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30 14:1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左权家书
1942年5月22日,左权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
“此间一切正常,唯生活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简直不能维持。我种了四五千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左权之女)长得更高了,懂得事情更多了,可惜三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是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时相见,念、念、念、念!”
这封家书写完3天后,他在掩护八路军突围日军的“扫荡”中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导入新课
制作:黎燕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目录
01
首战大捷——平型关大捷
02
民族希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03
碧血丹心——百团大战
01
[1945-2023]
首战大捷——平型关大捷
指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敌后战场
自从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全国战局十分混乱。在华北战场,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平型关
平型关的战略地位
山西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是华北地区的制高点,一旦山西失守,很快就可南下,攻占陕西等地。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连接着山西和河北,通过平型关可以很快的进入太原。
平型关两侧高峰耸立,左侧有老爷庙等高地,右侧有白崖台等山岭,在山峰之间有一个狭窄的通道,非常适合打伏击战。
平型关大捷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国共两党采取怎样的对策?
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队消极防御,在日军的进攻面前,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山西境内,到处可以看到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
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1937年9月7日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协商联合作战抗日。
消极抗日
积极联合抗日
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时间
地点
结果
指挥者
平型关大捷
材料:“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手枪,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轻机枪,我军274挺,日军541挺……”
“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如何打赢这场仗?
“战士们没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单军装被浇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我们的火力压不住敌人的火力,冲上去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来。那一刻,战士们无畏生死,前赴后继地向前挺进。”
梁斌
八路军115师685团的一名司号员
八路军战士不畏强敌,敢于牺牲,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决心。
平型关大捷
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造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游击战争,并为扩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如下之战略部署:……我一方面军(引者注:指林彪的115师)应以自觉的被动姿态,现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如敌南进,而友军又未能将其击退,则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
“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造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游击战争,并为扩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如下之战略部署:……我一方面军(引者注:指林彪的115师)应以自觉的被动姿态,现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如敌南进,而友军又未能将其击退,则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毛泽东选集》
敌强我弱,敌后战场主要采取怎样的作战方式?
我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115师将领正指挥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战斗中我军向日军猛烈射击
大捷后115师战士凯旋而归
大捷后115师战士凯旋而归
平型关大捷
115师付出伤亡600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多人,也首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狂妄之言。
平型关大捷
常凯申向朱德、彭德怀发出贺电“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
常凯申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忆平型关大捷
作者:聂荣臻
集师上寨运良筹,
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
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
威扫敌倭青史留。
常抚皓首忆旧事,
夜眺燕北几春秋。
面对日本先进精良的武器,不少人吓破了胆,不仅自身充满着消极的抗敌情绪,还到处散播“中国必败、再战必亡”的理论。
“亡国论”的头号代表人物汪精卫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最后关头》的讲话
核心观点:中国要抵抗外来侵略,其结果只能是民族与国家“俱成灰烬”。那么,照此推论,中国浴血抗战的意义何在?
《论持久战》
与“亡国论”相反的是“速胜论”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1938年10月,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
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毛泽东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长达5万余字的军事理论巨著《论持久战》
“亡国论”只看到敌强我弱这一点,而看不到中国的进步性,看不到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国内广阔的地貌,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战争支援。
“速胜论”者忽视了日本军事力量强于我国的现状,盲目地认为我们可以很快取得胜利。
从思想上武装中国人民
《论持久战》
三个阶段
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学员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兵民是胜利之本”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如何取得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论持久战》
02
民族希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945-2023]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2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打退日军2万余人的八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图为反围攻作战胜利后八路军骑兵部队通过平型关。
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召开黎城会议,确定了根据地全面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山西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建党、建军、建政”三大建设,开始了根据地的全面建设。
扩大:抗日战争发展到1940年底,在华北、华中、华南共创建了16块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强调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主要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分散游击方式,在广大地区内进行无数次小的战斗,即打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组织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多种形式进行战斗。这样的战斗天天进行,处处发生,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石仲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
谈谈你对我军作战方式的理解?
山东某地民兵采取分散、隐蔽、寻机突袭的“麻雀战”战术打击敌人
一是袭击,打击驻守之敌,乘敌不备,突然袭击。
二是伏击,在敌人必经之路,设下伏兵,拦头斩腰打尾巴;几个人引敌人入套,用排枪、地雷大量杀伤敌人。
三是阻击,采取分散隐蔽,瞅准时 机,用冷枪杀伤敌人
各地民兵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创造了铁雷、石雷、绊雷、水雷、夹子雷、连环雷、子母雷、滚雷等不同形式的地雷
地雷战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在反“扫荡”中创造的
影片《地道战》剧照
军事上开展游击战争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毛泽选集》
根据材料,为促进根据地的发展,做了什么措施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
“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合力抗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页。
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延安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中的妇女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敌后战场形成后,在战略上积极配合和支援正面战场。第一,作战行动上的配合、支援与策应。第二,战略、战役指导上的协商与建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两个战场同时打击侵华日军,使其顾此失彼,这既有利于消灭敌人,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由弱变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1945-2023]
03
碧血丹心——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22时,在正太铁路沿线,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各路突击部队像猛虎一样扑向日寇的车站和据点。
1940年8月20日,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八路军共出动105个团近40万大军,在华北主动开展一场大规模的交通破击战。
时间
地点
囚笼政策
三光政策
烧杀抢
百团大战
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打响了
从8月20日到9月10日,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
1941年1月24日,历时五个多月的百团大战,以我军取得辉煌胜利而宣告结束
百团大战
大小战斗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毙伤俘日伪军
各种枪支
缴获各种炮
1824次
3万余人
53门
破坏铁路
公路
5000余支
470余公里
1500余公里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寇围困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使日寇在华北陷于困难的境地。这次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使全国人民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地位与作用,以铁的事实粉碎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滥调。同时,这次战役的胜利,冲击了当时投降妥协的逆流,坚定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陈红民、赵晓红《抗战为什么可以赢》
根据材料,概括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百团大战