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期末复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期末复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30 11: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期末复习卷(教科版)
一、填空题(26分)
1.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它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__。
2.设计和制作一辆小车时,经历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_______________方案、_______________方案、评估与改进。
3.鞋底里的花纹,单车手柄上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摩擦力。
4.如下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_______________牛,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
5.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_,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6.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力升空的,火箭运动的速度越快,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7.设计制作小车一般要经历明确问题、_______________、实施方案、_______________等基本步骤。
8.我们可以使用拉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二、选择题(24分)
9.关于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
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C.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没有关系
10.我们曾做过一个“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驱动小车的力是( )。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11.弹簧测力计是由( )部分组成的。
①提环 ②弹簧 ③指针 ④刻度板 ⑤挂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12.古代人搬运重物时,会在重物下放滚木,这样做是为了( )。
A.不破坏货物 B.减少摩擦力 C.增大摩擦力
13.用气球驱动小车时,要想使气球小车沿水平方向向东运动,我们必须( )。
A.使气球喷气方向水平向东
B.使气球喷气方向竖直向上
C.使气球喷气方向水平向西
14.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制作小车时,发现小车走不了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
A.车轴不正 B.小车动力不足 C.小车的车身不好看
15.在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发现同伴在第3次测量时,秒表按得慢了一些,这时应该( )。
A.如实记录 B.推测数据 C.重新测量
16.在小车撞击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木块的重量 B.小车的重量 C.斜面的坡度
三、判断题(16分)
17.用气球做动力驱动小车,当气球松开喷气嘴向外喷气产生的力是弹力。( )
18.气球作动力装置产生的力和橡皮筋作动力装置产生的力是相同的。 ( )
19.用相同铝箔纸折不同形状的小船,它们的载重量都是一样的。( )
20.鞋底上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21.呼啸的狂风能将大树连根拔起,说明狂风具有能量,但微风没有能量。( )
22.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自己独立设计,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
2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建立了力学体系,是发射卫星和宇宙飞船的重要科学依据。( )
24.增加车身质量,可以使气球动力的赛车行驶得更远。( )
四、连线题(6分)
25.请把下列远动与所产生的力用线连起来。
提水时,水桶对手的拉力 摩擦力
橡皮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 重力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 弹力
自行车刹车时产生的力 反冲力
射箭时弦产生的力
滚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
五、简答题(8分)
26.通过实验,你认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它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是什么?
27.我们需要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枚回形针的重力,在调零后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挂一枚回形针后,发现它的重力太小无法测量。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六、实验题(10分)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 序号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快慢顺序
1 1 不动 不动 不动
2 2 3.28 3.17 3.15 3.20 3
3 4 2.25 2.15 2.11 2.17 2
4 6 0.97 0.99 0.98 0.98 1
28.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 )(填力的名称)。
29.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 )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0.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 )。
A.小车的长度 B.桌子的高度 C.实验同学的身高
3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①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 )。
②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 )。
③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 )。
A.小车不会动 B.小车开始运动 C.小车运动得越快
32.实验中小车车轮的运动方式属于( )。
A.滚动 B.滑动 C.滚动和滑动
七、综合题(10分)
3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
(1)将弹簧测力计提起,使其自然下垂,再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是不是指在“ ”的位置,若不在则需要进行调整;
(2)测量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的重物 超过最大限度量。
(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代表 N。
(5)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能量
【详解】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能量。
2. 制定 实施
【详解】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3.增大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鞋底的花纹、单车手柄上的花纹,使得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
4. 0.2 4.6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图所示的测力计,它测量的最大值是 5牛,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 0.2牛,现在的读数是 4.6牛。使用测力计时,拉力越大,里面的弹簧伸长得越 长。
5.弹力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力,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6.反冲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升空的,火箭运动的速度越快,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7. 制定方案 评估与改进
【详解】设计和制作小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 根据对设计制作流程的认识,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8. 弹力 磁力 推力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反冲力、磁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9.B
【详解】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B是正确的选项。
10.A
【详解】橡皮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橡皮筋动力小车能前进的动力来自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11.C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力的原理支撑的。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五部分组成。
12.B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系,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种做法的原理是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AC错误。
13.C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用气球驱动小车时,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东运动,我们必须使气球喷气方向水平向西。
14.A
【详解】设计制作小赛车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这样设计的小赛车更加完美。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A是正确的选项。
15.C
【详解】对比实验每组只改变一个变量,在做“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的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垫圈数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发现同伴在第3次测量时,秒表按得慢了一些,这时应该重新测量。
16.C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是小车撞击实验,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斜面的坡度,通过改变斜面坡度来改变小车的速度。
17.×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用气球做动力驱动小车,当气球松开喷气嘴向外喷气产生的力是反冲力。
18.×
【详解】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根据对力的形式的认识,气球利用反冲力驱动小车运动,橡皮筋利用弹力驱动小车运动,它们产生力是不同的。题干错误。
19.×
【详解】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用相同的铝箔纸可以折成不同形状的小船,小船的体积不一样,所产生的浮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船的体积(容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增大小船的体积,来增加载重量。
20.×
【详解】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给鞋底做花纹通过使接触面变粗糙来增大摩擦力。
21.×
【详解】能量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它产生的效果。呼啸的狂风能将大树连根拔起,说明狂风具有能量,微风能轻轻吹动树枝,虽然没有狂风的能量大,但也具有能量。题干错误。
22.×
【详解】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实验时,我们既要发挥自己聪明智慧,更需要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集思广益。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提出了力的概念,建立了力学体系,是发射卫星和宇宙飞船的重要科学依据。题干说法正确。
24.×
【详解】小车行驶时摩擦力越大,形式的距离越短。增加车身质量会增大摩擦力,使得小车行驶的距离变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想要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不同的运动产生或借助的力是不同的,比如提水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是重力;橡皮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是弹力;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是反冲力;自行车刹车时产生的力是摩擦力;射箭时弦产生的力是弹力;滚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是摩擦力。
26.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27.数出50枚回形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50枚回形针的总重力,再除以50,算出1枚回形针的重力。(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弹簧伸缩长度与拉力大小成正比,拉力越大,弹簧延伸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延伸长度越短。一枚回形针的重力太小,无法测量。可以数出50枚回形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50枚回形针的总重力,再除以50,算出1枚回形针的重力。
28.重力 29.中间 30.B 31. A B C 32.A
【解析】28.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
29.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中间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0.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桌子的高度;如果长度过长,那么小车就容易受到垫圈的重力冲出去;
31.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小车不会动;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小车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运动得越快;
3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分别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小车车轮的运动方式属于滚动,所以A符合题意。
33. 0 不能 0.1 4.5
【详解】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弹簧测力计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水平。
(1)将弹簧测力计提起,使其自然下垂,再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若不在则需要进行调整;
(2)测量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的重物不能超过最大限度量。
(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代表0.1N。
(5)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5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