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肾单位肾静脉主动脉下腔静脉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器官。
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其大小、形状和位置均随尿液的充盈程度而变化。
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膀胱的形态泌尿系统的功能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尿液。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由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排尿管道排出体外。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
脊柱的两侧。肾肾肋骨 目的:概述肾的结构和功能。
器材:猪肾,解剖盘,解剖刀,肾单位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
1.学生4~6人一组,将一个完整的猪肾置于解剖盘中。先观察肾的外形和颜色,再用手捏一捏肾,用鼻子闻一闻肾的气味,将结果记录下来。
2.用解剖刀将肾纵剖,观察肾的内部结构。肾的结构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肾皮质位于肾的浅层,
呈红褐色。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部,
色较淡。 肾盂位于肾的内侧凹陷处,
下端连着输尿管。肾纵剖结构模式图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肾的纵剖结构图皮质肾乳头肾柱肾 窦肾锥体髓 质毛细血管集合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1532674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肾单位入球小动脉肾单位有哪些特点?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的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接着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并与肾盂相连。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电镜下的肾单位电镜下的肾小球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描述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通过解剖猪肾,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描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描述说出肾单位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课件、肾脏、解剖刀、解剖盘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生活污水。这些污水由每家每户的下水管道输送至城市的“排污系统”进行处理。如果城市的“排污系统”被损坏了,那么这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生:臭不可闻、污水四溢。
其实,在人体内也有这样的“排污系统”,它可以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及时地排除体外。那么人体的这个“排污系统”到底是谁呢?
生:泌尿系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泌尿系统的组成。[板书: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活动一:自主学习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
思考:人体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呢?这些器官有何功能呢?哪个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呢?
(学生看书约2分钟,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师:现在同学们对泌尿系统有一定认识了吧,它是有哪些器官组成的呢?请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那么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呢?请一学生将这些功能与结构对号入座。
生:将结构与功能贴图对应。
师:人体的肾位于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尿液就是在这里形成的。输尿管与肾相通,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层,他有规律的蠕动着,可以将尿液一点一点地输送至膀胱。膀胱的内壁也有平滑肌层,有很强的伸展性,像一个大容器一样可以贮存尿液。当尿液贮存到一定量的时候,人就有了想排尿的感觉,最终有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那么泌尿系统的这些器官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器官呢?为什么?
生:肾,因为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师:那么它是怎样形成尿液的呢?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肾的结构。
(三)肾的结构
演示实验:肾的滤过作用。
老师这里有一个漏斗,漏斗里面铺了一层浸湿的滤纸,现在在这个小烧杯里有一些绿豆和水的混合物,如果现在我将它倒入漏斗中,你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生:绿豆被留在了滤纸里,水流下来了。
师: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演示过程)果真如此,绿豆与水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绿豆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上的空隙,而水的分子比较小,可以通过。因此,水顺利地流了下来。
师:其实,这是我们常说的过滤现象。在人体内也有这样的过滤器,它就是肾。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个过滤器呢,它过滤的是什么物质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活动二:观察肾的结构
1、学生4人一小组,将完整的猪肾置于解剖盘中,先看其形,观起色,辨其味。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形状
颜色
气味
2、用解剖刀将肾纵剖,对照图11-2,观察深的内部结构。
强调:在剖的时候要注意切入点。肾的一侧是凹陷的,另一侧隆起。请你用一只手摁住,另一只手从隆起的这一侧入刀,沿着边缘将它剖开。注意安全。
(学生解剖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小组说出肾的形状、颜色、气味?
生:形状象豆子,颜色呈红褐色,气味很骚、很臭。
师:剖开以后,你们都观察到了那些结构?
生:肾皮质,肾髓质,肾盂。
师:哪个小组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特点呢?
生:肾皮质位于外层,颜色较浅;内侧肾髓质呈扇形,颜色稍深;最里面的白色部分是肾盂。
师:示图。这是外层的肾皮质,颜色比较深。分散在内侧成扇形的是肾髓质,颜色较浅。中间白色的物质是肾盂。另外,有些同学还发现了有两根血管与其相通,其他小组发现这两根血管了吗?这两根大的血管,一根是肾动脉,一根是肾静脉。好,同学们看到的和老师讲述的都一致吧?
生:质疑,观察,并找出了不同点。我观察到肾皮质,颜色应该比较浅,肾髓质的颜色比较深。
师:很好,我们对这位同学实事求是、敢于向书本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给他们组添上今天的第一颗星(掌声)。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尊重我们的眼睛。那么是不是书本出错了呢?
我们说肾是一个过滤器,那它过滤的是什么呢?
生:血液。
师:是的,血液在流经肾的时候,废物被滤走了。因此,从肾动脉进入的是含代谢废物较多的血液,而经过肾以后,从肾静脉出去的就是不含废物的血液了。
在活体或刚刚离体的状态下,因为有大量的血液经过,因此肾皮质是深红色的。而离体较长时间后,与血液断开了,肾皮质的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红色的了。
所以大家可不要小看自己的肾哦,它是一流的过滤器,经过肾的每一滴血,每天要被过滤300次。肾有如此高的过滤效能是因为里面包含了100万个犹如“过滤工厂”的结构,你知道它是谁吗?
生:肾单位。
(四)肾单位的结构
师:示图。血液都是在肾单位中过滤的,你能找到血液在肾的进口和出口吗?
师:血液从哪根血管进入?请这位同学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生:入球小动脉。
血液从哪根血管出去?
生:出球小动脉。
师:那么血液在哪里被过滤的呢?中间的这个球状结构是什么呢?
生:肾小球。
师:手势示意。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血液就是在这里被过滤的。那么物质透过来后,得有一个容器接住呀,就象我们刚才的实验一样,这个容器是谁呢?
生:肾小囊。
师:肾小囊是一个杯状物,紧紧的包住肾小球。要让小分子的物质也能进入,肾小囊的囊壁也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也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所以小分子的物质很容易穿过囊壁到达肾小囊内部。
师:那么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的思维,血液从肾小球到肾小囊,哪些结构相当于实验中的滤纸?
生:讨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的囊壁。
师:这些物质不能老停留在肾小囊里面呀,得及时的把它们送走,这又靠谁呢?肾小管,肾小管非常地细长而曲折,多个肾单位的肾小管聚到一起,就汇成了集合管。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肾单位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师:而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集合管等结构是不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呢?生:并不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
(五)结课
那么从肾小球滤过的都是废物吗?尿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解决。
板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 二、肾——“过滤器”
肾 形成尿液 肾小球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肾单位 肾小囊
膀胱 贮存尿液 肾小管
尿道 排出尿液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条理是比较清晰的,可分为三块,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我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泌尿系统的组成这里比较简单,因此采取了让学生自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辨认和总结,教师只作简单的介绍和补充。肾的结构,让学生分组观察猪肾,因为材料易得,既可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物体,又可让学生通过解剖,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最难掌控的就是实验部分的组织教学。因为初一的学生第一次解剖,都异常地兴奋。所以,我将观察的内容列成了提纲,让他们在观察的时候有明确的目的,不至于盲目地观察。最难理解的是肾单位的结构,我采取了实验比较法,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个简单的试验,模拟肾单位的一个过滤器。然后让学生和肾单位作比较,找出相应的结构,并且层层设疑,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总结结构。
资料11-1 肾的结构 1
资料11-2 泌尿系统感染的途径 1
资料11-3 尿频的原因及特点 2
资料11-4 尿痛及其常见疾病 2
资料11-1 肾的结构
肾是脊椎动物主要的渗透调节和排泄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分肾小球和鲍曼氏囊两部分。肾小球是由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的一团毛细血管网,包含大约50个毛细血管袢。鲍曼氏囊又称肾小囊,是一个中空的双层壁组成的杯形囊,它的内壁紧贴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上,外壁与肾小管的近曲小管相通。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包含髓袢降支粗段、髓袢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几部分。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相通,而各集合管都通入肾盂。肾盂与输尿管相通。哺乳动物的左右两个输尿管通入膀胱。在肾中形成的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贮存到一定体积后从尿道排出体外。肾可分髓质与皮质两层。髓质区主要包含集合管、髓袢、血管和支持组织等,皮质区主要包含肾小球、近曲和远曲小管、血管、支持组织和神经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脊椎动物的肾都有这种分层的结构,除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外,肾单位的排列是无一定秩序的。不同的脊椎动物肾单位的数目也不同,每个肾从几百个、几千个肾单位,到高等哺乳动物的肾有上百万个肾单位。肾有丰富的血液供给,而且血管系统与肾单位有特殊的关系。肾动脉由肾内侧下凹处入肾,分成四五个分支沿髓质与皮质之间进入外周的皮质。肾动脉一再分支,最后分成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体,在鲍曼氏囊中第一次分成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汇合成出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再次分成毛细血管网包围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有些肾单位还有一种“U”形小血管与髓袢平行。这些毛细血管汇合成微静脉、肾静脉出肾。
资料11-2 泌尿系统感染的途径
泌尿系统感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感染。
上行感染: 致病菌由尿道口上行进入膀胱引起感染,膀胱内的致病菌经输尿管上行至肾脏则可引起肾盂肾炎。上行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在正常人,膀胱以上的尿路无细菌生长;后尿道亦基本无细菌,前尿道则有细菌寄生。因尿道黏膜本身有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并且常有尿流冲洗,故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易致病。若经器械检查或导尿管导尿则可引起上行感染。女性发生上行感染的机会较多,这与女性局部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血行感染: 身体任何部位的细菌感染(如牙周炎、扁桃体炎、皮肤疖痈等)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时,血流中的细菌到达肾,加上肾组织有某些缺陷或异常,则易引起肾盂肾炎。动物实验证明,在健康情况下,静脉注入病菌后,病菌很快被吞噬细胞吞噬或破坏,仅极少数经肾脏由尿排出;但当肾结构缺陷,血液障碍,或尿流不畅时,细菌可停留于肾内,形成肾盂肾炎。由此可见肾组织异常,尿流不畅是血行感染的致病条件。血行感染多数发病急骤,致病菌以球菌为主,尤以毒力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常伴有肾脓肿。
淋巴感染: 右升结肠与右肾之间有淋巴管相通,在患结肠炎时,细菌可经此淋巴管播散到肾。盆腔感染时细菌可经输尿管周围淋巴结到达膀胱或肾脏。膀胱、输尿管及肾淋巴管也是相通的,当膀胱内压增高,并有膀胱炎时,细菌可经过淋巴管进入肾,引起肾盂肾炎。
在以上三种感染途径中,最常见的是上行感染。
资料11-3 尿频的原因及特点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每天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 尿量增加: 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
2. 炎症刺激: 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他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症,俗称“三尿症”。
3. 非炎症刺激: 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4. 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等。
5. 神经性尿频: 常见于精神紧张或精神病患者。此时亦会伴有尿急、尿痛。
资料11-4 尿痛及其常见疾病
尿痛是指排尿时感到尿道、膀胱和会阴部疼痛。其疼痛程度有轻有重,重者痛如刀割。尿痛常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结核、肾盂肾炎等。了解下列尿痛的特点,有助于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
1. 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多见于急性尿道炎或急性膀胱炎。
2. 排尿终末疼痛明显,多见于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
3. 排尿中突然中断伴疼痛,见于膀胱、尿道结石。
4. 排尿不畅伴胀痛: 老年男性多为前列腺增生。亦可见于尿道结石。
5. 排尿刺痛或灼烧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