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判断。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变化着。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自主探究】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①????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 伴随的现象:物质_____________的改变;物质____________的改变。
(2)化学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又叫_____________。
②伴随的现象:____________改变、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等。
③???? 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 、 、 三种。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 、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合作探究】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阅读P6~P7 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①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②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③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④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1)以上四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化学变化现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根本的依据是什么?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3.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外在表现形式
或 的改变。
经常伴随有 、 、 、
、 等现象以及 的转化。
根本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1、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在后面写上名称)
(1)潮湿的衣服在太阳底下晒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变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打破。
(5)铁生锈。
(6)食物腐败。
(7)石蜡熔化。
(8)冬天,对着窗户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9)雪融化。
(10)卫生球升华。
(11)气球爆炸
(12)鞭炮爆炸
(13)植物的光合作用
(14)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 下列工艺制作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沙子铸成沙雕 B.红纸剪成窗花 C.泥土烧制陶瓷 D.铁皮制成火箭模型
3.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课件22张PPT。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上册节 日 焰 火燃 烧钢 铁 生 锈牛奶变质溶 洞 钟 乳 石 的 形 成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学会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方法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 :纸变化后: 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纸剪成条纸燃烧【实验1-1】水的沸腾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现象: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试管口有雾出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问题: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实验1-2】胆矾研碎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问题: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操作:【实验1-3】胆矾的溶解及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1-4】操作: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现象: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2.石灰石逐渐变小。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由块状变粉末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有有无无想一想: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有新物质生成;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⑴定义:⑵特征:⑶形式: ⑷判断方法: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破碎、扩散、蒸发、凝固、挥发、
状态改变、形状改变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⑴定义:⑵特征: ⑶常伴随的现象:⑷判断方法: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生成了其它物质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等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注意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练一练:D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C化学化学练一练: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结束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5.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6.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8.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9.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10.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1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海水晒盐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
A.颜色变化 B.状态变化 C.发光、发热 D.其他物质生成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14.①潺潺的流水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5.中国古典文学是国之瑰宝,下列古诗句中哪些涉及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请填入横线上。
《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16.抄写下列元素符号5遍,并熟记。
碳 氮 氧
碳C
氮N
氧O
课件13张PPT。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上册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易
点燃时在空气中: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0.8g/ml0.8g/ml能与水互溶挥发能燃烧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情境引入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2、物理性质: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色、态、味,硬度、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导电性等。
二、物质的性质P9【实验1-2】操作: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3.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现象: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为什么会这样?(1)如何正确闻气味?
(2) O2和CO2的性质有何异同?
(3)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总结:说一说招气入鼻燃着的木条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无色无色无味无味气体气体比空气大比空气大可以不可以 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质?怎样区分它们?讨论:尽可能多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说出下列叙述分别有什么不同?
木材燃烧 木材能燃烧
冰在零度能熔化 冰融化了 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
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练一练
2、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2567℃,④密度8.9g/㎝3。⑤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但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称为铜绿。⑨高温时铜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练一练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变化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堂小结: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是:1、若出现:是、能、可、易、会、助等词汇时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两者关系:变化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若无上述词汇,则为变化。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课堂小结: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结束语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铁能传热导电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C.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
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4.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中,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6.“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9.仿照示例,任选两种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性质和与之对应的用途:( )
物质
性质
用途
氢气
可燃性
清洁、环保的高能燃料
1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1)物理变化
①????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 伴随的现象:物质_____________的改变;物质____________的改变。
(2)化学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又叫_____________。
②伴随的现象:____________改变、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等。
③?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物理性质
概念: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挥发性、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
(3)尝试练习
冰融化成水属于 变化,判断依据 。表现性质 。
面包发霉属于 变化,判断依据 。表现性质 。
?【合作探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P8~P9 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思考:
(1)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2)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描述?
(3)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2.对比: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区别
3.找关系: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独立完成习题,然后交流讨论:
(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分别说明理由。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
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 D. 酒精易挥发
(2)试比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4.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气瓶中
(3)探究结论:氧气可 ,二氧化碳可用来 ,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了物质的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
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 D. 酒精易挥发
2.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铁能传热导电 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3.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氢气,而且立刻融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请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物理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___________),取少量加热燃烧(_____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