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27 09: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式的有关概念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的概念;2、能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概念。
学习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项和次数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
(4) 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
二、自主导学
请观察上述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1、单项式概念:
通过特征的描述,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即由 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补充,单独一个 或一个 也是单项式。例如:a ,5。
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2)abc; (3)b2; (4)-5ab2; (5)y; (6)-xy2; (7)-5。
2、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 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
三、典例分析: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①x+1; ②; ③πr2; ④-a2b。
答:① ,因为 ; ② ,因为 ;
③ ,因为 ; ④ ,因为 。
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7xy2的系数是7; ②-x2y3与x3没有系数; ③-ab3c2的次数是0+3+2;
④-a3的系数是-1; ⑤-32x2y3的次数是7; ⑥πr2h的系数是。
通过以上练习及例题,注意以下几点:
①圆周率π是常数;②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与系数无关。
四、知识应用
1、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 y9的系数是__ __次数是 ;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 ,次数是____。
(2) 1.3ab的系数是__ _次数是 ;单项式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五、多项式的次数和项
1、几个 的和,叫做 ;. 和 统称整式.
2、多项式2x4-3x5-5是 次 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四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3、多项式a3-3ab2+3a2b-b3是 次 项式,它的各项的次数都是 .
4、-是 次 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 ,二次项为 ,常数项为 ,写出所有的项 。
5、多项式的项是 ,最高次项
是 ,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它是 次 项式。
6、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1)3x-1+3x2; (2)4x3+2x-2y2。
7、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x3-x+1; (2)x3-2x2y2+3y2。
特别注意:
(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8、已知代数式3x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条件。
同底数幂的乘法 导学案
学习目标: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由来,掌握同底数幂相乘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
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能利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其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
1、我们可以把8×8×8×8×8写成85,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______,它的结果叫 ,在85中,8叫做 ,5叫做 ,85读作 。
2、通常代数式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分别叫做什么
3、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写出它的底数、指数:
(1) 3×3×3×3 ;(2) m·m·m ;(3) ;(4) (s-t)·(s-t)·(s-t)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叙述中较大的数:
(1)太阳中心的温度可达15500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08千克煤所产生的能量。那么10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多少千克煤?
此题可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索发现】
1、103×102= a4×a3=
5m×5n= am · an=_________________
2、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则的推广:=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上述性质还成立吗?
【眼疾口快】 口答以下各题:
(1)x·x2= ; (2)x3·x2·x= ;(3)a2·a5= ; (4)y5·y4·y3= ;(5)m6·m6= ;(6)10·102·105= ;
【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加以改正:
(1)x2·x4=x8 ( ) (2)x2+x2=x4 ( )
(3)m5·m6=m30 ( ) (4)m5+m6=m11 ( )
(5)a·a2·a4=a6 ( ) (6)a5·b6=(ab)11 ( )
(7)3x3+x3=4x3 ( ) (8)x3·x3·x3=3x3 ( )
【试一试】
例1、求:(1)(-2)8×(-2)7 (2)(a-b)2·(a-b) (3)(x+y)4(x+y)3
想一想(1)、如果an-2an+1=a11,则n= (2)已知:am=2, an=3.求am+n = .
能说明你是怎么算的吗?
【自我测评】
1、下列四个算式:①a6·a6=2a6;②m3+m2=m5;③x2·x·x8=x10;④y2+y2=y4.
其中计算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m16可以写成( ) A.m8+m8 B.m8·m8 C.m2·m8 D.m4·m4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5a3-a3=4a3 B.2m·3n=6 m+n
C.(a-b)3·(b-a)2=(a-b)5 D.-a2·(-a)3=a5
4、若xm=3,xn=5,则xm+n的值为( ) A.8 B.15 C.53 D.35
5、如果a2m-1·am+2=a7,则m的值是( ) A.2 B.3 C.4 D.5
6、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指数_________.
7、计算:-22×(-2)2=_____ __.
8、计算:am·an·ap=_____ ___;(-x)(-x2)(-x3)(-x4)=______ ___.
9、3n-4·(-3)3·35-n=__________.
10、若82a+3·8b-2=810,则2a+b的值是__________.
11、可写成 ( ) A 、 B、 C、 D、
学习反思(心得):
幂的乘方导学案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幂的乘方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计算 ⑴=     (2) a2·a3 =   (3)=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探索发现:1、做一做:
(1)(23)2=_23×23__(根据幂的意义)= 23+3_(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6
(2)(a4)3=_________(根据幂的意义)=_______(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m)5=,=________________(m、n为正整数)
2、通过以上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冪的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与相等吗?为什么?
三、展示提升
(一)能力频道:能力频道1:灵活使用公式的能力:
计算:⑴ ⑵ ⑶ [(-a)2]3= ⑷-
  =       = = =
易错点:第(3)题 ;第(4)题
能力频道2:区分几种运算的能力(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
下面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 (a3)7=a10 (2) x2+x2=x4 (3) a4·a4= a6
(4) x3·x3=2x3 (5) (x5)3=x15 (6)a4+ a4= 2a4
小结:计算中一定要区分什么是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上题中合并同类项的是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 ;幂的乘方是
思想频道1:整体思想
(1) (a2m)3n (3) [(3a - b)2]n+1 [(3a-b)2n+1]3
= = =
点拨:把(1)中的 看成一个整体;(2)中的 看成一个整体;(3)中的 看成一个整体。
思想频道2:逆向思维
(1) x20 =( )5=( )4=( )10 (2) a2m = ( )2 = ( )m
(3)若 am = 2, 则a3m=____ _. (4)若 mx = 2, my = 3 ,则 m3x+2y =_____ _.
小结:( )m =( )n 与( )m ( )n 区分开。
思想频道3:转化与方程思想
已知 则m=
小结:计算中4、8、16都可转化成底数是 的幂的形式。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1:知识 2.能力 3.思想方法:
五、课堂检测
1、如果a3m =4,则a6m= ; 2、如果a2m=3,则(a3m)4 =
2、下面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3=25 B.m7+m7=2m7 C.x5·x=x5 D.x4·x2=x8
3、下列各式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x7)3=x10; (2)x7 x3=x21; (3)a4 a4=2a8; (4)(a3)5+(a5)3=(a15)2.
4、计算:(1)(103)5 (2)-(a2)7 (3)[(-6)3]4 (3)[(x2)3]7
5、计算:⑴ ⑵ ⑶
6、已知10a=5,10b=6.求102a+3b
积的乘方 导学案
学习目的:1、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学习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会综合运用学过的三种运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公式表达式:
2、幂的乘方法则:
公式表达式: 。
3、计算: (1) (2) (3)
(6)(7) (8)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积的乘方法则
、(1)计算:(2×5) (2×5) (2×5)=(2×2×2) (5×5×5)= 23×53
(2)
(3)
(4)= (根据乘方的意义)
= ( )( )(根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5)=___ _×__ ___×…×_ __ ×____ 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
= 。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积的乘方法则: 。
公式表达式: 。
推广:= , = 。
【试一试】:计算下列各题:(1) (2)
(3) (4)
(5)(6)
三、公式的逆用
例2、(1) =
(2)=
研究:积的乘方法则可以进行逆运算。即= 。
四、综合应用
例3、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 r 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 。 地球的半径约为6×千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
五、课堂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1) (2) (3)
(4) (5)
(6) (7)
2、拓展提高:
(1)、计算:
(2)、已知 求的值。
同底数幂的除法
学习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学习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1)符号语言: ;(2)文字语言:同底数幂相乘,______不变,指数_____
2、问题: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K,一个存储量为M(1M=K)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列式为:
这是一个什么运算?如何计算呢?
二、探索新知: 2、除法与乘法两种运算互逆,要求空内所填数,
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 其实是一种除法运算,所以这四个小题等价于:
(1)( )·28=216 (1)216÷28=( )
(2)( )·53=55 (2)55÷53=( )
(3)( )·105=107 (3)107÷105=( )
(4)( )·a3=a6 (4)a6÷a3=( )
从上述运算中归纳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______不变,指数___ ;即am÷an= ;(a≠0)
3、分别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你能得什么结论
3 ÷3 = ( ); (2) 103÷103= ( );
,而, ,( 0)
结论: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__________.
三、知识运用
1、计算:(1)x8÷x ; (2) a5÷a ; (3)(ab) 5÷(ab) ;
(4)(-a)7÷(-a)5 (5) (-b) 5÷(-b) (6) m8÷m8;(m≠0)
四、能力提升
1、若,,则
2、若a6m÷ax=a2m,则x的值是__________.
3、若(-5)3m+9=1,则m的值是__________. (x-1)0=1成立的条件是____ ____.
4、已知3m=5,3n=2,求32m-3n+1的值。
五、当堂检测
1、填空 (1)a5 ( )=a7; (2)m3 ( )=m8; (3)x3 x5 ( )=x12; (4)(-6) 3( )= (-6) 5.
2、计算: (1) x7÷x5; (2) (-a) 11÷(-a) 7; (3) (xy) 5÷(xy) 3.
3、填空: ; ; ;
; ; ;、
; ; ;
; ; ;
4、计算(1) ( 2) (3)(m-n) 6÷(n-m);
5、已知: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进行运算;
2、经过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运用,体验运用法则的价值;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回忆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 .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 .
(ab)n=anbn(n为正整数) 即
am÷an=(m,n都是正整数,且a≠0) 即
2、计算:=    ;  =     ; =       ;  
=     ;=      ; =       ;二、自主探索
问题:问题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10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列出算式为:
该式的结果等于多少呢 (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     =     ×     =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要求,结果应该改写成             .
三、合作探究:
1、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ac5·bc2,这是何种运算?你能算吗
2、试一试: (1)         (2)
上面两式都是单项式相乘,通过刚才的尝试,归纳出如何进行单项式乘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3、新知应用:       
四、能力提升
(1)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2)
(3) (4)
五、当堂检测
1.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2、计算的结果是 ;
3、
=
4、若,,,求证:2b=a+c.
5、已知:,求m.
单项式乘多项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成单项式乘单项式。
2、会进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
3、经历探索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制作边长分别为a、b,a、c,a、d的三个小长方形,
动手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计算拼成的图形面积并交流做法。
二、导疑:
在交流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方法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试分别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方法一: ;方法二: ;
(2)两种方法所列代数式有何关系?
(3)这一结论与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关系?
(4)根据以上探索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通过探索得:进而得出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三、知识应用
计算:① ②
③ ④
四、能力提升
1、已知求的值
2、要使的结果中不含项,则的值为多少?
五、课堂检测
1、 2、
3、 4、
2、一家住房的结构如图,这家房子的主人打算把卧室以外
的部分铺上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如果某种地
砖的价格是a元/m2,那么购买所需的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元?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探索并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2、主动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教学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回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2、计算:=          =        
=        ; =       ;
=               
二、自主学习
1、问题:为了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a米,宽m
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b米,加宽n米,求扩地以后的面积是多少?
2、提问: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绿地的面积
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法一:这块花园现在长    米,宽    米,因而面积为      米2.
方法二:这块花园现在是由    小块组成,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米2、  米2、
  米2、  米2,故这块绿地的面积为        米2.
由此可得:        和        表示的是同一块绿地面积。所以有:
                            
三、推导结论
由上题得到,多项式乘多项式的公式:(a+b)(m+n)= + + +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四、巩固新知 (友情提醒:1.不要漏乘;2.注意符号; 3.结果最简)
① (a+4)(a+3) ② ③
五、能力提升
1、计算(1) (2)
注意:在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时候,应当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应该带上它前面的正负号。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因此每一项都应该包括前面的符号,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先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
2、若(x2+ax+8)(x2-3x+b)的乘积中不含x2和x3项,则a、b的值。
六、当堂检测
①(3x +1)( x-2) ②(2x -5y)(3x-y) ③(m-2n)(3m+n)
④(x-2)(x2+4) ⑤(y-4)(y-6) ⑥(x-2y)(x+4y)
⑦(x-y) (x2+xy+y2) ⑧
平方差公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会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解释,并能运用公式计算。
学习重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请用公式表示出来 .
2.请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 ; ;
; ; .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上面2题中(3)~(6)题的特征和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大胆猜测:=
即:两个数的 与这两个数的 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 .
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 .
三、思考讨论:
图1中长方形的面积与图2空白部分的面积有什么
关系,通过对两个图形面积的计算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四、拓展延伸:
下列各式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若能,请说出哪一项相当于公式中的和?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 (2); (3).
总结规律: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符号相同的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 ,符号不同的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 .
五、活学活用
1、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2a-3b)(3b-2a)
B、(-2a+3b)(-2a-3b) C、(2a-3b)(-3b+2a) D、(2a-3b)(3a+2b)
2、下面各式的计算对不对 如果不对,请改正.
3、计算:(1); (2);
六、拓展提升:
1、下列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2、填空:(1) ( )=
(2) ( + )( - )=
3、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 (3)
(4); (5).
完全平方公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2、会用几何拼图方式验证平方差公式
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口算:(1)
(2)
(3)
2、问题1:如图(1)有一个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广场,现要扩建该广场,要求将其边长增加b米,试问扩建后的正方形广场的面积有多大?
(1)如图:四块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从两种方式计算总面积:
① 看成是边长为______的大正方形,S=__________
② 看成是四块小面积之和,S=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代数的角度看:
(a+b)2 = (a+b)(a+b) =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3、口算:(1)
(2)
2.问题2:如图(2)求阴影部分面积
(1)如图:四块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从两种方式计算阴影部分面积:
① 看成是边长为______的正方形,S=__________
② 看成是大正方形与三个小面积之差,S=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代数的角度看:
(a-b)2 =(a-b)(a-b) = 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小结归纳】:
完全平方公式:(a+b)2 =______ _______ (a-b)2 =_______ 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的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是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而另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倍
【巩固练习】
1、填空。(1) (2)
(3) (4)
(5) (6)
(7) )2 =
2、选择题。1、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D.
3、已知:,空白应填的是( )
A. B. C. D.
4、计算:(1) (2)
(3) (4)
5、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6、先化简,后求值。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