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期末复习卷(教科版)
一、填空题(26分)
1._______________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2.食物在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3.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到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是糖类的主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5.早餐,小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_______________种食物。
6.一般情况下,同龄的学生,男生的肺活量较_______________;女生的肺活量较_______________。
7.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______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时膈肌_______________,胸腔_______________。
8.在呼吸过程中,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主要增加了_____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4分)
9.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心脏 B.肺 C.胃
10.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 )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肺 B.气管 C.鼻腔
11.龙龙和华华想比一比谁的肺活量大,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比一比谁吹响哨子的时间长
B.比一比谁一口气吹的气球大
C.比一比谁的声音低
12.今天早晨,小明吃了一碗蛋炒饭,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记为( )。
A.鸡蛋 B.蛋炒饭 C.鸡蛋、米饭
13.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A.呼吸 B.食物 C.消化
14.同学晚餐吃了米饭、肉蒸蛋,红烧鲫鱼,他这一餐吃的食物应该记录为( )。
A.3种 B.4种 C.5种
15.食物进入口腔后,和( )充分混合开始消化。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16.吃饭时要做到( ),保证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C.暴饮暴食
三、判断题(16分)
17.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的成分没有多大区别。( )
18.我们呼吸时是依靠鼻子用力来完成气体交换的。( )
19.肺活量越大的人,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越少。( )
20.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食物。( )
21.肉夹馍用面粉、鸡胸肉、生菜、蒜苔等做成,味道鲜美,里面有荤有素,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
22.处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顶端的是蔬菜和水果。( )
23.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相同,功能也相同。( )
24.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 )
四、连线题(6分)
25.将器官与其对应的作用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变成食糜
胃 输送到胃部
大肠 储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
小肠 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
食道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五、简答题(8分)
26.小学四年级男生和女生正常的肺活量范围分别是多少?
27.怎样证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六、实验题(10分)
28.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华华自制了一个模型,如图。
(1)这个模型中,各部分分别模拟的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哪一部分?请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B. C. D.
(选填“肺”、“胸廓”、“气管”或“膈肌”)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从肺经过 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经过 进入肺里。
七、综合题(10分)
龙龙(男生)和妙妙(女生)都是四年级的学生。妙妙不爱运动,体重偏重,而龙龙刚好相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获得过学校游泳比赛冠军。体检时,他们分别测量了安静状态下1分钟呼吸次数和深蹲30次后的1分钟呼吸次数,两位同学的呼吸次数测量如下:
运动方式 妙妙 龙龙
安静状态 25(次/分钟) 18(次/分钟)
深蹲(30个)后 52(次/分钟) 30(次/分钟)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29.从以上表格中看出( )。
A.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没有变化。
B.运动后,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
C.运动后,龙龙的呼吸变慢了。
30.龙龙和妙妙后续还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肺活量时,需要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不会影响结果。
31.龙龙和妙妙分别用测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的肺活量是26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 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原因可能是 。
32.分析以上材料,我认为 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我们可以建议他/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口腔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等。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的器官是小肠。
2. 消化 吸收
【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所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3.身体健康
【详解】不挑食、不偏食、正常一日三餐按时吃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4.淀粉
【详解】我们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5.三
【详解】记录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按每餐分别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方法,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3种食物,分别是青菜、牛肉和面。
6. 大 小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一般情况下,同龄的学生,男生的肺活量较大;女生的肺活量较小。
7. 肺 收缩 扩张
【详解】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扩大,体内的气体被呼出。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扩张。
8. 二氧化碳 氧气
【详解】人体内细胞代谢需要氧气的参与,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的外界氧气进入血液,同时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因此,与呼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9.B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故选B。
10.A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所以A符合题意。
11.C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详解】A.肺活量大的人可以把哨子吹响较长一段时间,可行。
B.肺活量大的人一口气可以把气球吹大一点,可行。
C.声音高低跟肺活量无关,不可行。
故选C。
12.C
【详解】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吃了一碗蛋炒饭,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鸡蛋和米饭。
故选C。
13.B
【详解】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就是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所以B符合题意。
14.B
【详解】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比如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等。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就是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
同学晚餐吃了米饭、肉蒸蛋,红烧鲫鱼,他这一餐吃的食物应该记录为4种,分别是米饭、肉、蛋、鲫鱼。
故选B。
15.C
【详解】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食物进入口腔后,和唾液充分混合开始消化,所以C符合题意。
16.B
【详解】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保证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
17.×
【详解】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18.×
【详解】我们呼吸时是依靠肺来完成气体交换的。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肺活量越大的人,呼吸的次数就越少。故该说法正确。
20.√
【详解】食物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照食物来源、食用时间、加工方式等来对食物进行分类。按照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分为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和调味品等,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分为植物性的素食和动物性的荤食,按照主次我们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按照熟和生我们可以分为熟食和生食。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给食物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食物。故该说法正确。
21.×
【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人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淀粉)位居底层;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糖类)合居第四层。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脂肪)和食盐。
故该说法错误。
23.×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不同,功能也不同,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所以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吸收。题干错误。
25.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口腔的作用是嚼碎食物, 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 。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过的食物运输到胃里。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人的消化器官中,长度最长的是小肠。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的作用是储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
26.男生1100亳~2600毫升;女生900毫升~2000毫升。
【详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27.在食物上滴上碘酒,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由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变蓝,碘酒中含有碘单质,所以向食物滴碘酒,如果变蓝,就证明含有淀粉。
28. 气管 肺 胸廓 膈肌 呼气 小 气管 吸气 大 气管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详解】(1)如图,A.代表气管;B.气球相当于呼吸系统中的肺;C.玻璃罩相当于呼吸系统的胸腔;D.橡胶膜相当于呼吸系统中的膈肌。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呼气过程,气球体积变小,外界气体从肺经过气管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气球体积变大,外界气体经过气管进入肺里。
29.B 30.B 31. 妙妙 吹了好几口气 32. 妙妙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
【分析】根据对肺活量的认识,分析测量的肺活量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我们发现肺活量的大小与呼吸的次数有关;呼吸次数少的好像肺活量更大;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提高肺活量。
29.从以上表格中看出
A.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有变化,错误。
B.运动后,妙妙的呼吸增加27次,呼吸次数是原来的2倍多,增加幅度比龙龙更大,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正确。
C.运动后,龙龙的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变快了,错误。
故选B。
30.A.测量肺活量时,不能在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此时呼吸比较急促,影响测量数值,因此错误。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如果没排干净,会使测量数值偏高,因此正确。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会会使测量数值偏低,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错误。
故选B。
31.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故妙妙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妙妙数据比标准值高很多,原因可能是吹了好几口气。
32.分析以上材料,我认为妙妙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