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什么是周长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
五、多媒体资源的应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2、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各级思维,勇于探索的原动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更关注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精心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操作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培养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周长概念的建立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一、情景导入
二、周长概念的建立
1、描一描,比一比,说一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描一描描出树叶的边线。
练一练
1. 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摸一摸,说一说,理解周长的概念。
让学生同桌为一组,一名同学去摸身边喜欢的物体的面的周长,一边摸一边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另一名同学负责检查,看他说的对不对?接着交换角色。学生通过摸一摸,小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边线”在哪里?怎么找?手指从哪里开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结束?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周的边线”是连起来的(封闭的)。这样,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中,对周长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了解。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在学生用手感知身边物体的周长后,让学生把书的周长呈现在黑板上,【这里可能有多种呈现方式,我们要肯定学生的努力。错了,要鼓励,对了,要表扬。】然后让学生思考,要计算书呈现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测量什么的长度?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要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
2. 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厘米
3厘米
4厘米
2
厘
米
2
厘
米
3厘米
3厘米
1厘米
3厘米
2
厘
米
2
厘
米
6+3+4=13(厘米)
2+2+3+3=10(厘米)
2+2+1+3=8(厘米)
3、讨论,角有周长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自己的这节课的收获有个小结,也对自己的表现做个小结。
说多媒体的应用
周长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理解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导入部分,我出示了蚂蚁爬树叶的课件,通过两只蚂蚁爬树叶比赛,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了树叶的一周是从起点出发最后回到起点,这一段长度就是一周的长度。如果没有回到起点,那就不是一周了。在描一描中,利用投影仪把学生的作品能很直观的给大家欣赏和评价。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很轻松的就掌握了周长的概念。
在操作实践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展示,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计算周长的方法,同时也知道了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当然,多媒体只是辅助,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事物,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所以,我的多媒体课件并不多,更多的是让学生去操作,去思考,去讨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