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中语文《邓稼先》
教材解读:
《邓稼先》这篇课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关于人物精神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我认为应该放在理解邓稼先的人物精神上。然后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学习课文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人物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关注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先进事迹,树立学好知识强我中华的学习目标。
从人物精神的角度来说,理解邓稼先的“视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这样的精神品质;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从文章的小标题的形式以及文章抓细节突出人物特点,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然后是运用对比、衬托、正面侧面结合来揭示凸显人物精神的作用,还比如说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评这几个写作的方法。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读课文的能力,学习作者精心选材,安排结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结合《2018,这些人不会回来》和《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这样的资料链接,让孩子们通过课外收集的两弹一星功勋获奖人物的事迹。进一步的理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以及明确这些国之脊梁的精神风貌。摒弃那些追星,八卦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明确课文中写了关于邓稼先的几件事,思考作者如何进行选材和安排课文结构的。
3.感受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邓稼先,初步感受邓稼先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更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检查预习字词: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选 聘 无 垠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试着概括每一个小标的大意?
(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中国近代的悲惨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2)两弹元勋,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
(4)是民族感情?友情?侧面烘托出邓稼先严谨做出的巨大贡献。
(5)我不能走,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出邓稼先坚强奉献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6)永恒的骄傲,借用电报书信赞扬邓稼先高尚的人品,无私的奉精神。
2.思考:这六个小标的顺序能否互换?研究作者的选材和组织材料的思路。
3.小组合作,每小组负责一部分认真品读思考:每一部分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完成 的邓稼先。要求选用课文中的词句填空,并且说出依据:
示例:第一小节贡献巨大的邓稼先。
理解: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在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刻,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几经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站了起来,所以说他贡献巨大。
其他小节文中都有对邓稼先的赞美之词。很容易找的可以找到,主要是要让学生结合文本。寻找依据。
参考:(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邓稼先。
(2).两弹元勋,功勋卓著的邓稼先。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4).勇敢公正无私的邓稼先
(5).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6).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的邓稼先。
整理学生答案,明确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出示邓稼先回国的经历及评价邓稼先------无论到哪里都顶的上三个师的兵力。)
4.进一步思考:
这些小标题你最欣赏哪一个,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示例: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这个小标题如恢弘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人物。再如第五部分的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身份,单是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深深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课堂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各自收集的邓稼先故事,进一步体会其爱国情怀。
五.课堂小结课文采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多种表达方式生动而真实的记录了邓稼先一生的典型事迹。文章构思巧妙将零散的事件有机的组合起来体现邓稼先为国家科研献身的伟大主题,表达作者融爱国情与友情于一体的深厚感情。
六.作业
写作《我眼中的邓稼先》,要求从某一方面来写你认识到的邓稼先,字数150字左右。
《邓稼先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分析文章重点语段,研读文章语言特点,感受文字中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品质。
2. 拓展阅读“两弹一星”科学家事例,明白“国之重器”“国之脊梁”的深刻内涵。
3. 感受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心中对偶像的定义,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中学生。
一:导入新课:
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位身为先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节课我们继续走入课文,感受他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有所发现吗?从文中圈点勾画并做出分析。
同学们合作研讨:
第一个角度:修辞之对比: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有什么作用?
参考:这样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讲究为人的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成为自身的气质品质。而且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表现了邓稼先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修辞之引用: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歌”的作用。
参考: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的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引五四时期的歌儿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这样含蓄委婉的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修辞之排比:第一第三第五小标中均有,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第二个角度:句式的变化 整齐的句式与长短句交错使用,前者有气势,读来朗朗上口,后者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第三个角度:语言的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
三.重点语句的理解:
1.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人”,“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讨论明确: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愿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2.“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明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拓展阅读:
(一)2017年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
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侯云德院士。年过八旬的王泽山,一生专注于研究火炸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年近九旬的侯云德,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二)《2018,他们不会回来》讲述2017年离我们而去的国家之栋梁的故事。
思考:从这些人身上你读到了哪些共同的品质?对你有何启发?
老师的话:同学们,这些人都可以称得上“一个人挺起一个国”的伟人,这些国之脊梁才是我们应该去追的“星”呀!他们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让我们抛开小我,做一个有格调的人。
五:作业:课下收集阅读“两弹一星”科学家的先进事例,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