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骚(节选)》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离骚(节选)》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09: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节选)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下面是《离骚(节选)》的第一节,请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韵脚,读出诗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节选)》一诗读起来很有乐感。诵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六七言为主,其节拍多是三、四拍,可以随文划分。
(2)用韵是隔句入韵,且中间换韵频繁。由于语音变化,许多韵脚在今天读起来已不押韵了。
(3)“兮”字读法。“兮”字的大量使用,是《离骚》的一个明显特色。它在诗中不仅可以舒缓语气,而且有助于感情抒发。诵读时应适当拖长。
(4)大量使用对偶句。其节拍划分适当注意上下对齐,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诵读时宜读出这种音韵美。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请根据《离骚(节选)》的内容为屈原做一份简历,尽量完整详细。
姓名 别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职务
成就
个人简述(侧重于个人品质和职业理想)
3.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以省略句为界)。研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自叙了身世的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些事物写进诗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
4.研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三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四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是否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句里写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艺术手法,品读赏析
5.《离骚(节选)》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骚(节选)》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读资源
1.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任左徒、三闾大夫。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以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立了“楚辞”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2.背景展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阶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到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离骚》是他政治失意后用血和泪写就的一首扣人心弦的政治抒情诗。
3.关于《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全诗共373句,2 477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写了自己遭受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4.楚辞
(1)诗体名。“楚辞”是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又称“骚体”。
(2)总集名。《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3)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句子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僻”,僻静、幽静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措”,举措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同“圆”,圆凿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同“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彰”,显著
延伫乎吾将反 “反”同“返”,返回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美人 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今义:美貌的女子。
浩荡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流亡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陆离 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固然 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本来就这样。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工巧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穷困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 名词,时节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名词,法度、准则
竞周容以为度 名词,法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名词,限度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渡过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动词,揣测、揣度
先自度其足 动词,量
修 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词,美好的
余独好修以为常 名词,美、美好
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修建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容词,长、高
修守战之具 动词,整治
善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词,擅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 动词,崇尚
素善留侯张良 动词,交好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善良、美好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朝、夕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謇朝谇而夕替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名、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词作动词,给……起名;给……取表字
羁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步 步余马于兰皋兮 名词作动词,缓行
厚 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作动词,推崇、看重
屈、抑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 使动用法,使……回转
高 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动用法,使……加高
长 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用法,使……加长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虽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连词,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连词,纵然、即使
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动词,等待
春与秋其代序 连词,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以 惟庚寅吾以降 连词,不译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把
乘骐骥以驰骋兮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长太息以掩涕兮 连词,相当于“而”
既替余以蕙兮 介词,用,拿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介词,因,因为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謇朝谇而夕替 “替”意为“被贬黜”
进不入以离尤兮 “不入”意为“不被容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体解”意为“被肢解”
状语后置句 肇锡余以嘉名 “以嘉名”是“锡”的状语
既替余以蕙兮 “以蕙”是“替”的状语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是“谣诼”的状语
步余马于兰皋兮 “于兰皋”是“步”的状语
宾语前置句 恐年岁之不吾与 “不吾与”即“不与吾”
不吾知其亦已兮 “不吾知”即“不知吾”
定语后置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岌岌”“陆离”为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1.答案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答案
姓名 屈原 别名 屈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约公元前340年农历正月
民族 汉 籍贯 楚 职务 左徒、三闾大夫
成就 诗人、政治家。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个人简述(侧重于个人品质和职业理想)
本人出身高贵,是高阳之后,与楚王同宗。被父亲寄予厚望。内心正直善良,注重完善自我。有人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愿意辅佐君王有所作为,完善政治法度,愿意奔走驱驰。本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所以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并贬黜了我。虽然如此,但我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继续坚持自己的操守。
3.(1)答案 诗人开篇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高贵的出身、奇异的诞辰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寄予莫大的期望而赐予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伏笔。他自道奇异的诞辰、美好的名字,也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理想。“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这里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2)答案 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4.(1)答案 第三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这种心志的表露。第四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就是从政治活动中的进退角度来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2)答案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写小人们的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
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
5.答案 (1)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2)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3)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4)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5)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6.答案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指君王。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这里比拟诗人周围的群小。
(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5)“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