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主题 从《记念刘和珍君》学春秋笔法
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人教版中的经典名篇。本文感情充沛,爱憎鲜明,微言大义。本文可以训练学生鉴赏散文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学会阅读名家名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学生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学会从细微之处“披文以入情”。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对阅读较复杂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从整体感知与初步鉴赏入手,由浅入深,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逐步过渡到到学习刘和珍为革命献身的可贵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本课建立在经过2个课时的基础之上,过对春秋笔法的阐释并与原文对照,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也可以迁移的学会阅读其他言简意深的文章。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散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以春秋笔法这一定义为线索展開对全文的探究,让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情思想,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什么是春秋笔法 课前发放导学文献资料、导学案,学生自学回答。 学生自学、初步体会 新授:微而显,志而晦,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的含义。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解释春秋笔法中,并从文章中找出鲁迅先生是如何用这样的笔法体现其思想情感的。 1.“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救世主”具体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这句话记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3. “惩恶而劝善”,杜预在《春秋左氏传》中解释:不仅记叙,还进行主观评价,使善者名垂青史,恶者遗臭万年。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作者提到了哪些群体?对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鲁迅的文章以循环用反语著称,这是春秋笔法的显要特征。在课堂上可以据此对应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意在让学生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阅读文章,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把握文中含蓄语句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语句的能力。 通过对”惩恶而劝善”部分内容的总结,不仅可以达到颂革命先烈的目的,还呼吁学生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和勇于为国家牺牲的精神。 迁移:群文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是如何体现春秋笔法的?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说“国危矣” 郑伯 “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 1.举一反山,强化课堂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 2.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总结:"春秋笔法”在读与写中的意义 引入“外交黑话“激趣,布置作业撰写论文: 1.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是怎样体现春秋笔法的? 2.有哪些新闻报道中运用了春秋笔法,请予以解读? 把这种笔法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学会活用,提高写作水平,达到思维与能力提升的教育目标。 教学评价 三元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在自学环节、讨论环节及作业中小论文部分开展。 评价标准: (1)摘取材料的能力理解的准确性 (2)理解的准确性 (3)语言表达的流畅度 (4)表意的清晰性
教学过程设计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写法,被后人总结发掘并延续至今,而凡读历史散文或一些现当代散文,难免会遇到这一概念。那到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新版《辞海》”春秋笔法”条这样解释:古代学者以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鲁迅的散文向来以思想深邃,感情饱满著称,殊不知对于”春秋筆法”的运用也确是切实代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唯一重点——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春秋笔法”成为学习本文的关键。
【设计意图】
1.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全文也就2000多字,但大多数老师一般都会花上3个课时来分析,其中分量可见一斑。作为本课的唯一重点——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春秋笔法”成为学习本文的关键。
2. 如果通过对春秋笔法的阐释并与原文对照,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会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导学】
1.解释”微而显”——杜预在《春秋左氏传》中解释: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鲁迅的文章以循环用反语著称,这是春秋笔法的显要特征。
2.教师示范解读:”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就算时间是永远流逝的,那街市也肯定不是太平的。在经历了”三一八”惨案后不到两周的时间,群众可能快要忘却那次杀戮,而有革命志向者又迫于刀枪棍棒的威胁和数百人的死伤,不得不暂时停止一切反抗活动,看似平静实则不安,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怒火冲天。”无恶意的闲人”则是指不明真相的,无反抗意识的,一向逆来顺受的千万群众。鲁迅先生为其感到悲哀和同情,他们内心对自由民主早已失去了初心或者从未有过动心,蒙蔽着双眼浑浑噩噩地过着被压迫、被欺凌的生活。”有恶意的闲人”是指被日军控制的背弃宗族、背叛家国的执政府官员。他们实则无权,是傀儡,是把枪,而这把枪的枪口指着的正是千千万万的有志之士和无辜群众。鲁迅先生为这些人感到愤怒,他们是走狗,是畜生,是为千夫所指的罪不可赦的中华民族的罪人。这一句看似平静的话语背后隐藏着何等激愤昂扬,当然是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设计意图】
鲁迅的文章以循环用反语著称,这是春秋笔法的显要特征。在课堂上可以据此对应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意在让学生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阅读文章,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学生自读】
1.解释”志而晦”——杜预在《春秋左氏传》中解释:文字简约,含义隐晦。
2.学生自主分析:”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生1:”救世主”是一种讽刺的说法,是为人民忘记哀痛、忘记惨痛找的借口,但是很隐晦不容易被发现。表面上鲁迅先生只用了这三个字来为自己需要写点什么增加理由,实际上这个”忘却的救世主”时常伴随在那时的国人左右。他们不是忘记,而是选择忘记,选择默默无闻,选择逆来顺受。把”忘却”当作”救世主”为自己撇清责任,这种麻木让人感到可怜可恨。
生2:鲁迅先生也两次提到”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他的恶意推测除了执政府的无能官员,还有麻木不仁的群众,这也是他说”忘却的救世主降临”的一个重要原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受到屈辱的时候,有时会因为怯弱和无知选择沉默;当屈辱积压到一定程度超出了他的忍受范围,他会在凌辱和爆发中作出选择;如果他仍然没有勇气意识去爆发,在心志上和行动上他已经趋于灭亡。为什么这句话会流传至今,让人每每读来都精神抖擞,倍感鼓舞?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选择了沉默,而沉默是为了什么我们无从所知。而当鲁迅吼出这句话的时候,沉默的人也会有所触动:”我到底要灭亡还是爆发?”这就是这句话铿锵有力最有力量的证实。它给人一种无法估量的勇气和不可描述的未来。虽然简约,却是真切的、撕心裂肺的、鼓舞人心的,在无形中申述出自己内心的期望和情感。
【设计意图】
这一总结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把握文中含蓄语句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语句的能力。
【合作探究】
“尽而不污”,杜预在《春秋左氏传》中解释:客观详尽的记录,不偏离,歪曲,隐瞒。阅读历史散文,当然要了解一些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领会到作者写作的意图,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对应至原文有,”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这句话交待出事情发生的详细时间,以及事情发展之快超乎”我”的预料。”上午请愿,下午开枪”,这说明执政府根本没有听请愿者述说,一定是卫兵看到请愿者上门立即请示上级,上级立即下令压制,无论用什么手段必须清走这些人,于是发生了后面的”卫队开枪,死伤数百”。鲁迅先生用了”居然”一词表明他万万没想到卫队会开枪,他觉得不过是请愿,大家没有带武器,也没有使用暴力,甚至游行、静坐等活动还没举行,执政府就这样急不可耐地开枪杀人,这跟暴徒专政有什么区别? “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扑”,从背部入表明偷袭,屠杀,其一是手枪表明有军官参与,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表明执政府出动了军队,而且并不只是镇压,还有杀戮和赶尽杀绝。他们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请愿者无论身份、年纪、性别通通要枪毙。文字记录没有一点装饰,平淡无奇,却字字戳心,虽是事实却让人痛心疾首。
“惩恶而劝善”,杜预在《春秋左氏传》中解释:不仅记叙,还进行主观评价,使善者名垂青史,恶者遗臭万年。比如,”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鲁迅先生向来是爱憎分明,他对那一时期中国的政府及官员早已深恶痛绝,写文章想让所有的国人记住他们有着伪善的丑恶的嘴脸和绝情的残忍的手段。他常常说自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而当局者、流言家的凶残下劣竟远远超过他的现有意识,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类似的话语还有许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鲁迅从来不忌讳主观评价,为死者歌,为生者颂,意在唤醒世人沉睡的双眼,来看清那个污秽的世界。
【设计意图】
1. 阅读历史散文,当然要了解一些时代背景,让学生通过对平凡语句的细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领会到作者写作的意图,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2. 通过对”惩恶而劝善”部分内容的总结,不仅可以达到颂革命先烈的目的,还呼吁学生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和勇于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这也是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是春秋笔法最典型的印证。试结合分析如下语句的深义。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设计意图】
1.举一反山,强化课堂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
2.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记念刘和珍君》中春秋笔法的运用,使我们不仅知道了当时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客观情况,也知道了当时执政府的凶恶嘴脸,更是知道了当时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的伟大,这就是春秋笔法的魅力所在。不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春秋笔法”,而且更加清晰的理解了文本内涵,完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散文类的文本要求,即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4]所以,作为高中语文必修课文中的一篇,我们可尝试以春秋笔法这一定义为线索展開对全文的探究,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对这一笔法的学习不仅可以理解课文,完成学习目标,还可以把这种笔法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学会活用,提高写作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