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自主学习
1.通过识读地图、时间轴等史料,知道江南地区地理位置,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分析、情境对话,归纳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感悟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理解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社会稳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唯物史观)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何处是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江南区域的代表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湖州、 杭州、绍兴、嘉兴、上海等地。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建康(今江苏南京)
316年 西晋灭亡
1.东晋的建立
建立者
时 间
都 城
司马睿
(晋元帝)
317年
晋元帝司马睿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一、东晋的兴亡
思考:司马睿与晋朝皇室的关系
司马懿
司马伦
司马伷(zhòu)
司马亮
司马昭
司马师
司马炎
司马衷
司马遹(yù)
司马觐
司马睿
司马炽
晋武帝
晋惠帝
晋元帝
皇族的旁支
身份、威望不高
王与马,共天下
2.东晋政治的特点: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
王导
王敦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3.东晋的北伐: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
北伐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闻鸡起舞
刻苦勤奋 胸怀大志
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雄心豪情
时间
背景
作战双方
目的
结果
特点
影响
东晋胜利
383年
前秦─东晋
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对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淝水之战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江南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前 秦
东 晋
淝水之战
_______,东晋大将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东晋宣告灭亡。
公元420-598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
宋、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史称为“_____ ”。
东晋大将刘裕
317年
383年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420年
刘裕
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南朝
齐
梁
陈
自学求知
根据时间轴结合教材90页,梳理南朝更替的相关史实。
5.东晋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朝代 宋 齐 梁 陈
开国皇帝 宋武帝刘裕 齐高帝萧道成 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曾任官职 平北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将军 车骑将军
存续59年
存续23年
存续55年
存续32年
①武将篡权;
问题探究
根据上述表格和地图总结南朝的特点
②偏安南方,定都建康;
③政权更迭频繁。
二、南朝的政治
二、南朝的政治
前期(宋):疆域最大,社会比较安定。
后期(梁):侯景之乱,从此,在南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劣势。
江南何以好?
材料一:(西汉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吴江南)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稳(丰收)
——《太平御览·吴志》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江南地区
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
根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梁]沈约《宋书》
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2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第二,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主要原因
江南何处好?
a.修建水利工程;
b.开垦大量良田;
c.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提高;
d.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材料一:东吴大帝孙权曾把为他拉车的八头牛改作耕牛。
材料二:孙权重视农业生产,多次派军队屯田,例如在安徽皖城开垦稻田四千余顷,派万人在庐江开垦土地。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
(1)农业方面: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2)手工业方面:
灌钢法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缫丝
六
朝
六朝都城建康,东晋时有人口4万户,到梁朝便发展到28万户, 居民和市场多数在淮河两岸,市场多而分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29年
589年
古
都
建业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2)商业方面: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宋代
农业:
开垦荒地、广种水稻,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多种经营。
手工业: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商业交流和
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灌钢法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江
南
开
发
具
体
表
现
江南开发的影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
主要事件
王朝
政治表现
原因
表现
影响
农业
北伐中原
317年
宋、齐、梁、陈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侯景之乱
手工业
商业
建康
淝水之战
门阀士族政治
北周
魏
蜀
吴
西
晋
东晋
十六国
(前秦)
北魏
三
国
隋
朝
东魏
北齐
宋
梁
齐
陈
唐
朝
西魏
北 朝
南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以史为鉴
从江南的开发过程中
探寻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群众力量
人才引进
政策支持
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
课堂巩固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关于北方的农林品种出现在南方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 ②东晋建立后偏安于江南
③人们纷纷南迁,给落后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 ④江南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于北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课堂巩固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可以佐证( )
A.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发展 B.南方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C.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课堂巩固
3.《宋书》记载“江南……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赋役负担繁重
C.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战乱相对频繁
A
课堂巩固
4.某同学在笔记中记录了历史时期顺序:(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括号中应依次填入的时期是( )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C
课堂巩固
5.下图所示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D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