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资源分析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又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策略分析
做好活动探究一,让学生理解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必须确定“一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这两个条件,当两个条件不变时,多数物质的溶解就有一定的限度。了解了这两点,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当物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这种特殊的状态就是饱和状态,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而如果条件改变,饱和溶液就有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在建立溶解度概念时,一定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的情况。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是表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情况,简单介绍三种情况也就行了。
气体溶解度与日常生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如:烧开水、鱼塘养鱼、自制汽水等。鼓励学生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提出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
情境
(设问)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
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探究
分析讨论
理解概念
(过渡)
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引导实验)
P33:活动探究一
学生分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发表观察所得:
第一次的5 g氯化钠都溶解了;第二次的5 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 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
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
归纳总结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物质无法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的溶解。但是若改变条件,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
结合实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探究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这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饱和溶液的概念。
操作
向20mL水中
加入5 g NaCl搅拌
再加入5 g NaCl搅拌
再加人5 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继续实验)
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再进行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分析)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
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分析归纳
运用知识
(引导分析)
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
“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小组讨论。
交流发言。
形成共识。
回忆刚做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
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
练习从一个实验中概括出不同的结论来。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讨论分析
形成概念
<讨论)
P35: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 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
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
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
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讨论)
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
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学生讨论。
交流发言。
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得多了。
讨论分析。
交流汇报:要在一定温度下,还要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
根据分析,
理解概念。
讨论分析:
温
度
溶
质
溶
剂
溶
液
20℃
36g
100 g
136 g
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运用讨论的方法,结合探究实验,形成共识。穿插分析比较,形成概念,理解概念。
讨论、分析、比较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读资料
树观点
(阅读)
P36: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
溶解性的关系。
P37:资料。
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阅读教材,理解溶
解性是用来粗略表
示溶解情况的。
理解绝对不溶的物
质是没有的。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
的观点看事物。
活动探究
亲身体验
分析汇总
理解内涵
(讲解)
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
P36:表9—1。
(指导绘图)
根据表9一l,绘制r1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书设计)
理解表格中各数据的含义。
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
结合自己所画溶解度曲线,讨论、分析问题,并交流汇报。
通过亲手绘制溶解度曲线,更能清楚的理解溶解度曲线所蕴涵的意义,并知道亲身体验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讨论分析
提炼原理
运用知识
(过渡)
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
1.P38: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形成共识。
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常见的现象中提炼出化学原理。
然后从化学走向生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结课题
反馈练习
(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反馈练习)
P40习题:1、2、6、7、8。
讨论、交流、发言。
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
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二、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4.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和压强。
课件43张PPT。课题2 溶 解 度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
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课前练习: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consider 5克氯化钠20ml水再加5克氯化钠5ml水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晶体溶解氯化钠晶体不再溶解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物质溶解受溶剂的量的影响20ml水5克硝酸钠5克硝酸钠硝酸钠溶液有固体剩余5克硝酸钠冷却硝酸钠溶于水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物质的溶解受温度
的影响物质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但是,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溶剂”,则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answer1、室温时,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搅拌,到烧杯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这个实验说明 。练习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某种溶质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1)、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加入此种溶质,如果溶质的量没有减少,则说明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1、在3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练习2、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1)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BCD5克氯化钠20ml水再加5克氯化钠5ml水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晶体溶解氯化钠晶体不再溶解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增加溶剂的量,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0ml水5克硝酸钠5克硝酸钠硝酸钠溶液有固体剩余5克硝酸钠冷却硝酸钠溶于水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
溶液 不饱和
溶液1.增加溶剂2.升高温度3.增加溶质1.蒸发溶剂2.降低温度1.把烧杯中80℃时硝酸钾饱和盛液冷却至室温,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烧杯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烧杯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D. 烧坏中溶液的质量不变练习2、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 。
3、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热溶液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冷却结晶。
加热蒸发溶液,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蒸发结晶。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1)0.1克NaCl溶于10克水,可以再溶解
(2)1克NaCl继续溶于10克水,可以再溶解(1)0.1克CaCl2溶于10克水,不能再溶解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饱和溶液、稀溶液(3)10克NaCl溶继续10克水,底部有固体物质,不能再溶解了饱和溶液、浓溶液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创新P 87二、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其涵义是_______注意: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改变溶剂的量不会改变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20o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盐在20o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2、在20o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
3、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4、在20o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思考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36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13.3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31.6g100g131.6g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3、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从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几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克)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溶解度温度溶解度(克)温度(℃)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从这些溶解度曲线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
3、在__ 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约为____。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6g44g60g68134g小于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课堂练习:反映出的信息? P37 4
1.通过曲线可判定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绝大多数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P37 2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有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只有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例如氯化钠。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例如熟石灰。饱和
溶液 不饱和
溶液 2.升高温度2.降低温度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2.降低温度结晶溶解度变大溶解度变小溶解度变小饱和变成
不饱和溶解度变大升高温度 2.升高温度1、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 只有④ C. ①③ D. ②④练习2、加热盛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会看到 。 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分离含有NaCl和KNO3的混合物操作步骤:
1、先将混合物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再冷却,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KNO3
2、过滤,主要得到KNO3晶体
3、蒸发滤液主要得到NaCl晶体。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1、 过滤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该两种物质在溶解性方面,一种应 ,另一种应 ;用冷却结晶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 ,
另一种应 。 练习2、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分离,对于滤液(母液)来说,
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A.滤液中不含硝酸钾 B.滤液中不含氯化钠
C.滤液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D.滤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4、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5、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6、上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7、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