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离子反应
知识点1 离子反应
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电流表:指针读数先由 ,后由 ;溶液:出现 ,溶液颜色
解释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导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2.离子反应
(1)定义:在溶液中有 参加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点2 离子方程式
1.表示: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例如,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书写步骤(以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为例)
3.意义
(1)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2)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4.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判断的核心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时要从“两易”“两等”和“两查”入手:
5.“六看”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Fe加入盐酸中:2Fe+6H+===2Fe3++3H2↑(×)
Fe+2H+===Fe2++H2↑(√)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
如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CO+2H+===CO2↑+H2O(×)
CaCO3+2H+===Ca2++CO2↑+H2O(√)
(3)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Na2CO3与稀硫酸反应:CO+H+===CO2↑+H2O(×)
CO+2H+===CO2↑+H2O(√)
(4)看是否遵守电荷守恒
如钠与稀硫酸反应:Na+2H+===Na++H2↑(×)
2Na+2H+===2Na++H2↑(√)
(5)看是否漏掉参加反应的离子
如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SO===BaSO4↓(×)
Ba2++SO+Cu2++2OH-===BaSO4↓+Cu(OH)2↓(√)
(6)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个数配比
如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BaSO4↓+H2O(×)
Ba2++2OH-+2H++SO===BaSO4↓+2H2O(√)
知识点3 离子反应的应用
1.离子检验
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加入AgNO3溶液,产生 ,再加稀硝酸,沉淀 Cl-+Ag+===AgCl↓
SO BaCl2溶液、稀盐酸 加足量稀盐酸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BaCl2溶液 Ba2++SO===BaSO4↓
CO 氯化钙、盐酸、澄清石灰水 先加入氯化钙溶液,如果产生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CO2+Ca2++2OH-===CaCO3↓+H2O
2.除杂和分离
(1)除杂:利用CO除去溶液中的Ca2+
离子方程式: 。
(2)精制食盐水:
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共存的判断
(1)离子共存判断的“一个原则”
离子共存判断实际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若反应,则不共存;若不反应,则能共存。
(2)离子共存判断的“三种类型”
①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沉淀:如图连线的两离子之间。
②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气体:如图连线的两离子之间。
③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的物质:如图连线的两离子之间。
(3)离子共存判断的“两个隐含条件”
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
②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离子反应
知识点1
1.大变小 小变大 白色沉淀 由红色变浅至无色 H+和OH- Ba2+和SO 降低
2.(1)离子 (3)难溶 难电离 挥发性
知识点2
2.BaCl2+Na2SO4===BaSO4↓+2NaCl 易溶于水、易电离 Ba2++2Cl-+2Na++SO===BaSO4↓+2Na++2Cl- 不参加反应 SO+Ba2+===BaSO4↓ 原子个数 电荷总数
知识点3
1.白色沉淀 不溶解 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2.(1)CO+Ca2+===CaCO3↓
(2)BaCl2 Na2CO3
①Mg2++2OH-===Mg(OH)2↓
②Ba2++SO===BaSO4↓
③Ca2++CO===CaCO3↓
Ba2++CO===BaCO3↓第2课时 离子反应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离子反应
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H2和O2反应生成水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双氧水(H2O2)分解制取O2
D.氨气遇到HCl气体生成白烟(NH4Cl颗粒)
2.下列实验中,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盐酸与K2SO4溶液混合
C.降低饱和KNO3溶液的温度
D.K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能引起该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
A.Na+ B.Cl-
C.OH- D.Cu2+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CO2和CaCl2溶液
B.Ca(OH)2和硫酸溶液
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一样
B.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一类反应
C.单质和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用离子符号表示
D.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可写成离子形式
6.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和FeCl3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和盐酸
知识点2 离子方程式
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B.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O2-+2H+===H2O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BaSO4↓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BaSO4↓
D.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Cu2++H2O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加入CuO:O2-+2H+===H2O
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2H++CO===CO2↑+H2O
C.在Cu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2OH-+Cu2++SO===BaSO4↓+Cu(OH)2↓
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Ag2++2Cl-===AgCl2↓
10.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
B.氢氧化钠与稀硝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
C.碳酸镁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
D.Na2CO3溶液与稀硝酸;NaHCO3溶液与稀盐酸
知识点3 离子反应的应用
11.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
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或Ag+
D.一定含有Ag+、SO
12.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Cl-、CO、OH-,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3.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H+、Mg2+、SO、Cl-、NO等离子。经检测废水呈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 )
A.H+、K+、NO B.K+、NO、SO
C.H+、Mg2+ D.K+、Mg2+、SO、Cl-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15.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Na+、Cu2+、Cl-、NO
B.酸性溶液:NH、Fe3+、S2-、SO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NO
D.碱性溶液:K+、Al3+、SO、NO
16.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Ca2+、Cl-、CO
B.Ba2+、K+、OH-、NO
C.Al3+、Cu2+、SO、Cl-
D.NH、Mg2+、SO、Cl-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Cu+2H+===Cu2++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O2-+2H+===H2O
C.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CO+2H+===CO2↑+H2O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3.下列由离子方程式改写成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2++2OH-===Mg(OH)2↓
MgCO3+2NaOH===Mg(OH)2↓+Na2CO3
B.Ba2++SO===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Ag++Cl-===AgCl↓
AgNO3+NaCl===AgCl↓+NaNO3
D.Cu+2Ag+===Cu2++2Ag
Cu+2AgCl===CuCl2+2Ag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 KCl K2SO4 Ba(NO3)2
B CO2 N2 澄清石灰水
C CuO Cu 空气中灼烧
D Ca(OH)2 CaCO3 盐酸
5.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碱性溶液中:CO、K+、S2-、Na+
B.氢氧化钡溶液中:NO、Mg2+、Na+、SO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HCO、Cl-、K+
D.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用离子来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
D.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7.下列反应①和②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①稀盐酸+碳酸钠溶液;②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
B.①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②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
C.①氯化钡溶液+稀硫酸;②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D.①稀盐酸+碳酸钙粉末;②稀硫酸+碳酸钠溶液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氢氧化钙溶液跟盐酸反应:H++OH-===H2O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
甲:K2SO4、Mg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
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
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三、非选择题
10.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铜 ②NH3 ③H2SO4 ④Ba(OH)2固体 ⑤熔融的NaHSO4 ⑥稀盐酸
(1)将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在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能导电的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上述六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将少量④的溶液加入⑤的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1.某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提示: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 )
A.Na+、K+、Cl-、SO2-4
B.Cu2+、Fe2+、NO-3、SO2-4
C.Na+、Ca2+、Cl-、CO2-3
D.OH-、Cu2+、SO2-4、Cl-
2.(双选)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③Cl-、④HCO、⑤CO、⑥H+、⑦Cu2+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不含的离子是③④⑤⑦
3.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可得原混合溶液中的c(K+)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4.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NaHSO4溶液,为确定四瓶溶液的成分,将其标号为A、B、C、D,分别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序号 实验 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 序号 实验 内容 实验现象
① A+B 生成白色沉淀 ④ B+C 无明显变化
② A+C 放出无色气体 ⑤ B+D 生成白色沉淀
③ A+D 放出无色气体 ⑥ C+D 无明显变化
(1)A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没有明显变化的实验④和⑥,其中________发生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离子反应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是离子反应。A、C均为分子之间的反应,均没有离子参加,不属于离子反应;D中尽管生成了离子化合物NH4Cl,但不是在溶液中反应,物质没有发生电离,故也不是离子反应。
2.答案:D
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没有离子参与反应,不是离子反应,A错误;盐酸与K2SO4溶液不发生反应,B错误;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饱和KNO3溶液的温度,析出KNO3晶体,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K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是离子反应,D正确。
3.答案:D
解析:加入NaOH,则Na+浓度增大,A错误;氯离子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浓度不变,B错误;加入NaOH,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Cu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铜离子浓度减小,D正确。
4.答案:B
解析:CO2与CaCl2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Ca(OH)2和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Ca(OH)2+H2SO4===CaSO4↓+2H2O,属于离子反应,B符合题意;Na2SO4和MgCl2不发生反应,C不符合题意;Na2CO3和NaHCO3不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一般用OH-+H+===H2O表示,但H2SO4和Ba(OH)2的反应就不能用OH-+H+===H2O表示,只能用Ba2++SO+2OH-+2H+===2H2O+BaSO4↓,A、B选项均错。易溶水但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如CH3COOH,D选项错。
6.答案:C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判断A中有沉淀生成;B中有气体产生;D中有水生成;只有C中不能发生反应。
7.答案:A
解析:单质、氧化物、难溶于水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D均错误;C项还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8.答案:B
解析: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属于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故A正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的实质是Ba2+和SO反应,故C正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铜不能拆,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CuO为氧化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故A错误;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碳酸钙不能拆,故B错误;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Ba2+===BaSO4↓;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Ba2++Cu2++2OH-===Cu(OH)2↓+BaSO4↓,两个离子方程式不同,故A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硝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OH-+H+===H2O表示,故B正确;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两个离子方程式不同,故C错误;Na2CO3溶液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两个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若原溶液中有Ag+,则会生成AgCl沉淀,若原溶液中有SO,则生成BaSO3沉淀,加稀硝酸,BaSO3沉淀被氧化为BaSO4沉淀,若溶液中有SO,则生成BaSO4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于硝酸,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SO或Ag+。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检验Cl-用AgNO3溶液,检验OH-用Mg(NO3)2溶液,检验CO用Ba(NO3)2溶液,而AgNO3与Cl-、CO、OH-均反应,所以不能先检验Cl-;Mg(NO3)2与CO、OH-反应均能生成白色沉淀;Ba(NO3)2只与CO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所以应先检验CO,再检验OH-,最后检验Cl-。
13.答案:C
解析:经检测废水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OH-,H+、Mg2+与OH-反应,则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H+、Mg2+,故选C。
14.答案:C
解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再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除去Ca2+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含Cu2+的溶液有颜色,故A错误;H+、Fe3+都与S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遇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Na+、K+、SO、NO之间不反应,也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Al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16.答案:D
解析: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OH-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含Cu2+的溶液有颜色,故C错误;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也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C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错误;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错误;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正确、D错误。
2.答案:D
解析:金属铜为不活泼金属,将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反应,故A错误;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故B错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故C错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可将选项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再与题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比较。MgCO3为微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应为MgCO3+2OH-===Mg(OH)2↓+CO,A错误;Ba(OH)2与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B错误;AgNO3与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正确;AgCl难溶于水,不能改写为Ag+,D错误。
4.答案:C
解析:K2SO4能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KNO3,KCl与Ba(NO3)2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但会引入新杂质KNO3,应选用BaCl2除杂,A错误;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N2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选用澄清石灰水反而会把需要保留的物质除去,B错误;Cu在空气中灼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CuO,能除去杂质且不会引入新杂质,C正确;Ca(OH)2和Ca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需要保留的物质除去,D错误。
5.答案:A
解析:A项,在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项,氢氧化钡溶液中,Mg2+和SO均不能大量存在,不符合题意;C项,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CO不能大量存在,不符合题意;D项,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但只有易溶且全部溶解的强电解质才能拆成离子,主要有强碱和易溶的盐,难溶盐、金属的氧化物也是离子化合物,但在离子方程式中却要保留化学式,故A错误;离子之间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气体、沉淀时,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离子浓度减小,所以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故B正确;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强酸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但弱酸或弱碱参与的反应,不能用H++OH-===H2O表示,故C错误;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之一即可,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O2↑+H2O,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OH-+2H+===BaSO4↓+2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错误;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Ba2++SO===BaSO4↓,故C正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O2↑+H2O,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稀硫酸与铁在常温下生成+2价铁,故A选项不正确;Ca(OH)2水溶液应写成OH-,故B选项正确;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故C项正确;MgCO3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故D选项正确。
9.答案:AD
解析:K+、SO、Mg2+、Cl-、Na+可共存,A正确;Ba2+与CO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不可能为澄清溶液,B错误;H+与CO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C错误;K+、SO、Na+、CO、Cl-可共存,D正确。
10.答案:(1)①⑤⑥ ③④⑤ ②
(2)Ba(OH)2+2HCl===BaCl2+2H2O
(3)NaHSO4===Na++H++SO
(4)2H++SO+2OH-+Ba2+===2H2O+BaSO4↓
解析:(1)①铜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⑤熔融的NaHSO4、⑥稀盐酸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能够导电;③H2SO4、④Ba(OH)2固体、⑤熔融的NaHSO4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中能自身电离导电,属于电解质;②NH3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可溶性强酸和可溶性强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如Ba(OH)2+2HCl===BaCl2+2H2O。(3)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溶液呈中性,氢离子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O+2OH-+Ba2+===2H2O+BaSO4↓。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A
解析: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且不含NO,由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四种离子与H+互相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由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可知,溶液中不能含有NO-3,B不符合题意;Ca2+与CO2-3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且CO2-3与H+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OH-与Cu2+反应生成难溶物Cu(OH)2,且OH-与H+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D
解析:因溶液是无色澄清的,则溶液中不含Cu2+。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H+,则不含能与H+反应的HCO和CO。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AgCl,但由于(2)中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引入了Cl-,根据(2)中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由于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且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Cl-。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②SO、⑥H+,一定不含③Cl-、④HCO、⑤CO、⑦Cu2+。故选BD。
3.答案:B
解析:将aL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体积为L。向一份溶液中滴入xmolH2SO4,使Ba2+完全沉淀,由Ba2++SO===BaSO4↓知,该份溶液中含有xmolBa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2xmolBa2+;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入ymolAgNO3,使Cl-完全沉淀,由Ag++Cl-===AgCl↓可知,该份溶液中含有ymolCl-,所以原溶液中含有2ymolCl-。设原溶液中氯化钾的物质的量为mmol,氯化钡的物质的量为nmol,可列关系式:2x=n、2y=m+2n,解得m=2y-4x,所以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mol/L,所以钾离子浓度为mol/L,B项正确。
4.答案:(1)Na2CO3溶液 稀盐酸
(2)CO+Ba2+===BaCO3↓ CO+2H+===CO2↑+H2O
(3)④ H++OH-===H2O
解析:(1)由表格中A与C、D反应均有气体放出,可知A为碳酸钠溶液,C和D溶液均显酸性,则B为氢氧化钡溶液,将B和C、D分别混合,B和D反应有沉淀产生,可知D为硫酸氢钠溶液,则C为稀盐酸。
(2)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Ba2+===BaCO3↓,碳酸钠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3)实验④中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知识点1 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 或 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相同点 都是化合物可溶于水,也可不溶于水
不同点 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 不能电离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常见物质的类别 通常为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水)等 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NH3)、绝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乙醇、CH4)等
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发生电离
微点拨:
电解质的判断
(1)前提:化合物;
(2)条件: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3)结果:自身电离而导电。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 均为电解质,均能电离
不同点 在水溶液中能 电离 在水溶液中 电离
常见物质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水、少数盐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用“===”连接,如Ba(OH)2===Ba2++2OH- 用“ ”连接,如CH3COOH CH3COO-+H+
知识点2 电解质的电离
1.实验探究电解质的电离(以NaCl为例)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氯化钠固体 电灯泡不发光 氯化钠固体
熔融氯化钠 电灯泡发光 熔融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发光 氯化钠溶液
2.电离
(1)定义:电解质 或 时,解离成能够 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①定义:用化学式和 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
②书写方法:方程式左边为电解质的 ,右边为电解质电离出的 ,中间为“===”(电解质完全电离)或“ ”(电解质部分电离)。
例如:H2SO4===2H++SO;NaOH===Na++OH-;NaCl===Na++Cl-;NH3·H2O NH+OH-。
方法技巧:电离方程式中,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且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酸 碱 盐
定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和 的化合物
实例 HCl、H2SO4、H2CO3等 NaOH、KOH、NH3·H2O等 Na2SO4、KCl、BaCO3、NaHCO3等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知识点1
1.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 2.完全 部分
知识点2
1.不导电 导电 导电
2.(1)溶于水 受热熔化 自由移动的离子 (2)离子 化学式 离子
3.H+ OH- 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