。所以孟子和君王们在一起时,总是表现得从容、不卑不亢。 ⑶正因为人格保持了独立,因此才能让“大丈夫精神 ”的人拥有真正的快乐。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孟子说: “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称王天下不在其 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无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 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 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 这三乐的境界直接与道德精神相联系,其中,第二层境界就是内心坦荡,没 有惭愧之心,在天地之间,巍然而立,这“是一种由个体人格的完善而引起的精 神愉快。 ”1这样的一种快乐是“具有审美愉快的性质。 总结孟子所说的“大丈夫 ”的精神特质: 1.居仁由义(或者“ 由仁义行 ”) 2. 意志坚定 3.人格独立 4. 精神快乐(自由) 积累——居仁由义,成语,意思是用心于仁爱,行事循义理。由:遵循。 由仁义行: 由仁义之心出发来施行仁义。
环节四:总结孟子的“性善论 ”。 孟子从人本性固有的“善 ”出发,“在孔子之后高扬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 独立性,充分地肯定了个体具有实现善的伟大的力量。 ”又以“配义与道 ”“集 义所生 ”的“浩然之气 ”去充实、完善、强化人格,最后,提出了个体人格的六 层境界: “ 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 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 《孟子 尽心下 14.25》) 1. 善——人心本具有向善的力量,“可欲 ”的当符合“仁义 ”,所以第一层 境界是“善 ”。 2. 信——亲自实践了善行不背离仁义,才可成为真正的人,(信,真也。) 所以第二层境界是“信 ”。 3. 美——“充实 ”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完完全全都践行了“善 ”,自然 成就了全人格之“美 ”。此种境界包含了“善 ”,但又超越了“善 ”。 4. 大——一个人自身充实后,德行焕发光辉照耀他人,这是第四层境界“大 ”。 5. 圣——化民成俗,感化民众的力量是动态的,是予人希望的,这就是第五 层境界“圣 ”。圣人是百代楷模,具有极大的感染化育的力量。 6. 神——天人合德的妙境,此最高境界似乎非人力所为,所以说“不可知之 ”, 但孟子指出此境界是保留可能性,不为人设限。
1 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1) :176
6
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在《与李养吾书》所写: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 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 鬼神亦随之。 ” 希望同学们能够秉持着孟子所倡导的“大丈夫精神 ”,去塑造刚毅的灵魂。
环节五:赏析孟子的论说风格。 (孟子) “ 曰: ‘我知言。 ’”“知言 ”的意思就是辨识言论,也就是对于 言论思想的是非、善恶、诚伪、得失,都能精察明辨。 《论语 尧曰篇》有名言:“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古人说:“言为心声。” 透过知言,我们不仅能懂得孟子“知人之心 ”“知人之政 ”的高妙,也能懂得孟 子语言的气势之美。 孟子曰:“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 马,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孟子.滕文公下》) (意思是—— 孟子说:“ 我难道喜好辩论吗? 我是不得已啊! … …(曾子的 弟子) 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 马厩里有肥马, 而民众却脸带饥色, 野外有 饿死的人 ,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 。 ’… … 我为此感到忧虑 ,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 抵制杨墨的学说, 批驳错误的言论, 这样主张邪说的人就无法兴起 。 ”) 孟子对“好辩 ”的自我说明,不仅展示了他的雄辩之才,也吐露了他“不得 已 ”的苦衷。他是以言语为武器,为烈火,以焚邪说,摒功利,正人心,扬孔道。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了尹焞(tūn)的话: “学者于是非之原,亳厘有差, 则害流于生民,祸及于后世,故孟子辩邪说如是之严,而自以为承三圣之功也。 当是时,方且以‘好辩 ’ 目之,是以常人之心而度圣贤之心也。 ” 所以,孟子的“好辩 ”,实际上是他激浊扬清,力挽狂澜的使命担当,正可 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刘勰) 在说明复杂事理时,设譬取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读者或对方心领神 会。汉代学者赵歧在《孟子题词》里说: “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 至。”《孟子》全书 261 章中,就有 93 章总共使用了 159 种譬喻。《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中孟子用“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若火 之始然,泉之始达 ”的比喻使精简的文章更富有形象性,再用“苟能充之,足以 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的对比加强了论辩气势和说理力量。 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 因。譬喻对比辞从容,刚柔相济心悦服。 清代刘熙载说: “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 中流自在,而推移费 力者不觉自屈。 ”(《艺概·文概》) 读《孟子》 ,推敲孟子之文,愿你在精神补钙的同时,也能逐渐提升把智慧 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能力!
时间 教 学 环 节 环节五:布置作业。 1.梳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证思路。 2. 阅读任务单中黄仁宇的《孔孟》,完成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题。
7
三 孔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 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既有大成至圣, 则有亚圣 。 既有《论 语》, 则有《孟子》 。 孔曰“ 成仁 ”, 孟曰“ 取义”, 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史记》 说:“ 孟子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 ”今人冯友兰, 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 底 ,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 ,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 最明显的,《论语》 中所叙述的孔子, 有 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不如孟子凡事紧张 。 所以大成至圣能 够以“ 君子坦荡荡 ” 的风格, 避免“ 小人长戚戚 ” 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 孔子 令门人言志, 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 。 而曾皙所说的, 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 和野餐,“ 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 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的主张 。 孔子 还说饭菜不做好, 这样不吃那样不吃, 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 。 孟子却毫不忌 讳地提出“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殍 ”。 而且“ 老羸转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 ”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 。《论语》 中,“仁 ” 字出现了 66 次, 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 。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 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 不仁的话, 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 他又说“ 观过 ,斯知仁矣 ” ,好像这纠正 错误 ,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 虽系主动的 ,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 孟子则没 有这样犹疑 。 他曾斩钉截铁地说:“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 水无有不下 。”孔子自己承认 ,他 一 生学习, 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 的自信, 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的 一 句话里看出 。 这种道德 力量, 经他解释, 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 。 所以他说:“ 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 有为者亦若是 。 ”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 礼 ” 非常重视 。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 ,但仍毫不迟疑地 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 然而孔子却根据“ 礼 ” 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 又因为“ 礼 ” 的需要, 孔子见南子 ① , 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 。 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 ,但为了礼尚往来, 他仍想趁 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 齐宣王称病 ,他也称病。 他见了梁襄王, 出来就说:“ 望之不似人君 。 ”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 他也不去 见鲁平公 。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 或受或不受, 全出己意 。 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 使, 出使滕国 ,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 一 事。 这中间的不同, 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 。 或许《论语》 与《孟子》 两 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 ,也有影响 。但是至圣和亚圣 ,相去约两百年, 中国的局势, 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 孟子说“ 此 一 时也, 彼 一 时也 ”, 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 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 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 年月, 虽不能确定 ,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 也县战国时代的前中段 。《孟子》 一 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 336 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 67 年,又 115 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 一 中国 。在春秋的时候, 周朝的封建制度, 已不能维持 ,但 是还没有完全败坏 。 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 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 级军官的土, 全部世袭, 一切都按成规, 而现在 一切都接受“ 礼 ” 的约束之原则
8
已不再适用 ,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 ,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 。 纵使叛逆篡位 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 。但最最重要的是, 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 全民, 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 是 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 ,布 阵有 一 定的程序, 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 也就是仍不离开“ 礼 ” 的约束 。“ 不为 已甚 ”是当时的 一般趋势 。 根据原则 ,在某种情形之下, 不追击敌人 。在某种情 形之下, 不向主敌射击, 不设险以谲诈取胜 。 既已给敌兵第 一 下白勺创伤, 不乘 势作第二 次的戳刺 。 头发斑白的人, 不拘为俘虏 。 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 神很相仿佛, 虽然这些原则并不可能全部遵守 ,但是接战时间短促, 参战的人数 受车数的限制 。 总之 ,春秋时代的战事 ,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但战事的本身, 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 孔子对当时情形, 还没有完全失望 。 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 社会 ,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 还相当的宁静 。 所以他仍提倡“ 克己复礼 ”, 显 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 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 吾已矣夫 ”, 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 他的办法端在 “ 正名 ”, 也就是恢复 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 。“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 ”更 表现 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 革命性 ”, 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 使他知道 , 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 齐人准备伐燕, 他说燕可伐 。 齐宣王 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 他说:“ 君有大过则谏, 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 ”也 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 ”他答道:“定于 一。” 襄王又追着问:“ 孰能 一之 ”孟子就说:“ 不嗜杀人者能 一之 。 ”他又曾和梁惠 王说过“ 地方百里, 而可以王 ” 。 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的严格规矩了。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 也正是商鞅受刑, 苏秦 、 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 。 战 国七雄, 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 。 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 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 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 一起坑埋— —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 商鞅相秦, 第 一件事就是“ 令民 为什伍 ”, 即是以 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 ,加之全民 。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 步兵 人数也大量增加 。“ 斩首六万 ”,“ 斩首七千 ”, 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纪录 。 孟 子说:“ 今夫天下之人牧,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 ”这句话可能反映着当时各国备 战的情况 ,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 一种控诉 。他所说的“ 民有饥色, 野有饿殍 ” 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在宋朝以后,《孟子》 成为《四书》 之 一, 实际上它占《四书》 一 半以上的 篇幅, 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 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估量 的影响 。 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 为民请命, 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情感, 有时 尤任直觉, 例如“ 见牛未见羊 ”,“ 君子远庖厨 ” 。 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 一种强 迫性的推论 。 因人既然生性为善, 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 。 这 关键处有如卢梭之论自由 。 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 例如“ 乐岁终身饱, 凶年不 免于死亡 ”, 以及“省刑罚, 薄税敛 ” ,在 一 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 ,被奉作经典, 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 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 全部 ,却不能 一体 视之为政治哲学, 一 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 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 一 样,“ 尽信书不如无书 ”。
9
(

)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 一段距离? 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 这样巨大的差别? 为什么中国会如此早熟—— 在纸张都未发明, 文书尚用竹简木 片传抄之际, 即出现至圣亚圣, 而且与孟子同 一世纪即出现了秦始皇, 且对此后 的中国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 前人已经说过: 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 耕耘容易 , 农业既盛, 人口增加, 交通又便利, 商业开始互通有无, 社会之流动性大 。加以 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 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等 。 这些解答都有根据 ,但 是没有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 ,百家争鸣, 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 一 ,在世界历史上是独 一 无二的现象。 1.根据文意,概括孔孟二人的差异,并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8 分) (1)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 ”“坦荡 ”“悠闲 ”(1 分),孟子则“凡事紧 (2)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1 分),孟子则主张性善论(1 分 (3)在“礼 ”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 ”(1 分),孟子对“礼 ”则不大重视 时代根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不至于对时代完全失望(1 分);孟子生活在战 君草菅人命(1 分)。
2.文章第二段说孟子“凡事紧张 ”,“紧张 ”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 分) 提示:所谓“紧张 ”,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1 分)、凶险的前途(1 分)而焦虑、
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1 分)
3. 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3 分)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 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 ”,所以带有强迫性。
4. “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 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 书 ’。 ”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5 分)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 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 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
5.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6 分)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 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